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返回DOC.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4103016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返回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县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返回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县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返回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县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返回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返回DOC.pdf(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县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县工业与信息快 速发展。 2015 年,全县工业增加值预计 达到 40 亿元, 5 年 平均增长 9.6%,占全县生产总值(GDP )的 25%。工业主 营业务收入135 亿元,利税 6.2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4.4 % 和 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 家,比“十一五”末净增49 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4亿元, 5 年平均增长 23.7 %,比“十一五”末增长189.2 %。 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 年累计完成 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倍,年

2、均增长%。通过不断调 整和发展,基本形成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梯次推 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食品加工、铸造、氟化工等主导产业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比“十一五”末提高 个百分 点。新能源、氟化工等新兴产业年均增长%以上。钢铁、 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70% 以上的工艺、 技术装备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五个产业集群产值达到亿元,年均增%,占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提高个百分点。全县 2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家。 3.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5 年累计开发新技术、新产 品多项,申请专利近件。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比率达 到%,比“十一五”末提高6.9 个百分点。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 进展,氟化工、

3、铸造等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和三沟酒业、晟 宇铸造、维远食品等企业投资建设的高标准检测、检验平台 相继建成投入使作。 4.信息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规模和技术水 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本构建起以光纤通信为主,卫星通 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为辅的城市信息高速公路。全县移 动电话用户达到万户,普及率%。互联网宽带用户万 户,普及率%。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G,互联网站万 家,上网人数万人。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有线 电视用户入户率达%。软件与计算机服务、 电信增值服务、 互联网服务等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动漫游戏、 数字媒体、网络娱乐等一大批新兴业态快速成长。电子政务 建设稳步推进,信

4、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整体 水平得到加强。 5.两化融合进程逐步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研发设 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初步形成“点(企业)、线(行业)、面(区域)”三级两化融合 推进模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3 ( CAD ) 、 计 算 机 辅 助 制 造 ( CAM ) 、 计 算 机 辅 助 工 艺 (CAPP ) 、 计算机集成制造 (CIMS ) 、 产品数据管理 (PDM ) 、 企业资源计划(ERP ) 、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产品设计周 期缩短,生产自动控制率提高,电子商务营销得到推广, 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逐步

5、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质 量大幅提升。 6.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和淘 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部完成。5 年累计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生产 线条,淘汰落后产能万吨;淘汰落后炼钢万吨、落后 炼铁万吨,关停小火电万千瓦。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比“十一五”末降低%。重点行业和企业单位综合能耗逐年 降低,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 。 5 年来,我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 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发 展后劲不足,质量有待提升。工业总量不高、规模以上企业 偏少、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引进大项目少,影响发展后 劲。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集群优势尚未形

6、成。一般加工 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产业集群的产业链相对较 短较窄,产业低端化、 产业集聚度低等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主导产品较少,研发投入低,缺乏高层次人才、核心技 术和国际知名品牌,高精尖加工能力、综合制造服务能力和 4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薄弱。四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程度较低,信 息技术潜能在工业经济各领域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中小企业 信息化水平不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链尚未形成, 两化融合的深度不够。 (二)面临形势。未来5 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 杂,不确定、不稳定

7、因素日趋增多,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 1.从国际形势看,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 面临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仍然存在,能源环境压力增大,世界需求结构发生重大 变化,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趋明显,消费模式、生产 模式和对外经济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推动全球产业分工深化 和经济结构调整。世界经济进入复苏向好和结构转型双重特 征并存时期,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信 息社会,提出了“再工业化”、 “低碳经济”、 “智慧地球”等新的理 念,并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 布局发展,抢占未来科技

8、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全球范围内科 技创新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进一步 加大了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压力,转方式调结构刻不容缓。 2.从国内形势看, 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任 5 务。较长时期内,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 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强国 建设,成为我国“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当 前,我国内需亟待扩大、资源压力凸显、环境约束增强,工 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过度消 耗能源资源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亟需加快建设结构优 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

9、、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 代产业体系,努力构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内需主导型发 展新模式,推动工业经济向注重效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我国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 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战略深入实施,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城市群快速发展,区域竞争愈发激烈,区域经济合作 和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特征、新常态。 3.从我县形势看,我县进入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2015 年,全县人均 GDP 达到元,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历长期快 速发展,工业经济面临新的周期性调整压力,已经进入需要 推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新阶段。国内外经

