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管理}某某某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生物总复习第1轮)配套讲义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1790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管理}某某某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生物总复习第1轮)配套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生物科技管理}某某某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生物总复习第1轮)配套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生物科技管理}某某某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生物总复习第1轮)配套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生物科技管理}某某某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生物总复习第1轮)配套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生物科技管理}某某某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生物总复习第1轮)配套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管理}某某某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生物总复习第1轮)配套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管理}某某某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生物总复习第1轮)配套讲义(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讲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对照原则空白对照),一、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 中心法则的理解与分析 图解表示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有5个过程。 (2)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友情提醒】 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该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以催化合成目的基因。 中心法则的5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中心法则与基因表达的关系,DNA的复制体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发生在细胞增殖或产生子代的生殖过程中。 DNA的转录和翻译共同体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发生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 2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 (1)直接途径: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的病因。 (2)间接途径: 状,如白

2、化症状。,3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 (1)一般而言,一个基因只决定一种性状。 (2)生物体的一个性状有时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与50多个不同基因有关。 (3)有些基因则会影响多种性状,如决定豌豆开红花的基因也决定结灰色的种子。,4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复杂性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友情提醒】生物的大多数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这里的“单基因”是指一对等位基因,并不是单个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但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例

3、1】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 B过程的产物相同,催化的酶也相同 C真核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进行的场所为核糖体 D所需的原料分别为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B,【解析】 过程的产物从某种角度讲也许是相同的,但催化过程的酶是DNA聚合酶和DNA解旋酶,催化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所以催化的酶不相同。,【例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

4、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解析】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知识。无论是核基因还是质基因都是遵循中心法则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DNA病毒虽然没有RNA,但是其可以在宿主细胞中转录出RNA。,D,1DNA(基因)、mRNA上碱基数目与氨基酸数目之间的关系 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是以DNA(基因)的两条链中的一条为模板,合成一条mRNA单链,因此,DNA中的碱基数目是mRNA中的碱基数目的两倍;在翻译时,mRNA每三个相邻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其数目彼此间的关系一般可表示为(如图): 综上可知: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1/3 mRNA碱基数目1/6 DNA(或基因)碱基数目。,二、基

5、因表达中相关数量计算,2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 (1)翻译时,mRNA上的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因此mRNA上的碱基数目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 (2)基因或DNA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 (3)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至少”等字。 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个碱基,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n/3个氨基酸。,【友情提醒】解题时应看清是DNA上(或基因中)的碱基对数还是个数;是mRNA上密码子的个数还是碱基的个数。,【例3】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

6、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以及转录此mRNA的基因中至少含有的碱基数,依次为() A32;11;66 B36;12;72 C12;36;24 D11;36;72,B,【解析】已知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含有12个氨基酸;又据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1/3 mRNA碱基数目1/6 DNA(或基因)碱基数目,所以mRNA分子至少含有36个碱基、转录此mRNA的基因中至少含72个碱基,而氨基酸数与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一致,即12个。,1RNA的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RNA病毒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中,且逆转录过程必须有逆转录酶的参与。这两个过程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

7、完善。 2生物的大多数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这里的“单基因”是指一对等位基因,并不是单个基因。 3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但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一、理论归纳,1概述 空白对照组是指除给予范围的实验因素外,不给予研究的实验因素处理的对照组。这里的不做处理,并非什么因素都不给予,而是针对实验所要研究的因素不给予,以体现实验因素的有无对实验结果的直接影响。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的变化和结果,增强说服力。,一、理论归纳,2实例分析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中加入生物组织样液,而乙试管溶液中不加生物组织样液,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后一起进行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8、。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关系图示如下:,二、演练,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所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实验: (1)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 (2)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 (3)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变化。,上述的实验方案中存在不足。 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正确的是( ) 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 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 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并观察生长情况 A B C D,C,【解析】实

9、验中要遵循对照原则,所以要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空白对照组),分别观察生长情况。另外,要了解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应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新研制的药物,不经过体外实验是不能直接用于人体进行试验的。,1.(2010上海)1983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下列正确表示HIV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示意图是( ),D,【解析】HIV是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能控制宿主细胞合成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该DNA又和人体细胞核内的DNA整合在一起,整合后

10、的DNA分子在人体细胞内又可以复制,还可以转录出RNA,以RNA为模板翻译成病毒的蛋白质。该DNA转录而来的RNA可作为HIV的遗传物质。该病毒无法控制宿主细胞合成RNA复制酶,故HIV的RNA不能复制,所以A、B、C错误。,2.(2010安徽)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 以通过合成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 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 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 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 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 化(如图)。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D,A050 min,细胞内无半乳糖苷酶基因 B50100 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 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

11、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 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解析】图中曲线变化表明:050 min期间,细胞数目一直在增加,50 min后一段时间内,细胞数目不变,之后,半乳糖苷酶才表现出生物活性,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细胞数目继续增加。因而可确定分解葡萄糖的酶一直存在,分解乳糖的酶(半乳糖苷酶)在葡萄糖缺乏时才开始合成。酶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半乳糖苷酶基因一直存在。,3.(2011天津)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

12、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芽 B清除肿瘤组织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 C图中肿瘤组织可在不含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B,【解析】由图示信息中S不表达R表达生芽瘤可知,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高时,诱发肿瘤生芽;由题意可知土壤农杆菌TDNA中的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已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因此,清除肿瘤组织中的土壤农杆菌后,不会影响肿瘤的生长与分化。,4.如图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

13、过程。对此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A,A合成过程的模板是脱氧核糖核酸,原料是氨基酸 B该过程表明细胞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C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是多肽链 D不同生物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决定相同的氨基酸,【解析】图中为mRNA,是多肽链,是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是以mRNA(核糖核酸)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大量蛋白质;密码子具有通用性,不同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5.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结核杆菌的和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和,【解析】根据表中不同抗菌药物

14、的抗菌机理,红霉素能抑制翻译过程,中心法则中的和发生在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过程中,人体健康的细胞中是不存在该过程的。,5.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6. 下图是基因指导多肽合成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因为中含有碱基U,所以其上有密码子 B和过程均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 C甲图表示转录过程,乙图表示翻译过程 DL1是一个具有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解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由图可知,乙图表示转录,甲图表示翻译,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有碱基互补配对发生;L1、L2共同构成DNA的双螺旋结构。,6. 下图是基因指导多肽

15、合成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B,7. 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基因D、H(独立遗传)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用F2各表现型的叶片的提取液做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据表回答问题: (1)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进而控制

16、生物的性状,(2)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 ,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 (3)叶片叶肉细胞中缺乏 酶,叶片可能的基因型是 。 (4)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的提取液产氰? ,说明理由 。,DDhh和ddHH,97,氰酸,ddHH或ddHh,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解析】(1)可依据生化途径进行判断,但要注意全面。(2)由“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知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是纯合子,基因型是DDhh和ddHH,F1基因型为DdHh,F2中产氰类型为9D_H_,不产氰的类型为3D_hh、3ddH_、1ddhh,故比值应为97。(3)叶片叶肉细胞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后能够产氰,故含有产氰糖苷酶,缺乏的是氰酸酶;叶片因加入含氰糖苷后能产氰,故缺乏的是D控制的产氰糖苷酶,所以基因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