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变革规划}当代中外行政组织变革实践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03212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8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变革规划}当代中外行政组织变革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企业变革规划}当代中外行政组织变革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企业变革规划}当代中外行政组织变革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企业变革规划}当代中外行政组织变革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企业变革规划}当代中外行政组织变革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变革规划}当代中外行政组织变革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变革规划}当代中外行政组织变革实践(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当代中外行政组织变革实践,一、当代美国行政组织改革:,1、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 (1)从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府行政职能的扩张引起公众的反感。其扩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应付和摆脱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政府介入经济生活;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动员体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职能扩张的趋势。 (2)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管理的规章制度过多过滥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原因主要在于自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颁布实施以来,美国政府为加强管理,制定了大量的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用以约束、规范行政机构、公务人员和民间组织公民,这些以规制管理为

2、特征趋势又在后来历次行政变革和公务员制度改革中得到强化和补充。,2、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1)政府某些职能市场化,重塑政府角色,从而精简撤销了一些政府机构 (2)放松了政府自我管理的规制,对下属行政组织充分放权。 这表现在:削减陈旧规制 改革预算制度 简化政府采购方式, 改革人事制度 授权于州与地方政府和授权给下级工作人员。 (3)裁减冗余机构和工作人员。,对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简单评述,(1)美国行政组织改革以放松规制为最大特点。这对各国的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美国的放松规制改革既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又是美国规制泛滥的结果。 (3)美国的放松规制并不是放松所有的规制,而是那些

3、过细过滥的规制。,二、英国行政组织改革,1、英国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 英国当代的行政改革主要从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政时开始。其改革的动因,源于人们对公共部门和“官僚”的怀疑与不信任,源于当时政府部门低效率、高浪费的现象与私营部门管理的高绩效之间的明显对比。为此,英国的现代保守主义坚信借用私营部门的管理原则、技术和方法,包括管理人员来改革政府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撒切尔政府改革的核心方式是以市场为取向的。,2、英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1)重新界定和优化行政组织职能,将部分职能市场化。 (2)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强宏观控制,步入中央集权化时期。 (3)以效率为中心,改革行政组织的内部

4、管理体制。(4)以加强中央宏观调控为宗旨,以加强部长对部门工作的领导为目的,建立“部长管理信息系统”。 (5)改革人事制度。短期合同制和重视工作结果的工资奖励制度的推行,私营组织的成员可以参与政府管理,这都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文官制度。,对英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简单述评,(1)英国行政组织改革强调在政府职能和职能行使方式中引进市场机制,缩小政府职能和机构。 (2)强调行政组织内部的效率,强调中央的宏观控制权。 (3)注重学习私营企业的管理经验,较好地完成了改革的任务。 (4)英国行政组织改革方案内容全面、激进,实施稳妥,针对性强,有利于行政改革目标的实现。,日本行政组织改革,1、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

5、背景: (1)过度的规制抑制了民间的创新和活力。 (2)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日本出现了持续的财政困难和财政赤字,它开始重新审视政府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干预较大,限制了地方自治和市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4)国际化的进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政府更有效率和效益、更加经济地运行。,2、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1)放松国家规制,调解官民关系,缩减政府职能及机构。 (2)推动地方分权,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措施是把一部分财政收入来源和权力下放到地方;重新划分地方自治事务,实行“道州制”,扩大地方政府的规模和管理范围,把中央影响控

6、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3)建立防止行政机构膨胀的机制。 (4)建立公务员交流制度,纠正条条行政的弊端。,对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简单评述,(1)日本的行政组织改革同样是以分权化、放松规制为重要内容的。 (2)日本在行政组织改革过程中强调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赢得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3)日本行政组织改革通过法规控制、财政手段严格控制了行政机构的膨胀,值得各国学习。 (4)日本的公务员交流制度也很新颖。有利于减少部门的本位主义,又有利于公务员的全面发展。,四、当代中国行政组织改革,1、当代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 中国的行政组织改革自1978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所面临的社会背景是: (1)社

7、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要求行政组织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2)民主化政治体制的改革为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并取得成功,激发了人们改革政治体制的要求。党政关系、政企关系、人大与政府的关系都在不同程度地沿着民主化的方向做出了调整。这种调整促进了行政组织的改革,使得行政组织改革有一个广阔的背景。,(3)传统的行政组织体制,使行政效率低下,导致社会公众不满,为行政组织改革提供了社会动力。传统体制下的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严重的现象,引起群众的极大不满,要求建立精干、高效、廉洁的行政组织体制。 (4)国外行政组织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给我国行政组织改革提供

