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4559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中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3中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3中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3中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3中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中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时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 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第三单元 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第三单元 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第三单元 世界社会经济与文化,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第7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1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状况,1世界人口的数量 2011年10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0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_的国家。 2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_率与_率决定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零,表示人口增加;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表示人口减少。,多,出生,死亡,第7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及人口问题,1人口密度

2、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疏密的程度一般用人口_来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其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总数/总面积。 2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_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早,经济发达。通过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可知,世界三大人口稠密区是指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密度,中低,第7课时 考点整合,3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现在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_带来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地等。社会问题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出现医疗

3、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产生的问题:交通堵塞、环境污染、食品短缺、犯罪率升高、生存竞争加剧、就业就医困难。,快,第7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3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1世界三大人种,白,第7课时 考点整合,2.世界六大语言,汉,第7课时 考点整合,3.世界三大宗教,教堂,第7课时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读图算一算,感受“世界人口增长”,首先,我们来看看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从图中我们得到结论: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尤其是20

4、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第7课时 要点探究,其次,我们依据“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所提供的资料,计算出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并把计算所得的数据记录下来。不难发现,从1830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增长的规律:世界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第7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 例12012保定模拟 2011年10月31日被命名为“世界70亿人口日”。结合下图“世界人口增长转变示意图”,说出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段是 () AB C D,B,第7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5、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即:人口出生率减去死亡率高,根据图中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计算,得出时段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段。, 探究点二 明确“世界人口分布”,第7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 例2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 亚马孙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长江流域恒河流域 A B C D,第7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世界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分别是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中东部。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又湿又热不适合人类的居住;尼罗河流域位于热带沙漠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恒河流域地形平坦,气候适合人类居住,是人口稠密区。,B, 探究点三如何辨别世界宗教及其

6、建筑物的特征,第7课时 要点探究,三大宗教各具特色的建筑和主要节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和佛教寺庙是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各自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是圣诞节和复活节,而伊斯兰教著名的节日是开斋节,佛教流传较广的是腊八节。 【规律总结】 基督教的建筑特点是高耸尖顶,并有“十字架”标志;伊斯兰教的建筑特点是白墙圆顶尖塔(穹隆顶),并有“新月”标志;佛教建筑特点是红墙黄瓦的庙宇、佛寺大殿或佛塔。,第7课时 要点探究,例3关于图中宗教建筑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东地区居民大多信仰的宗教 B伊朗的麦加是该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C该宗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7、 D在中国,该宗教也称清真教,B,解析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该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第7课时 要点探究,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第8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1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1聚落乡村与城市 人们的集中_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来说,先有_聚落,后有_聚落。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居住,乡村,城市,第8课时 考点整合,2聚落与环境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

8、因素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现代聚落的形成除了环境因素,还与经济发展的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在一些河流_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世界各地聚落的形式不一,主要是受各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西亚的民居具有厚墙小窗的特点,原因是在热带_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风沙大。,中下,沙漠,第8课时 考点整合,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聚落,它是世

9、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意大利的_城、我国山西省的_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威尼斯,平遥,第8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2地域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优劣、开发历史的早晚、经济水平的高低,所以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如:_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高,_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低。,欧,非,第8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亚洲的日本等。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10、,中国是_国家。,发展中,第8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4国际经济合作,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会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如“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等。,第8课时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分析聚落建筑与自然条件的关系,1当地的气候:是潮湿还是干燥,是炎热还是寒冷?如我国云南在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搭建双层木楼或竹楼,楼上住人避免潮湿,而且上层风大凉爽。再如在西亚的热带沙漠地区,因气温非常高,当地的房屋具有厚墙、小窗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第8课时 要点探

11、究,2当地的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的资源直接影响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如我国的黄土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窑洞为主,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黄土经过挖掘整理后成为房屋,冬暖夏凉,干湿宜人。再如,北极圈附近生活着的因纽特人就地取材造成的冰房子,房外冰天雪地,房内却很温暖。,【经典例题】 例1下列聚落在湿热气候中形成的是 (),第8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高脚楼便于通风散热,为适应湿热条件而建。,C,第8课时 要点探究,变式题1请将下列地区与其景观、主要区域特征用线连起来。,第8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各地不同聚落和环境的关系。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由于大部分是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有

12、热带草原景观。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所以人们穿宽大的袍子,以游牧生活为主。西双版纳是湿热的热带气候,民居多为竹楼,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探究点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与差异,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特点 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图,总结出以下三个特点:,第8课时 要点探究,第8课时 要点探究,(1)面积分布不均匀。发达国家没有连在一起,而是局部有分布,面积比较小,而发展中国家是大面积分布。 (2)大洲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南美洲和非洲。 (3)半球之间的经济差异。发达国家居多的欧洲和北美洲分布

13、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居多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在南半球,形成了一种世界上的南北差异。,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第8课时 要点探究,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图,总结出以下两个特点: (1)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发展中国家人口占80%,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 (2)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之和的78%,而发展中国家只占22%,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约是发展中国家的3.5倍。两个统计图结合在一起得出结论:发达国家人口少,而国内生产总值高;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而国内生产总值低。,第8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 例2下列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4、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C发达国家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发达国家,第8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高、生产技术水平也高,人口一般是发展中国家增长快、并且人口总数多。,A,变式题2发展中国家 () A工业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B服务设施齐全完善,提倡个性化服务 C农业多为半机械化和手工生产 D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第8课时 要点探究,C,第8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探究点三

15、 国际经济合作,第8课时 要点探究,当今世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一方面,实现全球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息息相关,需要合作才能生产一件复杂的产品。 发达国家大多数位于北半球,用“北”代指;而南半球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用“南”代指。因此“南北对话”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而“南南合作”则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经典例题】 例3当今世界加强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 A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原料,并售出全部产品 B发展中国家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全部资金、设备、技术及管理经验 C如果离开了某一大国,其他国家就无法生存 D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第8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D,变式题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好处有 () 能够解决资源不足的状况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困扰 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能够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A B C D,第8课时 要点探究,B,第8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发展中国家一般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从而带动自己国家的民族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