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模试卷分析及下阶段备考安排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104073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一模试卷分析及下阶段备考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一模试卷分析及下阶段备考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一模试卷分析及下阶段备考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市一模试卷分析及下阶段备考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市一模试卷分析及下阶段备考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一模试卷分析及下阶段备考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一模试卷分析及下阶段备考安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市一模试卷分析及下阶段备考安排曲江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2010 年 3 月 5 日第一部分:试卷分析一、成绩基本情况:1、平均分:文理语文均 87.7 分,全市排名均第 7。2、120 以上:4 人,最高分 125 分。3、单科市前 50 名:文科语文 4 人,理科语文 2 人。二、选择题情况:(一)得分情况:前 8 小题平均分:14.4,必考选择 5.4 分,共 19.8 分。(二)具体分析:1、第一大题:前 4 道基础选择题,平均 7.5 分。做得最好的是第 4 小题句子衔接题,得分率为 88%,其次是拼音和病句,得分均在 65%以上,成语掌握最差,仅一半左右的学生作对。这说明学生基础知识

2、仍不扎实,应加强后阶段知识积累和强化训练。2、第二大题:文言文,平均 6.8 分。做得最好的是第 7 小题特殊句式,94%学生做对;其次是内容分析概况题,65%左右的学生做对;最差的是实词虚词考查,得分率仅 40%左右。原因是记忆不牢,缺少积累,不能放在文本语境中作出判断,分别在 2 个答案间举棋不定,最终靠碰运气的学生多。后期加强积累和限时强化训练。3、必考部分选择题:平均 5.4 分。12 题情况较好,两项正确率均在 75%以上。13 题稍差,但正确率也达 65%。三、主观题情况:(一)古诗文部分:1、得分情况:平均 13.4 分,其中文言 4.8 分、古诗 4、5 分、默写 4、1 分。

3、2、文言题:情况并不太理想。平均仅 4.8 分,还不及格。所断句子的句式及标志特征明显,但学生因不理解句意及不会抓特征标志,所以错断漏断情况依然较重。翻译题设置也较好,句子不长,难度也不太大,得分理应不低,但事实不是这样,最主要与得分点有关的字词翻译不准确有关,如:“以”字是动词(率领) ,但很多翻译为介词“用” ;“逐”受后面“捕”字的影响,误译为“追逐” ,结合下文“皆”应翻译为“逐一” ;“旬”字翻译五花八门,不了解基本常识一月有上中下三旬,一旬为 10 天,有翻译为“半个月” ,有翻译为“一个月” ,有翻译为“一年” ,还有更荒唐的翻译为“十年” , “四旬”即“四十年” 。根本不结合

4、文章语境,荒唐可笑之中,足见学生的积累之缺乏,能力之薄弱,语文基本素养之差。23、古诗题:情况较好,平均 4.5 分。选文内容较容易读懂,学生较能审清命题意图,答题步骤比较清晰,较好落实了平时老师备考的要求,如手法分析能三不走: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文句分析,最后指出思想情感方面的作用。不足之处在于:要点不全,如表现的思想感情只答了一面;拉不开分,区分度不大,能力大小也可能没有较好体现。4、默写:平均分 4.1 分。得分差强人意,但仍需努力克服错漏、张冠李戴、书写潦草等现象,力争更多的同学满分。(二)必考主观题:平均得分为 4.3 分。第 14 小题筛选文本信息,从两个角度回答,关键句均从文本中

5、找到,难度较小。学生平均得分 3 分左右。第 15 小题归纳内容要点,答案要点要结合全文,跨度大,归纳性强,因此难度系数较大,平均得分不足2 分。问题在于要点找不全,不会归纳概括,组织语言条理不清晰。(三)选考题:1、选做学生比例:文学类文本不到 10%,实用类文本 90%。2、文学类文本(小说)存在问题主要是:不明题意,无从下手,如结尾的手法是什么?多个角度到底有什么角度?缺少联系社会现实生活的概括能力,如第 17 题的针砭社会现象, (对答案中的“官僚主义”很多学生不太理解) ;具有探究色彩的第 18 小题得分偏低,普遍 2 分以下。难度稍大。3、实用类文本(传记)情况稍好,平均 6.6

