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552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A卷(共100分)第卷 (选择题 共24分)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溃退(ku) 仲裁(zhng) 翘首(qio) 屏息敛声(bng)B.悄然(qio) 镌刻(jun) 桅杆(wi) 殚精竭虑(dn)C.绯红(fi) 不逊(xn) 不辍(chu) 杳无消息(yo)D.炽热(ch) 鬈发(qun) 锃亮(cng) 筋疲力尽(jn)2. 下列语句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2、。B.辽宁舰的官兵闲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尾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C.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带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D.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含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B.这位所谓的专家在台上絮絮叨叨,声音沉闷,抑扬顿挫的宣扬他的学说。C.2017年10月1日晚美国拉斯维加斯发生的枪击事件造成59人死亡,527人受伤,犯罪分子史蒂芬帕多克的行为实在令人深恶痛疾。D.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

3、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B.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C.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D.成都市规划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提出了一系列规划新举措,发展了“东进”、 “西控”、“南拓”、“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的新蓝图。2、 文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 题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消散) B.能与其奇者(欣赏、领悟)C.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D.盖竹柏影也(大概是)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 欲界之仙都 B. 自康乐以

5、来 以刀劈狼首 C.步于中庭 射于家圃 D. 欣然起行 康肃忿然曰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停顿划分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庭院中的积水清明澄澈,水中还有藻、荇交错其中和竹子、柏树的影子。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答谢中书书以感慨发端,为总起;接下来具体描绘景物,写总体风貌,写四时、朝夕景物之不同,层次清晰;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B.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

6、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C.记承天寺夜游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以议论点题。D.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寂寞,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第卷 (非选择题 共76分)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请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每句1分,共2分) 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塞上) 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或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颔联、颈联(请写出题目)(4分)_4、 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

7、1012题。(10分)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

8、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

9、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中“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三件事。(3分)_ 11.品味句中的加点词,说说“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状态。(3分)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_ 12.“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

10、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的话要是说出来,会是怎样的?请你以藤野先生的口吻写下他想对作者说的话。(50字左右)(4分)_ _ 五、作文(共60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鲁迅先生一直珍藏着藤野先生写有“惜别”的照片,并写下了怀念先生的回忆性散文。如今,照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旅游照、毕业照、新闻照比比皆是。它呈现着大千世界,记录了生活点滴,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11、);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600字以上。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柳枝词 宋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1.本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答: 2.请结合本诗最后两句,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职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己甘食淡焉。母病喉,勺饮,喀喀不下者三昼夜矣。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

12、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觉,一汗而愈。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 ,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孝子父亡逾年,大父亦亡。及其莽也,时届严寒,体故赢,手炭土,僵大雪中。治冢匠数人,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年五十五卒。卒时抱母大恸,嘱其孤某善事大母。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盖其天性然也。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论曰:孝经一书,圣人所以为人子训者至矣。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中庸曰: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不然,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使彼所读何书哉?(选自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七,有删节)【注】旨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