10、济环境的重大变化, 为我县工业和信息化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产业转移和要 素重组,有利于加强国内外合作,吸纳技术、资金、人才和 智力成果,形成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低碳化、高端化的产业 发展趋势, 有利于加快发展先进氟化工、高新食品加工产业、 6 绿色铸造产业、高端玛瑙宝石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打造新的 产业优势;信息技术发展和两化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 于完善产业链、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整 体发展能力。中央、省、市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我县工 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指导保障。振兴东北、沈 阳经济区等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县作为规划联动区,有 利于发挥省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和

11、资源辐射功能,推动相 关产业发展。同时,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辐射城市,具 备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和物 质基础,经济辐射作用亟待发挥。我县必须在新一轮世界科 技创新、产业调整中更好地把握机遇,加快工业化、信息化 进程,实现转型升级、跨越提升、全面突破。 二、 “十三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发展理 念,按照调整结构、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做大总量的总体 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引擎,以项目建设为 抓手,以园区为主战场,以优化环境为保障,接应辐射,融 入向经济带建设,强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经济 由粗放型向集

12、约型转变,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7 并围绕“百亿园区、百强企业、百亿产业、十亿元企业、 亿元税收”的目标,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到2020 年,全 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亿元,年均增长5% 。五大产业 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年均增长%。全县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突破210 家,年均增长15 家;铸造产业集群的主 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氟化工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 破亿元,成为我县工业的主导产业,食品产业集群主营业 务收入突破亿元,玛瑙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新 能源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全县主营业务收入 超亿元的企业达80 家,

13、其中超10 亿元的 10 家,超 5 亿元 的 20 家,超 3 亿元的 50 家;全县工业利税达亿元,年均 增长%;其中年税收超千万元的企业30 家,工业发展的 后劲不断增强。 (二)产业方向和产业布局 1、产业方向 依据 *县工业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产业发展规划,站在 产业发展前沿,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氟化工、铸造、玛瑙、 食品加工和新能源五大主导产业,鼓励发展知识密集、技术 密集的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着力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循环利用、做优特色、提高效益的生态工业发展体系。 (1)主导产业 一一氟化工产业。着力提升发展氟化工产业,引导现有 8 氟化工企业加快升级改造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

14、量、增 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托国家级氟化工产业基地,大力发 展日用、医用、工业用氟化工制品,着力引进精细氟化项目 以及氟化制品延伸项目,逐步延长氟化制品产业链。到 2020 年,氟化制品产业关联企业达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全 县工业经济的比重达%以上,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提高 个百分点。全力承接国内氟化制品产业转移,力争把*县氟 化工产业集群打造成全国知名氟化工制品生产加工集中区。 一一铸造产业。坚持铸造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发挥 好我县铁矿石资源特色优势,大力发展铸件、铸件精深加工 项目,引进铸造产业配套项目,着力发展铸造精深加工等机 加产业。形成产业洼地效应,吸收引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重

15、点推进济南钢铁等一批大企业入驻集群,到2020 年,铸 造产业及关联企业达100 家以上, 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县工业 经济的比重达%以上,力争把*县铸造产业打造成东北铸 造机械加工的集中区。 -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做大做强现有食品加工生产 企业,大力发展花生、畜、禽、乳品、杂粮精深加工业,加 快产品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深加工食品、生物食品、 海洋食品、绿色食品、营养食品和方便休闲保健食品及与旅 游相关的民族特色食品,以伊利等乳制品企业为依托,重点 开发适应不同人群的功能奶,加强对乳品企业质量监控与管 9 理。以三沟、亿鑫红洋等企业为重点,整合优势资源,发展 优质、保健酒水饮料产品。建设

16、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全面打 造花生制品加工产业。提高畜禽肉类加工制造率,扩大对外 销售。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积极发展、引进包括阿胶深 加工产品在内的保健型、功能性特种食品及绿色食品。以老 字号、名牌产品为基础,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自治县特色的食 品精深加工企业。 一一玛瑙产业集群。提升现有玛瑙产品的技术含量,促 其改造升级,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引 进和发展其它宝石材料,做大我县玛瑙宝石产业。 一一新能源产业集群。坚持起点高、规模大、技术强、产品 优、环保好的发展导向,集中力量发展现有的风电企业,依 托华润等大型风能企业,引进大型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尽快 形成规模。同时依托知名太阳能发电企业,加快太阳能光伏 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光伏晶硅材料、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LED 太阳能灯具等产品,积 极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加快建设 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电站。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重点发展 以秸秆、植物油皂角和废弃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燃料乙 醇等产品,鼓励发展生物质能装备和城市垃圾发电。充分发 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