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254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 第十四单元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20 世世 纪初纪初20 世纪世纪 40 年代中期年代中期 具体表现总体上 政治 (1)俄国十月革命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 一个缺口,宣告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帝国主义国家仇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其进行大 规模的武装干涉,国际关系一度十分紧张。 (3)随着德、意、日等国家走上法西斯道路,国际局势日 益紧张,并最终把世界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 这一时期是社 会主义的建立 和资本主义的 调整时期,也是 一战后由动荡 走向暂时稳定, 再从大危机、大 动荡走向世

2、界 大战的时期。两 种社会制度并 存是这一时期 的典型特点 经济 (1)面对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 模式进行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2)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有成功也有失误, 但取 得了巨大成就,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 了序幕。 科技(1)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理学的基 2 文化础奠定,预示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极大地推动 了生产力的发展。 (2)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突 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 第第 1 讲讲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 主干梳

3、理 巧点妙拨 3 问题探究 1 有人说,没有一战就没有十月革命,你觉得对吗? 提示:不对。十月革命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战只是十月革命的催化剂。没 有一战也会有十月革命,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易错提醒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从革命任务看,它主要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 (2)从革命结果看,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 问题探究 2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客观原因: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最尖锐;一战为 其创造了国际环境;二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主观原因:有广泛的群众支持;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

4、领导;军队英 勇作战;及时采取措施巩固政权。 轻巧识记 十月革命的经过 4 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 主题从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一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 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 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二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 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 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 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

5、资本家政 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三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 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 用说领导革命。” 教你读史史料一表明列宁主张相对落后的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史料二中第一句说明革命目标的转移, 第二、 三句说明革命的原因及其最终目标, 指出了俄国革命的方向是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争取以和平 方式取得政权。史料三主要说明“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要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 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二,分析十月革命“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在

6、 性质和斗争对象方面存在哪些不同? 答: 5 _ _ (2)如何理解史料三中列宁“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的观 点? 答: _ _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在“不很发达国家开始”? 答: _ _ 答案(1)第一阶段反对沙皇专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阶段反对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2)“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要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建立新政权,列宁坚 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一战使俄国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具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十月革命的特点 (1)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

7、命首先在一 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胜利的学说。 (2)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 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3)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4)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 区的革命道路。 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 全国卷 5 年考题统计 近五年未曾考查 考向分析:本讲内容属于高考命题冷点,一般在周年纪念时考查,备考时关 6 注十月革命的特点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预测 1创设情境,考查对十月革命历史必然性的理解(2020广东茂名摸底) 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

8、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 1917 年这 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 义的骚乱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 政府主义的骚乱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可知,材料强调十月革 命顺应了民心民意,符合俄国国情,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列宁机敏的 选择历史”说明,列宁革命策略比较灵活,排除 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一战的 作用,故排除 D 项。 预测 2创设新情境,考查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 (2019新高考高三年级一轮综合测评)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 “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 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A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B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 C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D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十月革命是“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面向东 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可知,列宁肯定了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 C 项正确。 A 项与材料中的“世界影响”主旨不符,排除;B 项表述错误,排除;D 项误读 材料,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