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6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作业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276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8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6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6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6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6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作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后跟踪训练课后跟踪训练(十六十六) 一、选择题 1(2019山西省部分学校摸底联考)1945 年 9 月,美、英、苏、法等国外交 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从 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 的方案却坚决反对。这表明() A意识形态的差异起决定作用 B国家利益的分歧影响国际关系 C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 D美苏两国逐渐从合作走向对抗 解析材料反映二战后不同国家对处置德国的意见分歧大,这是基于国家 利益的分歧,故选 B 项。国与国的关系决定于综合国力,排除 A 项;材料没有 反映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排

2、除 C 项;材料没有反映美苏的对抗信息, 排除 D 项。 答案B 2(2020福州模拟)下图是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苏联的一幅漫画,画面的右 下方的文字是“欧洲”,该漫画的主旨是() A抨击杜鲁门主义的“冷战”叫嚣 B阻止柏林危机的扩大漫延 C揭露马歇尔计划的阴谋实质 D反对北约集团的战争政策 解析据材料,钓鱼钩及鱼线形成美元的符号,以及脚步导弹的形式在欧 洲,可知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 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C 2 3(2019山东省青岛市调研)1947 年,美国副国务卿强调:“除非欧洲的各 个部分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协调一致,否则欧洲

3、复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取得 欧洲经济及军事的协调乃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这说明() A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 B美国马歇尔计划顺利实施 C欧洲市场威胁美国霸权 D美国创建北约以对抗苏联 解析根据材料“除非欧洲的各个部分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协调一致” 可知是指西欧国家的联合, 由材料“因而取得欧洲经济及军事的协调乃是我国对 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可知美国对西欧联合的态度, 故可知西欧联合有利于美国的 “冷战”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马歇尔计划的信息, 而是强调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市场威胁美国 霸权的信息,而是强调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排除 C

4、 项;材料没有涉及北约 组织,也没有涉及对抗苏联的信息,而是强调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排除 D 项。 答案A 4(2016全国卷)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 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 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 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解析马歇尔计划强调国家间的合作,这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故 A 项 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不可能促成欧美平等伙伴关系的 建立,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

5、联合而非对峙,C 项错误;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 欧与苏联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D 项错误。 答案A 5(2019江西赣州适应性考试)1967 年共同体宣布成立时,英国前首相麦克 3 米伦表示:我们决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行动,以确保广阔 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共同市场更具有吸引力。他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 话,就带头反对他们的计划。材料反映了() A英国反对欧洲联合B欧洲一体化道路曲折 C英国的实力在下降D英国希望领导欧共体 解析材料“他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就带头反对他们的计划”说明 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的曲折,故 B 项正确。 答案B 6(2019河北衡水四月大联考)

6、美国政府将 1973 年定义为“欧洲年”,并试 图以此对大西洋关系进行再定义,对此法国驻欧共体外交官评价:“我国政府根 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 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这反映了() A世界格局已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B美国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 C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美欧关系 D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走向衰落 解析据材料“我国政府根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 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可知美国干 预欧共体的运行,进一步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故 B 项正确。 答案B 7(2020山东淄博模拟)1982

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157 个决议,美国只有 24 次是居于得胜的一方。有 19 个决议案,唯有美国投了反对票。出现上述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A欧盟与日本挑战美国霸主地位 B苏联在综合国力上赶上美国 C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增强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解析欧盟成立于 1993 年,故 A 项错误;苏联综合国力没有赶上美国, 故 B 项错误;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增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故 C 项正确;1982 年还是两极格局,故 D 项错误。 4 答案C 8(2020株洲一模)1970 年 8 月,拉丁美洲 21 国宣布在 200 海里海域内享 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1

8、972 年 6 月,9 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在 200 海里 的承袭海行使主权的主张。1982 年 10 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规定沿海国家拥有 12 海里的领海和 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本质上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美苏霸权地位的动摇 D联合国的国际调节机制增强 解析材料中先是拉丁美洲 21 国、 9 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相关海域行使主 权的主张,然后联合国 1982 年通过相关规定认可了这些国家的主张,说明当时 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国家的国际地位提高,对联合国的影响力增强,因而从本质 上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 A 项正确。

