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第3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02519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第3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企业发展战略}第3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企业发展战略}第3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企业发展战略}第3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企业发展战略}第3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第3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第3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一、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一)世界文化产业的产生及原因 1.产生 理论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和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文化传媒介质的三次革命: 印刷术 电视技术 电影、录音、无线电,2.原因:,第一,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 提供了发展空间。 第二,现代高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第三,全球化趋势,产生助推作用。,(二)美国文化产业,1.现状 美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 成了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 纸质媒介、电台、电视台、电影等文化产业已经相当发达。,美国纸质传媒相当发达,日报有1 500多家,周报和小报则更多达8000家。纽约时报

2、、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报纸的发行量均超过了100万份。当前,美国共有1965家电台,其中仅商业电台每年的广告收人就高达88亿美元。2O世纪中期,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台以上电视机,人均在电视机前消耗的时间则多达7个小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作基地好莱坞,好莱坞具有技术先进的电影生产流水线和成熟的商业运作经验,每年生产出大量的商业娱乐影片辐射全球,其商业利润相当可观。1929年创立的奥斯卡奖闻名世界,是全球众多影片制作商角逐的奖项,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各国商业影片的发展趋向。,迪士尼乐园,1.现状,20世纪末,美国绝大多数传播媒介都已走向集约化、巨型化。 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比重

3、,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2.原因,经济的自由主义 文化扩张战略 先进的科技水平 “赢家通吃”战略,好莱坞标志性筑 环球影城,(三)欧洲文化产业,1.英国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对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为,并创造了近万个就业岗位。英国的博物馆和画廊每年创造约亿英镑的利润,年伦敦家剧院的年票房收入达到创纪录的亿英镑,年预计会进一步增长。,2.法国的文化产业,法国政府对文化事业及相关产业给予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或赞助。法国文化部的一名官员向记者介绍说,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赞助、补助和奖金等。每一个从事文化活动的企业或民间协会,均可向文化部直接申请财政支持。二是来自地方财

4、政支持。法国的大区、省、市、镇政府都有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预算。三是政府通过制定减税等规章鼓励企业为文化发展提供各类帮助。有关企业可享受3左右的税收优惠。统计表明,法国企业为文化发展提供的赞助,多年来一直高于对其他诸如环保行业的赞助。,法国阿谢特出版社标志,法国阿谢特新闻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杂志出版商, 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23亿法郎,年利润约为4.57亿法郎。,back,3.德国文化产业,目前,文化经济产业在德国经济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大小小从事与文化相关的公司遍布德国。据第二届全德文化经济会议公布的统计报告,年,德国有万人在仅有至名职工的小型私营文化经济公司工作,创造产值亿欧元

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与软件市场和能源市场各自创造的产值比例相当。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小型文化公司的经营状况普遍好于大型公司。,(四)亚洲文化产业现状,日:是亚洲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全球市场仅次于美国 1993年年产值超过汽车工业年产值 1995年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确立了日本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 优势产业:游戏软件、动漫画、日剧,韩:,上世纪亚洲金融危机暴发之后,韩国的传统制造业受到重创,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并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等多部法律法规,开始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另外,韩国还成立文化振兴院等研究

6、机构,为文化产业献计献策,同时建立文化振兴基金为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正是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电影、电视剧为代表的韩国文化产品横空出世。韩国的旅游、餐饮、服饰等也乘势走向世界。,二、世界文化产业的理论流派,(一) “文化工业” 理论法兰克福学派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学术团体,是20世纪西方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1、发展及代表人物,早期:1930年至1949年。代表人物阿多诺、霍克海默、本雅明等。 鼎盛期:1949年至1969年,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施密特、内格特等。 末期:20世纪70年代末,走向解体。,2、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文化工业”概念是20世

7、纪40年代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先提出。,霍克海默,阿多诺,back,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一:金钱是文化工业存在的根源。 第二:剥夺了艺术本应具有的反抗及批判功能。 第三:降低了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丧失了传统艺术的“韵味”。 第四:使创作者不可能自由创造,消费者丧失独立判断能力。,(二)基础理论 英国文化学派(伯明翰学派),其研究重点在于对文化产品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探讨,注重研究文化产业的符号生产机制及符号生产的原则。 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标志着英国文化学派的成立。,1.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有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

8、尔 、特里伊格尔顿 。,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2.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第一:拒绝高雅与低俗的传统划分,取消文化产品中审美标准的首要地位。 第二:文化研究的重点转向流通过程,更关心文化产品的用法与用途。 第三:认为文化产业的文本是开放的,受众虽不参与内容的生产,却可以参与文本的解读,从而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接受文化产业产品。,3.美国文化产业基础理论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提出著名观点“大众文化就 是日常生活”,代表著作理解大众文化,赫伯特甘斯,提出“品味文化”的概念,代 表作大众文化和高级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创立后现代主义的概 念,代表作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三)应用理

9、论,其研究侧重于文化产业实践的理论探索,以期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有关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以及文化产品提供企业的管理和运作等方面。,三、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重大事件: 1992年,罗干在重大战略决策加强发展第三产业中首次提出“文化产业”一词。 1998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成立,标志着中国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政府工作体系。 2000年,“文化产业”首次在中央文件(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区分开来。,(一)发展过程,1.起步阶段(1978年-1984年)以文化在流通领域的发展为标

10、志。 2.成长阶段(1985年-1991年)以大量涌现的广告公司和演艺公司为标志。 3.自觉阶段(1992年-2001年)以国有大型文化单位的转轨和转型为标志。 4.加速发展(2002年后)以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标志。,(二)发展现状,图书出版、报刊、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网络传媒,(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问题,1.机遇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2.问题,第一,西方文化产业的入侵 第二,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三,资金的缺乏 第四,人才匮乏 第五,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1.特色战略 2.龙头带动战略 3.区别发展战略 4.加大改革力度 5.推进文化产业科技提升,思考题,1.美、欧、日、韩文化产业繁盛的原因? 2.西方文化产业理论中的主要学派有哪些?怎样理解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