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252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8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至五四运动前至五四运动前 具体表现总体上 政 治 (1)深重的民族危机。甲午战败, 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八国联军 侵华,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在华代理人。 (2)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 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但也 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他们领导了一系列新型的革命斗争, 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

2、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3)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剧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 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 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实现了从帝制到共和 制度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基 本形成并 日益深化 (由旧民 主主义革 命向新民 主主义革 命转变, 觉醒与探 索成为这 一时期中 国历史的 主旋律) 经 济 (1)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甲午战后,列强掀 起在华投资设厂、筑路、采矿等高潮。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 的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 2 对中国的经济

3、侵略;中华民国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 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 19121919 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社 会 生 活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 方向发展,服饰、礼仪、交通、通讯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 思 想 文 化 (1)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 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中国政治民主化运动 由此开端。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3)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

4、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 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4)社会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宣传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 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第 1 讲讲18941900 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 抗争抗争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一18941900 年间列强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错误 错误!) (2)主要战役:021894 年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之战1895 年03威海卫战役。 (3)结果:清军惨败,签订04马关条约 。 3 主要内容错误 错误!) (

5、4)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新的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07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强争相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年) 1原因错误 错误!) (2)过程: 081900 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与清军廊坊阻击战八国联军 占领天津、攻陷北京。 (3)结果:1901 年签订09辛丑条约 。 内容危害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 4.5 亿两,分 39 年 还清

6、, 本息合计 9.8 亿两, 以关税和盐税作 抵押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 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10使馆界”,界内 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 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 守北京到11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 置 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12反帝性质的 组织 列强通过14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 府的控制 改总理衙门为13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影响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

7、入1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4 1黄海海战 (1)爆发: 1894 年 9 月, 中国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 返航途中遭日舰偷袭。 (2)概况: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率官兵英勇作战,以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而告终。 (3)结果:双方互有损失,北洋舰队主力尚存。 2反割台斗争 (1)原因: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01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台湾各族人民在丘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 并肩作战,痛击日军。 (3)结果:021895 年 10 月,台湾全部沦陷。 (4)意义: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浴血奋战,在反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 一页。

8、3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19 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03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 (3)结果:在06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 (4)意义 在中国近代07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图解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思维拓展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5 (1)认识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一味依靠外国调 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 (2)思想原因:信奉“武器决定论”。 (3)战略原因:放弃和丧失制海权。 (4)政治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5)外部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

9、,战前 准备充分。 问题探究 1 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条款是什么? 提示: 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条款是开设工厂。 概念辨析 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 (1)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 国倾销商品。 (2)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 现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争做中 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图解历史 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 问题探究 2 辛丑条约中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 提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

10、组织。 图解历史 义和团、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 6 问题探究 3 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提示: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 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扶清灭洋:具有爱 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 主题 1“天朝上国”梦碎甲午中日战争 一日本是以世界进步为目的地展开战争,战争不是人与人、国与国之 间的较量,而是一场信仰的较量。日本在亚洲国家率先理解文明世界的理念。力 图彻底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日清战争因此成为迈入文明国的行列的起 点。战争中日本虽然有过

11、野蛮的行为,但是西方社会依然接受维新之国为文 明国的一员,而守旧的清国仍为尚未开化的野蛮国。 福泽谕吉日清战争是文明和野蛮的战争 二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 峙他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既 贻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三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 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 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 教你读史史料一中福泽谕吉从文明史观下解读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 清政府失败的根源,但实质上是为日本侵略中国寻找借口。史料二信息“用各国

12、 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表明清政府寄希望于外国调停,准备不足;“静守勿 动”“保舰勿失”说明李鸿章指挥失误。 史料三中“举国争言洋务”是关键信息, 甲午战争前,只有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向西方学习,而甲午战争,清政府 失败,唤起了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7 史料运用(1)史料一中福泽谕吉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他的真实目的是什 么? 答: _ _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本质问题。 答: _ _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是如何 救亡图存的? 答: _ _ 答案(1)看待:福泽谕吉认为中国已堕落为野蛮国家,日本要用近代文明

13、来 开化中国。真实目的: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 (2)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政治、经济、军事已走向近代化,且战前制定了详细 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政治、经 济、军事落后,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3)“实业救国”、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水岭 (1)政治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侵 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严重,唤起了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新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 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涨。 (

14、2)经济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 8 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3)思想 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 方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实业救国的思潮出现。 主题 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一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 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 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马关条约 教你读史史料一从通商口岸的分布到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地反映出列强的 侵略范围发生了变化;强占租借地和辛丑条约的规定反映了侵略的内容有所

15、 变化。 史料二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史料运用(1)据史料一中示意图,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出怎 样的变化趋势。 答: _ _ (2)结合世界史的内容分析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答: _ _ 9 答案(1)侵略范围由沿海深入到内地;由以经济侵略为主到以政治军事控制 为主。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列强对外侵略转变为资本 输出、瓜分世界。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与影响 时期 侵华 战争 侵略国侵略方式影响 19世 纪40 60 年代 两次 鸦片 战争 英法为 首,俄 美随后 以发动战争为 打开中国国门 的手段,以商 品输出为主要 侵略方式 (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外交: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 19世 纪末 20世 纪初 甲午 中日 战争、 八国 联军 侵华 战争 除英法 美俄 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