9、答案A 9(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全球的主要冲突将在不 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将 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的相互作用。在不 同文明之间、 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 向。材料表明() A文明冲突的社会不会有政治经济利益 B东西文明的对抗决定国际秩序的走向 C国际政治斗争的新领域将是文化领域 D“冷战”时期遏制理论已不能适应新形势 解析据材料“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 成”可知涉及国家政治利益,故 A 项错误;B 项“决定”表述错误;据材料“文

10、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 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表明国际政治斗 争的新领域将是文化领域,故 C 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冲突的领域而不是 方式,故 D 项错误。 答案C 5 10(2020福建高考模拟)下表内容呈现的是 1977 年五个发达国家国有经济 的比重(%)。据此可知() 邮政电站煤炭工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英国10010010010075 加拿大100100私有7575 联邦德国1007550100100 日本100私有私有7525 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 A资本主义国家全部模仿了计划经济体制 B当时的英美两国国有经济比重最高 C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学习 D西方

11、发达国家实行“混合经济”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全部模仿了计划经济体制过于绝对,故 A 项错误;从 表格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英国国有经济比重最高,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 社会主义国家的信息,故 C 项错误;表格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既有国有经济也有 私有经济,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1(2019合肥质检)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 1947 年,美、中等 23 个国家在日内 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 体系建立起来 B 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不结盟 运动正式形成 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 治力量登上

12、了国际政治舞台 C 1990 年 10 月, 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 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题 D 2016 年 6 月,英国举行脱欧公投 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违背 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解析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 6 上了国际舞台,故 B 项正确。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才 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故 A 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 难得知,冷战终结的标志是苏东剧变而非两德统一,故 C 项错误;根据史实和 常识我们不难得知,世界经济区域化是符合历史和时代发展潮流的

13、,故 D 项错 误。 答案B 12(2020福建高考模拟)根据中国加入 WTO 的初始协议,中国“有机会” 在 15 年后的 2016 年 12 月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当前明确反对承认中国 市场经济地位,并且不断在这个问题上和欧洲加强“协调”。这说明当前() A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着矛盾冲突 B欧美主导的贸易体系面临挑战 C中国经济市场化建设程度较低 D美国不能再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 解析材料中“美国当前明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表明全球化 中存在着矛盾冲突,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 B 项错误;21 世纪 初,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 C 项错误;题干说的是国际经

14、济矛盾, 故 D 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2019邵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中,英国为了战争曾彻底地动员了它的人民和经济,它远比德 国有效地分派男女劳动力的工作,并对全体人民实行了生活必需品的定量分配, 结果便形成了一种似乎“公平分享”的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政治上 和经济上都削弱了, 这使英国统治集团不得不实行一系列稳定英国政治和经济的 改革。在经济方面,主张重要的银行和某些工业部门国有化,主张扩大以社会保 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艾德礼工党政府执政六年间,共实施了八个国 有化法案,其中包括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

15、业等实行国有化,到工党下台的 1951 年,国有化的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 20%。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19451988 7 材料二撒切尔夫人(19791990 年担任英国首相)上台后, 英国的通胀已超 过两位数,一度高达 21%。撒切尔夫人将通胀视为头号大敌,认为它干扰经济活 动,影响企业的理性规划,从而不利于投资与经济增长。于是,她遵循货币主义 原则,通过货币的紧缩政策,来控制通胀,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失业率从 10% 上升到大概 12%。 撒切尔夫人在哈耶克自由市场的理论指导下, 还采取了一系列 供给方面的举措,她将 20 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 石油及工厂和

16、港口等。与此同时,撒切尔夫人大力减税以刺激经济活动。她将高 收入的边际税率从 80%降到 50%,将低收入的税率也从 33%降到了 30%。这样, 到了 1982 年初,英国经济衰退开始触底,通胀也降到了 8%左右,英国的经济随 后进入一段久违的良好发展期: GDP 增速达到 5%左右, 通胀则进一步降到了 4% 左右。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撒切尔夫人下台的前夕。因此有人评价,是撒切尔夫 人挽救了英国经济。 摘编自戴险峰重读撒切尔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英国推行经济改革的原因 及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夫人经济改革的内容,并加以 简评。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二战中,英国为了战争曾彻底地动员了它的人 民和经济”体现了国家控制经济政策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政治 上和经济上都削弱了”体现了二战使英国实力衰退;结合所学知识,从外部罗斯 福新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内部政党政治发展和人民斗争的推动等方面分 析。 第二小问,“主张重要的银行和某些工业部门国有化”可推知有利于经济恢 复和发展; “主张扩大以社会保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