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知识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02589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知识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课,富兰克林罗斯福,“黑色星期四”,“黑色星期四”,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1930),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聚集的人们要求银行兑现,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金,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平,一名工人的家庭生活一角,这位32岁的母亲卖掉了房子和服饰,以便全家七个孩子能有吃的。全家只能吃捡来的蔬菜度日。上图是美国以此照片发行的邮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1913-1929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5.%, 剥削率高达200% 。 1929年工人的平均收入只及最低生活标准的59%。,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19291933年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分析表,1

2、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想一想 这次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范围,破坏性,持续时间,工业下降1/3, 贸易减少2/3, 失业3000多万,1929 1933,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别广,大,长,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美国总统胡佛,1929年初,胡佛就任美国总统。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总统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胡佛:“联邦政府应该最少最少的介入经济领域”,“不能成为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人民希望他能改变萧条的局面。,罗斯福:“必须限制投机倒把

3、、操纵市场、甚至金融家的活动,我认为我们必须作为必要而接受这种限制,目的不是妨碍个人主义,而是去保护个人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使失业者重新获得工作。,公共工程署(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主要解决工业复兴和失业问题。前后共投资40亿美元,实施了34000个建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高速公路、桥梁、水坝等。,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

4、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建设金门大桥是公共工程中的一项,大桥由约瑟夫斯特劳斯设计,于1933年1月5日正式开工兴建,它横跨金门海峡,桥宽27.4米,桥身全长1981.2米。大桥工程历时4年竣工,当时造价3550万美元,用了10多万吨钢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美国公民领取的失业保险卡,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示意图,美国公司利润增长示意图,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想一想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 了彻底革命的计划。为了永远 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 缺点,我们依

5、靠的是旧民主秩 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黑色星期四”,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罗 斯 福 新 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A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 C通货膨胀 D市场萧条 2下列有关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危机的时间长达四年之久 B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C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 D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矛盾 31933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是 A林肯 B罗斯福 C胡佛 D威尔逊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调整农业 B推行“以工代赈” 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整顿金融体系 5罗斯福新政期间的“蓝鹰”运动挽救了美国严重的 A金融危机 B农业危机 C工业危机 D商业危机 6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影响如何?,练习题,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