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04蜀道难优质课件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14104564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04蜀道难优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04蜀道难优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04蜀道难优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04蜀道难优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04蜀道难优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04蜀道难优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04蜀道难优质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 道 难,唐李白,学习目标,1、分析章法结构,2、鉴赏意境特点,3、体味风格特色,4、会诵读并背诵,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关于蜀道:,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初,因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

2、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墓始建于公元817年。1954年被安徽省政府评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碑上刻有“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传是诗圣杜甫的手笔。墓冢坐落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乡太白村。,青莲书院 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面积300多平方米,门前匾额“青莲书院”是当代书法家范曾凭吊李白墓时的墨宝。,太白祠位于四川省江油县城北中坝镇李白故里。1962年李白逝世1200周年时筹建,1981年建成。该馆为具有唐代风格的古典园林式馆榭,1982年10月正式开

3、馆。始建于公元817年。历史上进行了12次修葺。现今的太白祠为五进五间的明清宗祠风格的徽派建筑。,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

4、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噫吁嚱( ),鱼凫( ),石栈( ),猿猱( ),萦绕( ),扪参 ( ),抚膺( ),巉岩( ),飞湍( ),喧豗( ),砯崖( ),峥嵘( ),崔嵬( ),吮血( ),咨嗟( ),秦塞( ),yxx,no,f,zhn,yng,wi,mn shn,yng,chn,tun,hu,png,zhngrng,shn,zji,si,鸟号( ),ho,正字正音蜀道难音频朗读.mp3,赏析第一节,走进文本,自学指导:找出第一小节中叙述的句子、描写的句子。看看它叙述了哪些内容?又描写了哪些内容?你认为哪些诗句写的精彩?,危乎高哉,噫吁嚱

5、 ,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啊!多么险峻,多么高!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蚕丛和鱼凫这两个蜀国的先王,他们建国的年代是多么遥远。,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西边挡着太白山,只有鸟道,高飞的鸟才可以横渡峨眉山顶。,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与石栈相互连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也要绕弯的最高峰,下面有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岭多么迂回曲折,很短的路程内就有

6、许多迂回曲折的山道萦绕着山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猴想过去,为没有地方可以攀援而发愁。,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走到高处,伸手可触星辰,仰头望天,使人屏住呼吸,行人只有坐下抚胸长叹。,叙述蜀道的由来,以及秦蜀之间不通人烟,长期阻隔的情况。(开辟之难),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1、叙述了什么内容?请概括。,2、 描写了哪些内容? 有哪些精彩的诗句?,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写蜀道之难。 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从行人和动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3.诗人从哪些角度

7、表现蜀道之“难”?,(4) 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六龙回日 群山挡日 万仞深渊,急浪回旋,虚实结合,黄鹤不得过 猿猱愁攀援,虚写映衬 夸张,在岭上盘桓曲折,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细节描写 (神情、动作),神话传说,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4、诗人在第一段中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艺术想象: 有对蜀王开国的遥想,有对“五丁开山”的叙述,有对蜀道山高水急的描绘。诗人善于借助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展开想象,给蜀道难的命题增添了神秘色彩;甚至运用夸张的手法,夸大险情,令人触目惊心。此外,还用飞鸟猿猱(no)来作陪衬,写它们的无计可施,

8、来反衬人行的艰难。由于想象丰富和写法独特,就创造出了一个“奇之又奇”的艺术境界。,总结第一节,一叹 高,蜀道来历,蜀道高峻,本节诗人怎样表现蜀道之“难”?,如何通过朗读来表达诗人的这种浪漫情怀和豪放不羁?,赏析第二节,走进文本,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问你此番入蜀西游什么时侯回来? 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鸟跟着雄鸟在林间环绕飞翔。,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 哀愁充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 听此凋朱颜!,蜀道难走啊,比上天还难,让人听了 这话红颜衰谢。,连峰去天不盈尺,

9、枯松倒挂倚绝 壁。,连绵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枯松靠 着陡直的绝壁倒挂着。,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急流瀑布争着喧嚣而下,撞击山崖使石头翻滚发出雷鸣般声响。,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这般艰险,你这远道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第二节从哪些角度(方面)来突出蜀道之难?,1.环境凄清,2.风光奇险,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气氛?,“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写法:烘托、渲染(以景衬情),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凄清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行走在蜀道上,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也影响人的情绪。,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387,总结

10、第二段,二叹 险,景物凄清,山水险恶,这一段又如何通过朗读体现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走进文本,赏析第三节,自学指导: 第三段的句式和前两段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人,把守,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守关的如果不可靠,就会变成当道的豺狼。,同“非”,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从早到晚躲避猛虎和长蛇。虎蛇磨牙吸人血,杀人不计其。锦城虽然是个安乐的地方,还是不如回家好。,剑门关,夫 当 关 万 夫 莫 开,1、第三段的句式和前两段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写有什么

11、好处?,前两段都是以长句为主,比如有七字句和九字句,但是第三段大多数都是短句,以四字句为主。好处:与前两段形成了一种语言上参差不齐,整散结合、灵活多变的特点。更加自如地表达出作者奔放热烈的感情。也反映出诗歌语言富于变化。 可见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不仅仅体现在诗歌的内容上,还体现在诗歌的语言上。语言上灵活多变,句式参差不齐,自如地表达诗人的情感,这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一种特征。,剑阁,就是剑门关,是蜀地的要塞和门户。剑阁山势挺拔、高耸,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豺”,指如此雄关,若朝廷所用非人,便有随时割据叛乱的危险,成为危害人民的狼与豺。诗人写剑阁形势险要,寄寓了他对

12、国家统一、安定的关切之情。,2、全诗最后一节写剑阁,对天宝初 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第三段包括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要,所守,化为狼与豺,战祸之烈,安居之难,引以为戒,警惕战乱,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杀人如麻,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李白的预言在十多年后就

13、得到了验证:761年段子璋叛变,766年徐知道叛乱,767年崔旰叛乱。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更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言其险,更著其戒。”(明胡震亨语)如联系安史之乱前后蜀地动乱频乃的情形,诗人用意可能是这样。,总结第三段,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尾,申戒,难,1.高,蜀道的来历,2.险,3.战祸之烈,蜀道的高峻,蜀道环境凄清,蜀

14、道山水险恶,开辟难 (自古难行),攀越难 (自古可畏),剑阁险要,杀人惨景,安居难 (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蜀道艰难,比上青天还难,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读者的心弦。,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 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大胆的夸张(雄伟奇险、强烈深刻) 写蜀道难、写山高峻 、写激流瀑布、写蜀地历史、写人的惊恐 、奇特的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 写历史传说、写人惊魂未定、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写黄鹤之飞 、强烈的感情(赞叹惊异、震撼人心) 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 、变幻的语言(长短不齐、纵横崛崎) 全诗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畅达夸张表现蜀道的高山险川;后半部分写剑阁险恶,多用四字句,跳荡有力,表现惊恐情绪。,艺术特色,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情怀,蜀道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