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42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作业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933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42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42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42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42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作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跟踪训练(四十二)1(2020潍坊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孙弘是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人物。元朔中,公孙弘以白衣为三公,代薛泽为丞相,封平津侯。公孙弘主张“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之,则民不犯禁矣”,“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公孙弘曾上书汉武帝建议兴教化,为博士置弟子员等。“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不称者罚它如律令。”制曰:“可。”“自此以来,则

2、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摘编自马勇公孙弘:儒学中兴的健将(1)根据材料,概括公孙弘的政治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孙弘在儒学中兴中的作用。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从政治建设和强化教育两方面概括。第(2)问,汉代当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儒家思想相适应,重用贤良儒者参政,对于保障儒学的独尊地位,儒家政治的连续性有重要作用,同时改变了官吏组成结构,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儒生参政,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也使得儒学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答案(1)政治主张:法治与教化相结合,以法治为主,道德教化为辅;选拔重用儒学人才,重视推广儒学教育。(2)作用:重用贤良儒者参政,确保儒家政治的

3、连续性;改变了官吏结构,保障儒学独尊地位;使儒学的发展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2(2019邢台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为人处世刚正不阿。为了国计民生,敢于直言进谏,不怕贬官,不避刑戮。骂高若讷,驳吕夷简,其意气之盛,至今令人神往。及遭陷害,力请辩诬,襟怀坦然,难进易退。也正是由于具有这样正派的作风,才具有朴实的学风。他做学问,力求真实,不立异论。为学如此,为文也是这样。他主张文章要“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反对“好为新奇以自异”。他既不赞成唐代元结和樊宗师的“以怪而取名”,也曾力矫当时“以诡异相高”的所谓“太学体”。欧阳修自己的文章写得平易自然,影响了宋

4、朝一代的文风。古人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欧阳修自己的文风正是起了这样的作用。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欧阳修的个人特色。(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阳修的贡献。解析第(1)问,据材料从其为人处世和做学问的态度两方面概括。第(2)问,据材料“为了国计民生,敢于直言进谏,不怕贬官,不避刑戮”可知他崇尚气节与正义,凸显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政治得失与民生疾苦,推动北宋中期社会改革;据材料“欧阳修自己的文章写得平易自然,影响了宋朝一代的文风”可知他引领宋朝文风,推动北宋发展。答案(1)刚正不阿,直言进谏;作风正派;注重实学,文风朴实;文以载道。(2)崇尚气节与正义,凸显文

5、人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宋代学术实学实用,为儒学创新奠定基础;于文学、史学皆有成就,推动北宋文化发展;关注政治得失与民生疾苦,推动北宋中期社会改革。3(2017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

6、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解析(1)直接提取材料信息,从陈云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角度回答其“经济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困惑、中国计划经济的弊端和苏联模式的影响等回答“时代背景”。(2)可以从陈云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建设、思想建设和现代化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答案(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