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547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海原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宁夏海原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宁夏海原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宁夏海原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宁夏海原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夏海原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海原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说明:考试时间14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4分。一、积累(36分)1.默写。(16分)(1)、馨香盈怀袖 。(古诗十九首)(2)亭亭山上松,_。(刘桢赠从弟)(3)_,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 ,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5)巴东三峡巫峡长, 。三峡(6) 、_,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7)_,狐兔翔我宇。(梁甫行曹植)(8)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9)、青林翠竹, 。答谢中书书(10)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三峡)(11)、山川之美,_ 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2)、 , 林寒涧肃。

2、(郦道元三峡)(13)、曹操龟虽寿中表现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2、据所给信息填空。(2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美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建安三曹指 、曹丕和 。3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4分)一丝不( ) 隐天( )日 眼花( )乱 无精打( )4填写缺字联。(2分)上联: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下联:画亦精,字亦精,_5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3分)读书可以让人( ),让人( ),让人( )。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保持思想活力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0字以内。(3分) 2017年5月14日,一

3、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加入“一带一路”战略,这次论坛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议围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景。会议将推动经济全球发展,将在文化品牌、生态旅游、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工业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双赢局面,互惠沿线各国。7.填到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_可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_成功者不一定处处都比失败者强。失败者天生就一定比成功者差吗?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思考了一些

4、问题。A B C D8、 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答题。(4分)(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2分)答:(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2)答: 二、阅读(40分)(一)(16分)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月色入户,欣然起行。()(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4)或王命急宣()10翻译两题,用“”符号将第(3)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6分)(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 译文:(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译文:(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

5、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2分)答:1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字有什么好?(2分)13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答:(二)(10分) _新华社北京2017年2月8日电(记者白瀛史竞男)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7日晚在央视播出,来自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据央视数据显示,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总决赛中,武亦姝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取胜。在“飞花令”环节,她与大学老师王子龙以“酒”为关键词进行了七八轮交锋,

6、一口气说出水调歌头短歌行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幕遮怀旧将进酒等多首带“酒”字的诗词,令评委赞不绝口。据节目总导演颜芳介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百余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92岁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说,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使我更加坚信:中国的古典诗词绝对不会消亡。”叶嘉莹说。14请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分)(10字以

7、内)15消息导语中的“据央视数据显示,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说明了什么?(3分)16第段表现了武亦姝的什么特点?(2分)17怎样理解第段叶嘉莹说的话?(3分)(三)(14分) 乡宴(1)停刀落箸,乡宴至美。(2)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3)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

8、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4)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5)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6)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

9、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7)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8)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

10、。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9)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晚九点左右,大家散去,大爷斜躺在连椅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沉重混沌的鼾声。(10)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建春哥迎来了堂嫂。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

11、人。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这时,“传菜”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遵照安排入座,大爷将手勺一挥,宣布开席!(11)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12)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

12、会说不清。(13)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调料,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14)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8.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2分)答: 19.与第段“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20.理解第段“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这个句子的含义。(2分)答: 2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答: 22 .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2分)答: 23.文章结尾段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