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资产管理}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4164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15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资产管理}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财务资产管理}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财务资产管理}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财务资产管理}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财务资产管理}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资产管理}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资产管理}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第一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认定,一、非货币性交换的概念及特点 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特点: 交换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有时也可能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一、非货币性交换的概念及特点 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 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这里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

2、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这里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包装以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第一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认定,第一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认定,二、货币性资产交换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主要区别: 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货币性资产的交换,这种交换有现金的流入或流出,或者能在预定的期间内流入或流出现金。 货币性资产交换所换入的资产成本的计量,是以所放弃的货币性资产金额为基础。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因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因此,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基础以及对换出资产损益的计量基础与货币性资产交易不同,需要运用不同的计量

3、标准。,三、认定标准 (一)不涉及货币性资产 (二)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时,判断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参考比例为25% 收到补价的企业: 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支付补价的企业: 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第一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认定,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商业实质的判断 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换入资产或者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商业实质

4、: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该种情形指现金流量总额相同,时间跨度相同,风险也相同,但各年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存在明显差异),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例1(1)某企业以一批存货换入一项设备,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相同; (2)某企业以其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国库券换入一幢房屋以备出租,该企业预计未来每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与房屋租金在金额和流入时间上相同; (3)某企业以其商标权换入另一企业的一项

5、专利技术,预计两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相同,现金流量总额相同,但专利技术是新开发的,商标权是成熟的。,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商业实质: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注意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二、具有商业性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

6、理 (一)需同时满足的条件: 1、具有商业性质 2、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1)换入或换出产产存在活跃市场,应当以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2、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2)换入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 存在活跃市场,应当以同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 (3)换入或换出产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 确定其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的,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二)会计

7、处理原则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三)有商业实质的具体会计处理 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但是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当期损益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即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

8、外支出。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例2 A公司决定以账面价值为9000元、公允价值为10000元的甲材料,换入B公司账面价值为11000元,公允价值为10000元的乙材料,A公司支付运费300元,B公司支付运费500元。A、B两公司均未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增值税率均为17%。两方均作军作为存货来管理。 双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甲、乙材料公允价值是可靠的,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A公司 借:原材料乙材料 10279(10000+3009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9、) 1721 换入乙材料增值税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700 换出甲材料增值税 银行存款 300 同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9000 贷:原材料甲 9000,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B公司 借:原材料甲材料 10465 (10000+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进项税) 1735 换入甲材料增值税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700 换出乙材料增值税 银行存款 500 同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11000 贷:原材料乙材料 11000,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关于增值税的说明 增值税同于价外税,一般纳税企

10、业购入存货,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激,单独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并由销售商品所发生的销项税额予以抵扣。而购入存货的入账价值则按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以及发生的运输、保管等费用(商品流通企业所发生的进货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按实际成本入账。由于增值税同于价外税,因此,存货的实际成本中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即存货的入账价值为不含税的实际成本。,而企业取得的其他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均构成资产的实际成本,即为含增值税的实际成本,例如,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在涉及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如

11、果简单地以存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除存货外的其他资产的入账价值,则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实质上是偏低的,且与除存货外的其他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不一致。,以存货换入存货,或以存货换入除存货外的其他资产,或者以存货和其他资产换入存货或(和)其他资产等时,由于除存货外的其他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含增值税的价值(不纳增值税的项目除外),而存货账面价值则为不含增值税的价值。 因此,在进行交换时,从理论上讲,首先,应当将存货的账面价值还原为含增值税的价值,使其交换资产的价值均为含税价值;其次,再根据非货币性交易核算原则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第三,对于换入的存货按非货币性交易核算原则所确定的价值,因其属于含税价格,

12、故不能直接作为换入存货的入账价值,换入存货的入账价值还应当减去换入存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第四,如果换出存货的价值发生增值,其增值部分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还应当计入所换入的各项资产的价值。,例3甲公以其使用中的账面价值为85万元(原价为100万元,累计折旧为15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的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生产的一批钢材,钢材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甲公司换入刚才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乙公司换入设备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钢材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未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假定两家公司交易中没有其他相关税费。 甲公司换入钢材的公允价值与其换

13、出设备的公允价值相同,甲公司换入的钢材作为原材料核算。,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1)甲公司: 以换出设备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钢材的成本。 借:固定资产清理 85 累计折旧 15 贷:固定资产 100 借:原材料钢材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固定资产清理 85 营业外收入 32,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2)乙公司: 借:固定资产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练习1甲公司以其生产经营用的设备与乙公

14、司作为固定资产的货运汽车交换。甲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已提折旧为2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为此项交换,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设备清理费用1万元;乙公司换出货运汽车的账面原价为140万元。已提折旧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假设甲公司换入的货运汽车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甲公司未对换出设备计提减值准备。 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三)有商业实质的具体会计处理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支付补价方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或者=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收到补价方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

15、的相关税费,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例4沿用例3,但假定甲公司换出设备的公允价值120万元换入钢材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由此乙公司另支付20万元补价给甲公司。 该项交换交易涉及补价,且补价占比例分别如下: 甲公司:收到的补价20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120万元=17% 乙公司:支付补价20万元换入资产公允价值120万元=17% 由于该项加以所涉及的补价占交换资产价值的比例低于25%,根据其他分析,可以认定该项交易属于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1)甲公司 换入钢材的成本=120-20=10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85 累计折旧 15 贷:固定资产 100 借:原材料钢材 100 银行存款 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 贷:固定资产清理 85 营业外收入 52,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2)乙公司 借:固定资产 13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