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4104588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 中医儿科通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疾病观,中医认为儿科疾病具有两大特点: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其生理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肝常不足,心火常盛,肺常不足,故疾病的产生除因外邪引发具备邪气本身的发病特点外,又因其脏腑的特点,易形成内外合邪,表现为表里同病的现象司空见惯。其内因的产生具备到每位患儿,又能产生不同的疾病和症状表现特点,反过来,一些体质特点的儿童发病后又能影响疾病的转归,其作用往往是相互的,临证尤要善辨。在临床上,一定要辨清小儿的体质特点,才不致判断有误。一般来说,小儿呼吸道(关乎太阴经为主)、消化道(关

2、乎太阴,阳明为主)为常见病,其他如出血性疾病(关乎少阴,太阴为主)、水肿(关乎太阴,少阴为主)无前二者多见,这也是其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小儿的疾病同其他年龄段所发现的疾病一样具有随着体质变化而变化的,但其变化的速度和进度较为迅速(疾病随体质走),这就要求我们对小儿体质要有一望一问便知的能力。此非一日之功,但也不是不可以达到,只要临证中多观察也较易。据素问记载五形之人即为最早的体质学说,在儿科中也具指导意义。王琦教授提出的九大体质学说很具体,但结合儿科,较显繁杂,下就儿科之常见易识体质作一叙述。一、形成小儿体质的主要因素先天因素,毋泳置疑,先天对儿童体质的初具及形成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古云“人以禀

3、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天”。“母热儿热,母寒儿寒,母弱儿弱,母惊儿惊”,“儿之肥瘦大小妍媸皆肖父母”。古人通过观察充分意识到父母因素对儿童的身体素质的形成具有密切关系。后天因素:a、饮食营养,早在两千多年的古人就认识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并认识到“食甜成疳,食饱伤气,食冷成积,食致损,食苦耗神,食咸闭气,食肥生痰,食辣伤肺”;五味和食物的组成均可影响体质。在实际中,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的不同,或多或少地有不同的偏差,从而影响人体体质。现阶段,物质十分丰富,又加之家长对儿童的溺爱或放纵,常见牛奶不离口,晕菜不离桌,及辛辣炒煿之包装零食大量无节制的食用,进而形成的体

4、质特点和易患疾病很多。b、生活起居和调护。宋代医家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中之养子十决“背暖,肚暖,足暖,头凉,心胸凉,勿令勿见非常之物,脾胃要湿,勿轻服粉米砂”等,在现代仍有实用价值。现代社会的生活快节奏及医学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很多初为人之父母(或爷爷奶奶们)常常违背自然规律育儿,这也是间接地影响着小儿体质的形成和变化。c、疾病和药物。从一定意义上说,疾病是阴阳失衡的一种体现。药物是调整阴阳失衡的物质。但现代小儿初起发病多求助于西医,而西医往往流水线样地千遍一律治疗疾病。经常使用霸药,如盲目输液和激素和强力抗生素的滥用。强行性压制正气、妥协邪气(或有时也祛除邪气,在祛邪时对正气的伤害比之中药要快,要

5、严重得多),对小儿体质的干扰非常大和新的体质形成时常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为医生临床辨识小儿体质掩盖了很多线索。古之医家“小儿气血未充,而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时培养之得失,故饮食之宣调,而药物尤当慎也”。据一些报道,我国儿童体质的下降,与西药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不无关系!二、小儿体质分型:(一)均衡质(阴阳相对均衡):若小儿先天胎禀充足,后天调护得当,体内各部阴阳相对均衡发展,生机旺盛,长势正常,为健康体质类型。日常特征:小儿各部发育按期增长,皮肤柔嫩,毛发润泽,目中黑睛圆大灵活而有光泽,呼吸平顺调畅,饮食按期增加,睡眠安静,二便调畅,男孩阴囊紧致、颜色沉着,舌质正红,苔薄白或白润,姿态活泼,哭

6、声洪亮,语声清晰,智力发育正常,热情开朗。少病,若病多见外感病证(风热证型或表寒郁热轻型)。一般病情多轻,少合并症,即便全身症状明显,若治之得当,恢复较易。(二)不均衡质(阴阳相对不均衡):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肺脾质:多由后天调护失宜及疾病与药物等因素影响所致。根据本型的日常特征再分为阳多阴少型(型)和阴多阳少型(型)。 型日常特征:小儿形体正常或偏瘦,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或稍差(体重多不达标)。唇红,不喜食,或挑食,或偏嗜辛辣香燥炙煿厚味之品,大便多干结,睡眠多燥扰不宁,脾气急躁,好动多汗(小有劳身即热或目合则汗而剂颈、胸、腰而还、但头汗出、显出汗部位之影),舌质红,少苔或苔花剥,或虽有苔

7、但腻而乏津。 易发乳蛾(扁桃体炎)、咳嗽、厌食、口疮、虫证、皮肤疾患等病证。多见热型、阴虚型、阴虚挟湿热型、风热证中至重型或表寒郁热中至重型等。型日常特征:小儿形体及生长发育一般情况尚可,或有偏胖,或体质稍差,面色黄滞或偏黄少华,汗多,动则尤甚。饮食尚可或稍差,或虽纳食较多且大便不实或先硬后溏,幼小儿常可闻及喉中有痰鸣,舌质偏淡,苔白或腻。 易发感冒、咳嗽、肺炎喘咳、积滞、泄泻、阳水肿等病证,多见痰湿型、湿热型、气阳不足挟湿型、较易夹风热及风寒型进而形成表里同病等。、脾肾质: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不当所致。多见于初生体重偏低及后天为人工喂养的小儿。根据本型的日常特征,可分为型(阳多阴少型)

8、和型(阴多阳少型)。 型日常特征:小儿多形体瘦小或偏瘦,身高体重均不达标,面红唇红,食少便结,喜动易怒,精神亢奋,睡卧多汗,易惊燥扰,舌质红,少苔或苔花剥,或有苔但腻而乏津。易患感冒高热、乳蛾高热、高热惊厥、咳嗽、哮喘、多动、厌食、盗汗、疳积、皮肤疾患、口腔疾患等病证,常见热盛型、湿热型、阴虚型、阴虚挟湿热型、风热证中至重型或表寒郁热中至重型易夹风热及风寒型进而形成表里同病等。型日常特征:小儿生长发育情况较差或异常,身高体重均不达标(普遍可呈异常身高、体重情况),纳少或无明显异常,大便多溏或不成形,神情多呆滞,少动少语,哭声语声沉弱,男孩常见阴囊驰纵不收,舌质淡,苔白腻或厚腻。易患感冒、哮喘、泄泻、阴水肿及生长发育障碍的有关病证,如五迟、五软、解颅等。多见气虚型、阳虚型、气阳不足挟湿热型、湿盛型、易夹风寒进而形成表里同病等,病情多缠绵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麻醉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