8、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5)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给我国的行政组织改革带了机遇和挑战。,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1)理顺行政组织与其他组织的职能关系 (2)理顺行政组织内部职能关系 (3)行政组织职能转变 (4)行政组织机构的改革,1978年以来,我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1982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国务院领导体制,提高效率。精简机构。精干领导班子,一是按照革命化、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的干部“四化”方针选贤任能;二是减少部、委、司、局级副职人数;三是规定正副部长和司长的任职年龄。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

9、紧缩编制,轮训干部。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五项:转变职能,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弱化直接管理。下放权力,主要是政府向企事业单位,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调整机构,调整当政重复设置的机构。精简人员。搞好配套改革,在改革政府机构的同时,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要求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这次改革的实际结果收效不大。 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的目标

10、,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管理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精简人员编制50%左右。强化宏观调控部门。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扩大了国家经贸委的职能。精简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撤销机械部、冶金部等部门。简化了某些文体部门,将国家体委、广播电影电视部降格成国务院直属局。,对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简单评述,(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组织在理顺与其他组织的职能关系上,总的方式是正确的。在理顺行政组织与人大、与党、与企业、与事业单位、与群众团体的关系及处理

11、好行政组织内部的关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从1988年开始的机构改革,提出了以转变职能为中心,这是非常正确的,它抓住了我国当前政府机构的根本问题。,(2)从1988年开始的机构改革,提出了以转变职能为中心,这是非常正确的,它抓住了我国当前政府机构的根本问题。 (3)1998年以前的三次机构改革,总体而言,并未走出膨胀精简膨胀的怪圈,在职能转变上艰难而缓慢;精简人员难以安排,成为机构改革的一大障碍。1998年开始的机构改革,是一种体制上的革命,它是由适应计划经济转到适应市场经济的上层建筑的革命。,(4)1998年机构改革比起前三次机构改革有很大的进步,其进步主要表现在:是抓住了如何才

12、能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撤销了大量的行使微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专业经济主管部门。是机构改革的力度大、范围广、配套措施全,对其他经济、社会事务部门也进行了合并、降格。对整个机构精简的人数达到50%,精简人数之多,是历来机构改革所没有的。是机构改革沿着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有利于推进我国政府机构总体改革。这次改革纠正了过去几次机构改革的“下改上不改”、“下动上不动”的弊端。,1998年开始的机构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这主要表现在经济主管部门还没有按大行业组建,对社会事务管理的部门仍然有分工过细的问题。二是风险性较大。精简人数过多可能带能一系列社会问题;编制法规的滞后使改革方案、成果缺少

13、必要的法律保障。 1998年机构改革的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管理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5)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法制尚待进一步加强。我国宪法、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权力、地位、体制等问题做出了原则规定。改革开放以来,又颁布了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这些对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促进我国依法行政,规范国家公务员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要看到,这些法制大多比较抽象,具体操作性不强;更为重要

14、的是这些法规在满足需要上远远不够。,1.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最大特点是 。 2.英国撒切尔政府改革中,强调行政组织内部要。 3.在行政改革中提出“下一步行动方案”的国家是。 4.为了强调部门首长对部门工作的领导,英国建立了。 5.英国的电子政府始建于。 6.推行市场化行政改革最早的国家是。 7.当代日本政府“结构变革”的理论基础是。 8.拉开日本政府分权改革的帷幕,颁布地方分权推进法的是。 9.日本的自由化改革,提出的时间是。,1放松规制 2.以效率为中心 3.英国 4.部长管理信息系统 5.梅杰政府时期 6.英国 7.新自由主义理论 8.村山内阁 9.1981年,10.为了纠正条条行政的弊端,

15、日本实行了公务员。 11.日本的录用条例规定,中央各机关的所有职员被录用并工作三年之后,原则上都必须到中央其他机关及驻外机构或国际机构分别工作。 12. 为了控制行政机关的数目,日本奉行的原则是。 13.规定公务员被录用三年后,必须到中央其他机关或驻外机构工作三年的是。 14.从1988年开始,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中心是。,10.交流制度 11.两年、三年 12.加一减一 13.日本 14.转变政府职能,15.我国国务院的设置时间是。 16.我国国务院历次行政组织改革中幅度最大的一次是。 17.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被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时间是。 18.2003年改革完成后,除办公厅外,国务

16、院组成部门数量为。,15. 1982年 16. 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 17. 2003年 18. 28个,1.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2.美国预算制度改革的内容有、。 3.美国行政改革中的创新基金来源、。 4.代表工党的布莱尔政府认为,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要、。 5.英国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手段是、。 6.布莱尔的“合作型政府”改革的领域包括、。 7.我国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部委有、。,1.政府职能市场化、放松规制、放权与分权并行、精简机构。 2.实行两年期预算制、预算管理办法以结果为主、实行跨部门预算、预算节余留用。 3. 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款。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创造政府内部和政府之间的各种合作。 5.非国有化、合同出租。 6.政策制定、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公务员制度改革。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