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迎国庆学科素养竞赛试题【人教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551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迎国庆学科素养竞赛试题【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迎国庆学科素养竞赛试题【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迎国庆学科素养竞赛试题【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迎国庆学科素养竞赛试题【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迎国庆学科素养竞赛试题【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迎国庆学科素养竞赛试题【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迎国庆学科素养竞赛试题【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级迎国庆学科素养竞赛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要塞(si)由衷(zhng) 咆哮(po)剑鞘(qio)B歼灭(jin) 屏息(bng) 气氛(fn) 驿站(y)C颁发(bn) 渗透(shn) 畸形(q) 鬈发(jun)D敛声(lin) 翘首(qio) 匿名(n) 滞留(zh)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潇洒凌空凛冽眼花潦乱B监视 操纵 桅杆 阵耳欲聋C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竭虑D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B舆论的力量就

2、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2分)A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6默写(6分)(1)_,猿鸟乱鸣。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3)_,_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_,猿则百叫无绝。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5)_,_ 。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

4、塘湖春行)(6)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7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2分)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 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

5、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分)(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二阅读理解(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9-10题。(4分)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之情。(2分)10.古

6、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答:(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题(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

7、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1)沿溯阻绝。沿: (2)良多趣味。良: (3)直视无碍。碍: (4)窥谷忘反。反: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1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

8、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14、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三)阅读小巷里燃起一盏灯,回答15-20题。(共14分)小巷里燃起一盏灯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

9、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前面一扇窗户突然拧亮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 。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 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子里的风霜岁月同龄

10、吧。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子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泡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子。一连两天晚上,小巷子里的灯没有再亮起。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子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几天后,小巷子里的灯又亮了起来。从那团黄色的灯晕中,我总觉得,那一盏灯光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子里 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

11、,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当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打听了几户人家,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说是到成都工作的儿子那里去了。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那手里握着的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然而那条小巷子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闪烁,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

12、?也请你,在那小巷子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选自思维与智慧 有删改)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16.“一盏灯”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 作用。(2分)17.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18.请把第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里活动补充完整。(3分)19.请分析第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20.在成长过程中,你也一定有像老人这样为别“点燃一盏灯”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2分)(四)课外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5分)乡宴(1)停刀落箸,乡宴至美。(2)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

13、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3)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4)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5)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6)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7)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