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之账户与复式记账纲要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2998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21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之账户与复式记账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之账户与复式记账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之账户与复式记账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之账户与复式记账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之账户与复式记账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之账户与复式记账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之账户与复式记账纲要(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学基础,账户与复式记账,2.1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恒等式。,2.1.1 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关系的会计等式,资产 = 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体现了经营资金循环过程中某一时点上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形式,称为静态会计等式。,2.1.2 反映收入、费用、利润之间关系的会计等式,收入费用 = 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形式,称为动态会计等式。,2.1.3 反映全部会计要素之间关系的会计等式,期末资产 = (期初负债 + 期初所有者权益)

2、+ 净利润 净利润 = 收入费用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费用) 移项: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既反映了资金的静态运动,又反映了资金的动态运动,称之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会计等式。,2.1.4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便于问题的理解,现举例说明经济业务对等式的影响。 例1-1个体户王新用现金46 000元作为投资,创办新兴音像店。现金46 000元已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表明该店拥有经营资金46 000元,银行存款增加46 000元。同时,该项资产是由业主王新提供的,他享有相应的权益,即实收资本增加46 000元。 资产 + 费用= 负债+

3、所有者权益+ 收入 +46 000 +46 000,例1-2 为筹集足够的经营资金,向银行取得期限为6个月的借款54 000元,已转存开户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了54 000元,同时也增加了短期借款54 000元 资产 + 费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54 000 +54 000,例1-3 签发转账支票一张计金额8 000元,购入磁带一批。 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8 000元,但库存商品相应也增加了8 000元。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8 000 -8 000,例1-4 磁带全部售出,取得现金12 000元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使银

4、行存款增加12 000元,收入增加12 000元。库存商品减少8 000元,费用增加8 000元 资产 + 费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12 000 +12 000 -8 000 +8 000,例1-5 购进VCD一批,计价款12 000元,签发转账支票结算,商品已验收入库。 这项经济业务使银行存款减少12 000元,但库存商品相应也增加了12 000元。 资产 +费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12 000 +12 000,例1-6 VCD全部售出,取得现金16 000元当即存入银行。 与例4相同,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16 000元,收入增加16 000元。同时,库存

5、商品减少12 000元,费用增加12 000元。 资产 + 费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16 000 +16 000 -12 000 +12 000,例1-7 用银行存款支付房租等费用1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银行存款减少1 000元,费用增加1 000元。 资产 + 费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1 000 +1 000,例1-8 购买DVD10 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这项经济业务使库存商品增加10 000元,应付账款增加10 000元。 资产 + 费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10 000 +10 000,例1-9 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8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使银

6、行存款减少8 000元,应付账款减少8 000元。 资产 + 费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8 0 00 -8 000,上述经济业务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1) 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有关会计要素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如例1、例2、例4-1、例6-1、例8,使会计等式左右保持平衡。 (2) 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有关会计要素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如例9,会计等式左右仍然保持平衡。 (3) 引起会计等式一方有关会计要素之间等额一增一减的经济业务,如例6-2、例7,会计等式左右仍然保持平衡。 (4) 引起会计等式中某一会计要素内部等额一增一减的经济业务,如例3、

7、例5,会计等式仍然保持平衡。,2.2 会计科目与账户,2.2.1 会计科目,(1) 会计科目的意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科目的设置,对整个会计制度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会计科目是编制和整理会计凭证的依据。 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控制的依据。 会计科目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2)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 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3)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编号,第一类:资产类会计科目 第二类:负债类会计科目 第三类:所有者权益类

8、会计科目 第四类:成本类会计科目 第五类:损益类会计科目:可分为收入类、费用类两大类会计科目。,(4) 会计科目的分级,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2.2.2 会计账户,(1) 账户设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的、用来连续、分类记录经济业务的核算工具。设置和运用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2) 账户结构,账户由账户名称和基本结构两个部分组成 。 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指账户包括哪些栏目以及各栏目登记什么内容。 任何一种账户均应包括以下内容: 账户的名称。 日期栏。 凭证号数栏。 摘要栏。 金额增加栏。 余额栏。,(3)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9、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首先,二者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致,其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户头,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2.3 借贷记账法,2.3.1 记账方法,记账方法,就是在账户中登记各项经济业务的技术方法。按记账方法的记录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类。,(1)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方法。有时即使登记在两个账户中,但这两个账户之间的记录也没有直接的联系。这是会计早期运用的一种方法。,(2)复式记账法,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予以登记,借以反映该经济业务所引起资金

10、运动双重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以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的内容,主要包括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部分。,2.3.2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1) 借贷记账法及其沿革,(2)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借贷记账法是以基本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3)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记账符号 在会计等式左边的资产、费用账户里,“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在会计等式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

11、益、收入账户里,“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账户划分类别和结构, 记账规则 记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利用资产和权益之间存在的平衡关系以及记账规则的平衡理论,检查各类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平衡关系有两种: 发生额平衡:各账户借方发生额之和 = 各账户贷方发生额之和 余额平衡:各账户借方期末余额之和 = 各账户贷方期末余额之和,2.3.3 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1)对应账户,具有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2)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就是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指出应记账户的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

12、录。编制会计分录,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找出科目。 第二:分清借贷。 第三:确定金额。,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与复合分录两种。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就是简单会计分录。凡涉及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就是复合分录。,2.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2.4.1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总分类账户是根据一级会计科目开设的,用以记录各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增减变动总括情况的账户。总分类账户只以金额进行记录。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会计科目开设的,用以记录相关总账详细情况的账户。在明细分类账中,除了用金额登记外,对于财产物资类明细分类账,还必须兼用实物数量进行记录。,2.4.2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13、的平行登记,所谓平行登记,是指一笔经济业务所编制的会计分录涉及总分类账户及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时,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均应根据会计分录各自独立地进行登记。 平行登记应遵循的基本要点是: (1)同期间登记 (2)同依据登记 (3)同方向登记 (4)同金额登记,在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之间必然出现如下数量平衡关系: 总账期初余额 = 所属明细账期初余额之和 总账借方本期发生额 = 所属明细账借方本期发生额之和 总账贷方本期发生额 = 所属明细账贷方本期发生额之和 总账期末余额 = 所属明细账期末余额之和,2.4.3 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和余 额表,编制“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和余额表”,可用来检查总分类账户与其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登记是否正确。该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一种只列金额 ,另一种既列数量又列金额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