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财政政策教学讲义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03039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财政政策教学讲义(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财政政策,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本章主要讲述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明确财政政策的功能,财政政策起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及不同组合的政策效应。,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本章知识点: 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汲水政策 补偿政策 本章重点和难点: 财政政策及其构成要素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依据;两者的配合方式,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5,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一

2、、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间接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是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运作,以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一种经济稳定政策。它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和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6,二、财政政策的要素 (一)财政政策主体:指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各级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 (二)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 1、物价的相对稳定; 2、收入的合理分配; 3、经济的适度增长; 4、充分就业; 5、国际收支平衡。,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7,(三)财政政策工具 1

3、、税收 2、公共支出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支出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8,3、公债 A、排挤效应 B、货币效应 C、收入效应 4、财政补贴 5、财政预算,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9,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一)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节效果。 (1)税收的自动稳定性 (2)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10,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的财政政策。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

4、势,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根据政府介入的程度又分为“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11,(1)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政府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 A、诱导景气复苏的政策,是以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发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的政策; B、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作为启动民间投资活动的手段; C、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度的,不进行超额的支出,只要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 D、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

5、而退出。,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12,(2)补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A、是全面的干预政策; B、政策载体包括:公共投资、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财政补贴; C、财政支出可以超额增长; D、调节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13,(3)“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的区别 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都是政府有意识的干预政策,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第一,汲水政策是借助公共投资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补偿政策则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它可以应用于使经济从萧条

6、走向繁荣,也可用于控制经济的过度繁荣。,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14,第二,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只有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则包括公共投资、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及财政补贴等。 第三,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是不能超额的,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 第四,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则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15,(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来划分 1、扩张性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

7、以至平衡。,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16,2)作用:消除通货紧缩 3)其载体是增加财政支出或者(和)减少税收。 2、紧缩性财政政策 1)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2)作用:消除通货膨胀 3)载体:减少财政支出和(或)增加税收,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17,3、中性财政政策 1)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即既不产生扩张性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2)要求:财政收支保持平衡 3)预算收支平衡并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 提示:预算平衡与中性财政政策的关系,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18,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

8、(自学) 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各政策工具通过某种媒介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经由某种媒介体的传导转变为政策目标变量的复杂过程。,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19,1、收入分配 (1)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工具变量的调整,改变货币收入者实际收入(征税、补贴),使货币收入者的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化(货币升值、贬值),居民个人收入的变化,储蓄与消费行为(消费税、利息所得税)发生变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劳动者在工作与闲暇中的重新选择(个人所得税),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0,

9、(2)企业利润分配 企业税后利润 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尤其是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企业利润水平个人收入水平变化,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1,2、货币供应量(我国的财政赤字具有货币扩张效应) (1)硬赤字的弥补,只能通过向银行透支或借款解决; (2)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在一定条件下与货币供应量也有联系。,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2,3、价格 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偏低、加工工业产品的价格偏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 政府对价格的适度管制是必要的 通过税收、补贴政策工具发挥作用。,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3,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4,财政政策效应是财政

10、政策作用的结果。财政政策效应不仅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还要分析为达到政策目标而付出的代价。 1、财政政策效应的评价,政策的有效性,政策的积极作用 (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政策研究费,政策执行费,+,+,补偿费 (或效率损失),=,二、财政政策效应,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5,2、财政政策效应偏差 财政政策效应偏差是指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效应与预期效应发生了背离。 (1)自然偏差现象(政策实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偏差)政策出台阶段: A、新出台的政策本身尚不完善; B、旧政策的历史惯性的干扰; C、人们对新政策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6,D

11、、新政策的作用机制尚未有效运转; E、与其他经济政策还没有取得协调; F、经济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政策完善阶段 : 政策成熟阶段: 政策蜕化阶段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全局性的财政支出在其实施过程中,会形成实际效果的地区差别。,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7,(2)人为偏差现象(人的主观意志与客观实际发生背离) A、政策设计脱离实际,政策期望值过高,客观上难以实现; B、政策工具缺乏和选择不当,搭配有误,使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C、政策主体行为偏差,使政策贯彻受阻。,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8,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一、货币政策简介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

12、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 1、货币政策要素 (1)主体:政府(中央银行) (2)目标:稳定货币、发展经济。二者是一致的,但也会出现矛盾。,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29,(3)对象:货币供应量。即M0、M1、M2。 (4)手段: A、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B、存款准备金率; C、利率 D、汇率。,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0,2、货币政策类型 (1)膨胀性货币政策 (2)紧缩性货币政策 (3)中性货币政策,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1,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一)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1、财政政

13、策 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2,2、货币政策 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除利息外,并不直接参与GDP的分配。其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调剂。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3,(二)二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1、社会消费需求 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 2、个人消费需求 受到财政、信贷两个方面的影响。财政政策通过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

14、直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货币政策通过现金投放、存款利息率间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4,3、投资需求 财政主要供应公益性和基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以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银行主要是供应流动资金和竞争性固定资产投资,以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5,(三)二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1、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能力。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2、货币政策:银行自身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

15、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6,(四)二者的时滞不同 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则可能优于货币政策。,周小川,伯南克,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7,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同的政策组合 (一)“双松”政策 1、“松”的财政政策 减税、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扩大财政赤字,增加社会总需求。 2、“松”的货币政策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总需求。,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8,3、“双松”政策的效应 使社会总需求扩张,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会带来通货膨胀的

16、风险。 4、“双松”政策的条件 在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成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39,(二)“双紧”政策 1、“紧”的财政政策 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总需求。 2、“紧”的货币政策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息率来压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40,3、“双紧”政策的效应 有效地抑制社会总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的停滞的后果。 4、“双紧”政策的条件 在总需求严重膨胀,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2020/8/3,财政学 第十一章,41,(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1、“紧”的财政政策 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制止通货膨胀; 2、“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3、政策组合效应 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松的货币政策,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