6、分,比小说多 1.3 分。命题总体难易度适中,只是句意理解题稍难,该小题得分偏低(1.6 分,总 5 分) ,其他较突出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条理不清晰,步骤不完整。如答对比的作用,不能明确怎样对比,不能从结构形式、思想内容两方面答效果;探究题则不能从摆明观点、提出论据、联系自身实际这三个步骤进行答题。(四)语言运用题:1、下定义:该题型特征明显,答题思路明确,难度并不大,但 3.5 左右的平均分,也不能说情况很好。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的基本语法不过关,分不清下定义本质上属于单句形式,造成一个定义有多个短句组成的现象;题型不熟悉,知识不牢固,找不准属概念和种概念;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抓住主干,提

7、炼关键字词,句子不连贯,甚至语病连连。2、对联:平均 3 分,内容上能正确表达情感,形式上大体符合对联要求,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除了文字基本功差外,最突出的问题是不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如词性不相同,表义不相对,甚至有些连字数也不相同。对于仄起平收这一格律的“高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难以企及。还有一些自作多情写横批的,如“一路走好” 、 “永垂不朽” ,十分可笑。四、作文情况:(一)基本情况:全年级平均分 37.2 分。50 分以上 10 人,不及格 275 人,10 分以下 14 人,0 分 5 人。(二)存在问题:1、关于立意:(1)不能从维权、宽容、较真、服务、公共资源等 5 个最佳角

8、度中立意,或者太多考生选择宽容这同一角度,毫无新意。(2)因为脱离材料,另起炉灶;死扣错扣某一字眼,不考虑全篇文意;挖3掘不深,未触主旨;与主旨关系若即若离等原因,导致偏离题意。如态度决定一切;一分为二看问题;诚信做人;爱财有道;谈谦虚;做事讲究方法;细节决定成败;乐观微笑生活;道德与素质 2、关于文体:时评:时评不像时评,没有联系材料,紧扣现实,深度挖掘,递进评论。套作:议论文多套作, “背书”者多,观点不是来自材料,论证过程不点扣材料。记叙文:扩展材料成一篇记叙文,编撰一个虚假的维权故事,拖泥带水的叙述,不知所云的表达。议论文:就事论事,东拉西扯,观点杂乱,没有观点。3、关于素材:素材贫乏

9、,内容空洞;现实感不强,缺少时代气息4、关于结构:时评结构特征不明显,议论文论证结构不清晰,结构不完整,首尾缺少照应,甚至没有结尾。写不完,甚至只有一个标题或寥寥几行。5、关于卷面: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错别字多,标点不规范,甚至没标点。五、试卷评价:1、试卷整体设计难易度适中,能较好检测出学生的水平,不会考倒学生,难为学生,又有较好的区分度,能适当拉开距离。2、试题部分内容取材,贴近生活,地域特征明显,时代感强。如病句题、语用题,材料作文题。3、主观题答案,除两道探究题外,文字表述都比较简明,尤其两道语用题,答案简洁,文字量不大,又能考查出能力。4、几点看法:必考题文本的文字量是否过大?同一

10、手法(对比)全卷考查了三次(诗歌、传记、对联) ,全卷是否宏观协调?第二部分:备考工作安排一、前一段备考工作(一)抓好第一轮常规复习备考工作包括制定好详细的备考计划,分工合作集体备课,按基础知识语言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顺序进行专题复习,作文每周两次,穿插在专题复习中。上个月基本结束必考题复习,本月进行选考复习,3 月底基本结束第一轮复习。(二)结合本校实际的一些做法1、默写:主要利用每周的三节早读课,先读后默,每次过关。全年默写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必背篇目全背全默,全面过关;第二阶段,精选名句或易出错句,限时检测,重点突破。2、文言文: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 2 周时间进行教材知识

11、梳理,重点对教材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进行归纳,并做相关练习,强化知识积累,温故知新;第二阶段用 4 周时间进行专题知识训练,着重复习与重要文言现象相关4的知识,并通过综合练习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了夯实基本功,我们还强调文言积累,如每周要用抄写本抄写若干实词和虚词,在抄写中强化记忆,在抄写中自我梳理归纳知识。3、诗歌:复习特别强调答题的规范性,每个重要考点特别强调基本题型和答题步骤,并要求学生在练习中严格按规定要求答题,让它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重视高考题型的研究训练,印发 09 年高考各地题目及参考答案,让学生熟悉高考出题特点及答案中体现的答题规律。4、上学期开始,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进行语文测试或

