第三讲剩余价值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4591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剩余价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第三讲剩余价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第三讲剩余价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第三讲剩余价值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第三讲剩余价值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剩余价值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剩余价值课件(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剩余价值,清华大学 朱安东,资本与剩余价值,本部分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共分为四节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说明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是雇佣劳动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说明商品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如何成为价值增殖的过程。,资本与剩余价值,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说明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揭示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生产力提高的内部动力。 通过揭示工资的本质来进一步说明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本节分三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一、一般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2、 二、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雇佣劳动关系,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资本是在商品经济中产生的,货币是资本采取的第一个表现形态,但是货币并不等于资本,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一般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如下区别: 1、运动的形式不同 2、运动的内容不同 3、运动的目的和动机不同 4、运动的限度不同,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1、两种货币的不同运动形式 一般货币:W1GW2 即:商品1货币商品2 作为资本的货币:GWG 即:货币商品货币 在两个运动形式中:顺序、起点与终点、过程的媒介存在着区别。,一、一

3、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2、两种货币的不同运动内容 W1GW2(商品1货币商品2)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货币仅仅是交换的媒介。 GWG (货币商品货币)表示的是价值从货币形态出发,以商品为媒介再向货币形态的回归,货币是运动的起点和归宿。,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3、两种货币运动的不同目的或动机 在W1GW2(商品1货币商品2)中,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或动机是获取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 在GWG (货币商品货币)货币所有者的目的或动机只能是价值的增殖。因此,后一公式应写成 :GWG+ G 或: GWG,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初步概念:

4、当货币以GWG+ G的形式运动,从而带来增殖额 G时,这个货币就不再是一般的货币,它已经转化成资本,尽管在表面上看它与一般货币没有区别。 作为资本的货币在运动中带来的增殖余额G,我们称之为剩余价值。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4、作为资本的货币运动是无限的 资本运动的终点与起点在性质上没有区别,因此每次运动都是一次新的运动的起点,都可以开始一次新的运动。这样资本的运动就变为: GWGW GWG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资本概念的丰富: 资本的无限运动反映出:货币、商品只不过是资本在增殖自身的运动中交替采取的不同外观。 资本既不是货币也不是

5、商品,而是在运动中通过不断变换形态来实现增殖的价值。,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资本总公式: GWG 为什么GWG是资本的总公式? 因为它反映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通过某种商品为媒介实现自身的增殖。 商业资本: GWG 产业资本: GWPWG 借贷资本:GG,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是以等价方式进行的,因而不能产生价值的增殖。但资本的运动结果却产生了价值增殖。因此,所谓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是资本的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流通中的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价值增殖; 流通以外的生产中,生产者只能创造价值,不能得到除所创造以外的额外

6、价值。,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3、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条件 要解释总公式的矛盾不能只着眼于流通,也不能脱离流通单纯研究生产,必须将两方面结合起来。,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4、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 GWG分为两个阶段: GW和WG (1)价值增殖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只能发生在GW上; (2)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W的价值上,只能发生在W的使用价值上。,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4、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续) 只有在以下情况下资本才能增殖: 货币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能够创造价值,并且而在它的使用中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将这一更大的价值加以出售实现,就使最

7、初投入的货币变为更多的货币,实现了价值增殖。 这种商品就是劳动力。,三、劳动力转化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1、劳动力与劳动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现实的劳动力还包括着在现有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从事劳动所需要的必要技能。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永恒条件。,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附:所谓 “人力资本”概念 所谓“人力资本”概念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造成的错觉基础上的一个概念。它把人的劳动能力等同于资本,这样就进一步混淆了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凭借对生产条件的占有,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创造的价值这两

8、种不同的收入获得方式。,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2、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 第一、劳动者必须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第二、劳动者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也没有其它的生活资料来源,只能为他人劳动以获取生活来源。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是在历史变革中产生的。,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规定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再生产它所必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当于劳动者恢复和发展劳动力所需的必要生活资料生产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即劳动力价值等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必要生活资料价值。,

9、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规定性(续)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第三、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规定性(续)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 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生活资料不是仅指由生理需要所要求的生活资料,着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决定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内容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它可以劳动,在商品经济中,劳动是可以创造

10、价值的。 在劳动中,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变成产品,从而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一定时间的抽象劳动可以创造出新价值。而且,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可以大于自身的价值。,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五、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以等价交换方式购买了劳动力,在生产中使用劳动力就可以得到比投入的价值更多的价值。 这样,就说明了资本总公式中呈现出的矛盾。,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劳动力买卖实质上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与一无所有的劳动力之间建立雇佣劳动关系。虽然买卖过程是平等、自愿的,但是当他们之间建立了雇佣劳动关系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就成为资本

11、家,在生产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劳动力的出卖者成了雇佣工人,处于被支配地位。,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雇佣劳动关系,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马克思,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不是向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产品,而是使资本的价值得到增殖。“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

12、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本章研究资本是怎样通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实现价值增殖的。,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本节共分为五部分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二、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 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资本的本质 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五、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本节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人类一般劳动过程分析; 第二步: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分析; 第三步: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分析 1、价值形成过程 2、价值增殖过程,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为什么要研究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价

13、值增殖,即生产剩余价值。但是,价值增殖需要借助物质产品的生产来实现,因此,从一般劳动过程的分析入手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作为价值增殖过程的资本主义生产与一般物质产品生产的本质区别。,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1、人类一般劳动过程: 所谓人类一般劳动过程是指抽象掉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劳动过程,它是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 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自然,使自然发生适合于自身需要变化的过程。,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由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组成。 劳动过程 生产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 产品,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

14、的结果是使劳动对象发生适合于人类需要的变化。 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条件。,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性质雇佣劳动。 雇佣劳动除具有一般劳动过程的各种规定性外,还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按照资本家的意志进行劳动; 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仅指出它在劳动过程上的特点并没有触及到它的最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劳动过程,更本质的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结果是物质产品,而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物质产品决不是生产者(

15、资本家)所需要的。 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产品只是作为价值的载体,更准确地说,是作为剩余价值的载体被生产出来的。生产物质产品是为了借此生产剩余价值,占有剩余价值。,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虽然例如皮靴在某种意义上构成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我们的资本家也是一位坚决的进步派,但是他制造皮靴并不是为了皮靴本身。在商品生产中使用价值绝不是本身受人喜爱的东西。在这里,所以要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而且只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马克思,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产品是作为商品生产出来的,因此,生产是为了获得价值。但是,仅获得商品的价值是不够的,还必须获得比生产中投入的价值更多的价值,即获得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是生产剩余价值。,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分两步进行: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所以首先分析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价值增殖过程,所以分析资本如何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中增殖。 最终揭示价值增殖,即用资本来赚钱的秘密。,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1、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 商品生产也是由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进行生产的过程。 商品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 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C); 劳动者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