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2254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2020年8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试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摘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历史新时期,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一条振兴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和道路。实践表明,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也不可能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同时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导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正确道路,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同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也将在中

2、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新的更大辉煌。关键词: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根据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今世界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前提。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3、会主义理论涵盖很多内容,党的十五大把这一理论体系称之为邓小平理论,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而且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并具体的表述。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至少包含下列内容: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是多重的,比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4、建设的基本和基本目标,但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为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整个现代化建设才能有物质基础上的保证。另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关键。历史和现实都业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是它的经济实力。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本质特征。在现阶段,虽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在坚持社会主义

5、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并支持多种所有制形式,也就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3坚持解放思想和推进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法宝。解放思想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必须立足总结党治国理政取得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成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和推进改革开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内在要求,我们必

6、须思想上更加清醒、政治上更加坚定、作风上更加务实,才能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程。4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坚持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及科学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各方面的工作中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

7、本指针。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同人类孜孜以求的远大理想相一致的;但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清醒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持续过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相信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必定走向新的更大辉煌。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

8、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大的科学理论命题。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长期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坚持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

10、论和实际问题,集中表现了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么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引下,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践表明,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也不可能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站在新的

11、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使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指导我们改造世界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行为准则,把这一成果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总结前人和别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具有旺盛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是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决定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才能指导中国健

12、康平稳的向前发展。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空前沉重。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一次次失败了。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试图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却没有走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

13、础上,在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才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在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望照搬书本、照搬外国,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历史新时期,通过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一条振兴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和道路。这是一条逐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幸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完全正确

14、、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通过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都是在脚踏实地地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必然会具有更多的中国特色。实践证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万众一心地创造自己美好生活;才能保证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社会和谐,使社会主

15、义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比以前深刻得多了,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和坚定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的完善,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基础上的,决定和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参考文献:1 王秀云著: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新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 冯秀珍著:社会主义发展史纲,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 王鑫著: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叶笃初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