12、专项训练,资料主要采用学生所订报纸模拟测试题的前 40 分基础题,或者是相关专题训练检测题。(三)作文备考的基本做法1、总体目标:(1)立意上:明,观点鲜明,明而准确, (不求新,不求深) 。(2)表达上:顺,句子通顺,句意畅顺,文脉理顺(不求华丽,反对花哨)(3)结构上:清,条理清晰,结构清楚,完篇全文(不求新潮形式,不用怪异文体) 。(4)内容上:实,内容充实,情感真实, (反对空洞,套作,抄袭,矫情) 。2、基本目标:不离题,不空洞,能写完。3、训练重点:审题训练、限时训练、议论文训练4、训练时间:两周一次,堂上作文,全收全改,集体讲评为主,个别面批为辅。5、具体训练内容:议论文结构模式

13、训练、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方法训练、如何学会分析论据训练、时事评论方法指导训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如何提炼材料观点的方法训练、命题作文审题训练,半命题作文审题训练,漫画作文审题训练总之是围绕议论文的篇章结构,审题立意,论证方法等展开限时训练。记叙文、散文偶有兼顾,不做重点要求。6、具体操作形式:讲学稿(学案):既是老师用于作文指导的材料,也是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和堂上作文的资料。(1)作用:有利于教师统一指导方法、训练内容;方便学生深入学习,做笔记,做练习;方便学生使知识系统化,并作为作文系列辅导资料加以保存。(2)操作:每次连堂作文课,写作文前先把印发的学案资料发给学生,让他们用 20分钟自行阅

14、读相关的方法指导等内容,或完成相关练习;教师可进行 10 分钟左右的指导,堂上 5060 分钟写完一篇作文;及时批改完后,用一到两节课时间,进行作文讲评,每次有统一的讲评资料,各老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构成:训练目标:每次确立不同的训练目标,如议论文结构指导,论据展开方法指导,时事评论的写法指导,材料作文审题指导,命题作文审题指导等。考点(概念)说明方法指导(原则、类型)5典例精析(高考题分析,优秀作文例析)拓展练习(审题方法、观点提炼、论证结构、论据使用)作文题目作文稿子:不使用作文本讲评笔记:(审题思路、立意角度、好的方面、存在问题)二、下一阶段备考安排(一)完成选考复习,结束

15、第一轮备考现代文复习内容多,时间紧迫,又难以一时见效,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只能删繁就简,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以实用类文本为重点,一是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在精选内容,精讲精练的基础上,重点根据文体特征,印发方法指导资料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方法指导主要包括“设题类型(常见题型)答案思路典例分析答案示例”四部分。3 月底结束第一轮复习。(二)第二轮复习,加强各专题的强化训练确立重点基础选择、文言文、默写、必考等四个专题;突破难点选考、语用、古诗、作文。1、前 4 题基础选择题的训练采用第二轮资料的精练突破题,各地模拟测试剪贴组合题,加强训练。题目可分组为一次 4 题、8 题或 15 小

16、题不等,单项与综合检测结合,即可专门测拼音,也可拼音与成语、病句、衔接题等一起测试,利用早读 10 分钟检测,课前 5 分钟小测,或堂上 20 分钟检测等形式进行强化训练。即测即改即评。2、加强文言文训练加强文言文的文段综合限时训练,原则上 20 分钟做完,即改即评,及时反馈,力争 2 天至少一篇,4、5 两个月至少完成共 30 篇文言文训练。3、抓好默写:精选名句,重点突破;找出容易出错句子,动笔纠正错别字,强化记忆,力争 6 分。4、必考题:重点抓好选择题的训练,及强化信息筛选和归纳能力,并强调答题的条理性。(三)加强综合训练与测试从下周(3 月 7 日)开始,每 2 周进行一次综合测试,全收全改,并及时讲评,对测试中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达到几个目的:训练速度,把握节奏,合理分配时间,按时完卷;查找知识漏洞,及时补充缺漏;掌握答题技巧,加强答题规范性;训练应试心理,培养良好心态。试题主要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