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法律与法规绪论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03279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4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法律与法规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法律与法规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法律与法规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法律与法规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法律与法规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法律与法规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法律与法规绪论(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财务会计法律法规,了解法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掌握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 了解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学 习 目 标,引例,甲、乙公司因货物买卖合同发生纠纷。甲向某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乙向法院提起诉讼。据了解,甲、乙之间没有签订仲裁协议。 分析甲、乙公司解决纠纷的途径是什么,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对甲、乙的请求各会作出什么样的处理?,本 章 结 构,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第二节 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 第三节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的概

2、念 法,也称法律(广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宪法、普通法律(狭义)、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形式。,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二)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三)法的特征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关系为内容的。,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二、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经济管理关系 2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3经济组织内部

3、经济关系,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三、经济法的形式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法规 (五)部门规章 (六)司法解释 (七)国际条约或协定,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四、经济法的体系 1经济组织法 2经济管理法 3经济活动法,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五、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主体、内容和客体。,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可称为经济法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依法独立享有经济

4、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是指当事人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资格或能力。 两种方式:法定取得和授权取得,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3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1)国家机关 (2)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 (3)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和有关人员 (4)个人,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2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为了满足特定的权利主体的权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必须

5、作出或不作出某种经济行为。,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四)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1物,是指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 2行为,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所进行的行为。 3非物质财富,也可称为精神财富或精神产品,包括智力成果、道德产品和经济信息等。,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五)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经济法律规范本身并不能必然在经济法主体间形成权利与义务关系,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法律事实出现后,才能使经济法律关系以经济法律规范为依据而发生、变更和消灭。 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

6、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 1事件 事件是指不以经济法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它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种。 2行为 行为是指以经济法主体意志为转移的,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一、经济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 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当事人协商、行政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 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采取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二、仲裁 仲裁是指经济法的

7、各方当事人依照事先约定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并由其对争议依法作出具有约束力裁决的一种活动。 仲裁具有三个要素: 1双方当事人必须签订仲裁协议; 2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进行裁决; 3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一)仲裁的适用范围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下列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不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而由别的法律予以调整: 1劳动争议的仲裁; 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

8、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二)仲裁的基本制度 1协议仲裁制度 2或裁或审制度 3回避制度。 4一裁终局制度 (三)仲裁机构 仲裁机构包括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四)仲裁协议 1仲裁协议的概念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经济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裁决的书面约定。 2仲裁协议的内容 (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 (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3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

9、五)仲裁程序 1申请和受理 2仲裁庭的组成 3仲裁裁决,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三、诉讼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纠纷案件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一)诉讼的适用范围 1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2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审判制度 1合议制度 2两审终审制度,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三)诉讼管辖 诉讼管辖

10、是指各级法院之间以及不同地区的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的职权范围和具体分工。 1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根据案件性质、案情繁简、影响范围,来确定上、下级法院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大多数民事案件均归基层法院管辖。,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2地域管辖 各级法院的辖区和各级行政区划是一致的。按照法院的辖区和民事案件的隶属关系,确定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称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又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等。,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1)一般地域管辖,是按照当事人所在地与法院辖区的隶属关系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也叫普通管辖。通常实行“原

11、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原告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2)特殊地域管辖,是以诉讼标的所在地、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确定管辖法院,也称特别管辖。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九种属于特殊地域管辖的诉讼。 (3)专属管辖,是指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必须由特定的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权管辖,当事人也不得协议变更的管辖。,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四)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的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权利的权利。 2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12、。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诉讼时效期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下列事项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1)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

13、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 (2)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诉讼时效的延长,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根据特殊情况而予以延长。,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五)判决和执行 1审理和判决 2执行 审判监督程序 是指有审判监督权的人员和机关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提出对原案进行重新审理的一种特殊程序,又称再审程序。,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四、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

14、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一)行政复议范围 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 2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 (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 (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二)行政复议申请 1复议申请 2复议管辖 (三)行政复议受理 (四)行政复议决定 (五)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第三节 违反经济

15、法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三)刑事责任,本章小结,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主体、内容和客体。 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法律责任指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思考题,1如何理解法的本质? 2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 3什么是经济法律关系?它有哪些要素构成? 4如何理解法律事实、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5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用? 6法律责任有哪些?各自适用什么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