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1968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整理).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 【摘要】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更是 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社会制度的确立更是为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 阶段中国取得的成绩更彰显其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字】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发展 制度优越性 一、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的意义 当时社会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指导地位的已确立, 促使社会主义的 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规范在人民中间逐渐树立,并有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先决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是使中国从一个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越过漫 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个长期受帝国主义掠 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一个享有主权的独立的国家。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 一个除台湾等岛屿外实现统一的国家。一个人民备受欺凌压迫的国家,变成一个 人民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走向 经济繁荣、全面进步的国家。一个在世界上被人们看不起的国家,变成一个受到 国际社会普遍尊重和重视的国家。 而其具体意义更是: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 了制度条件。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 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这是中国几千来阶级关系的最 根本变革。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四,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 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五,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 从而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 程。 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缺少的经 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

4、了坚实的基础。 试问中国现阶段发展取得的卓越成绩与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的关系。 二、二、制度确立所产生的深层次影响制度确立所产生的深层次影响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基本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完成。 其制度的确立更 引起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种种深层次的影响。 第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 变化。 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几千年以来以生产资料 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消灭,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已经基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本确立起来。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我国

5、 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 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由21.3%上升 到92.9%,这表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 来了。 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广 大劳动人民从此彻底摆脱了受压迫、 受剥削的地位, 成为了掌握生产资料的主人, 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被清除出中国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在中 国内地被消灭;地主和富农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被改造为自 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社 会主

6、义集体劳动者; 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 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到1957 年超额完成了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 很大变化,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的高速度发展,缩小了与发 达国家的差距,为以后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 第四、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4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 , 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7、也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第五、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 的矛盾基本上解决, 人民对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 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总之,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标志着社会主 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基本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 主义制度的建立, 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 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也是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它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从此,中国和中国人民开始了在社会主义的轨迹上寻求中华民族

8、的 伟大复兴之路。 种种影响更是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的重大意义与我国 社会所取的成就之间的关系。 三、制度确立的意义与现阶段国家发展三、制度确立的意义与现阶段国家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 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过了曲折的发 展道路,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随之而来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发展充满了蓬 勃生机。在一次次抓住历史机遇并接受机遇挑战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彰显着 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并不断获得世人的称赞。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无 疑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 第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新中国不仅确立了

9、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还创造性地把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改革目标,既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又注重加强宏观调控,为不断解放和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经过几十年奋斗,中国一大批重 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当国际金融危 机迎面袭来,中国的果断决策和政策效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 评价。许多外国政治家、学者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 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加快了政治文明建设进程。新中国从实际出 发,坚持把党的领

10、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 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这套制度同时 借鉴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 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 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面对举世震 惊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国展现出的紧急应变能力、动员能力和众志成 城的集体意志,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和巨大威力。许 多国外学者由衷地赞叹:“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 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激发了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 。新中国社

11、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同时尊重 差异、包容多样,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致力建设和谐文 化,培育文明风尚,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几 十年来,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空前增强,全社会展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国际性的大型会展和活动 不断举办,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 第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是中国社会 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的必然

12、要求。几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 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人均预期寿命从 35 岁提高到 73 岁,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免除, 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总之,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再一次深刻说明:只有社会 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繁荣 中国。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充分地利用好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 中国就一定能创造更大的辉煌,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明天!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