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教学讲义微观经济学讲义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1669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89 大小:28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教学讲义微观经济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教学讲义微观经济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教学讲义微观经济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教学讲义微观经济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教学讲义微观经济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教学讲义微观经济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教学讲义微观经济学讲义(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部分,1,*宏观经济中各部门的关系,S,I C X,DPI PI M,G,TR T2 T1,2,第十三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要点回顾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2.区别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3,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二、总产出、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4,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GDP=C+I+G+X-M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5,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

2、入,各总量收入指标之间的关系,6,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IS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I+GS+T或IS+(T-G);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I+G+XS+T+M+K r或IS+(T-G)+(M-X+Kr),7,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一、名义GDP与实际GDP 二、GDP折算指数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8,第十四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理论,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两部门及投资外生假设;萧条经济假设。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 y=c+i

3、三、投资等于储蓄 I=s,9,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即:人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入水平,收入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 c =+yd 式中,c为消费,为自发消费,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支配收入。 二、储蓄函数根据可支配收入、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又可得储蓄函数: s = -+(1-)yd 式中,s代表储蓄,1-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10,第三节 其他关于消费函

4、数的理论,一、相对收入理论 棘轮效应与攀比效应 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消费特点与消费倾向 三、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永久收入的估算; 永久收入与暂时收入的消费倾向。 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1,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收入支出模型(即45线模型)是本章分析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核心模型,其实质是“总需求(或合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这一均衡条件的几何表达。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基础上,将消费、投资或储蓄代入前所述之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不难得到国民收入的数值;或者,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找到总支出曲线与45线的交点,同样

5、可以确定均衡收入的水平。读者需注意,在均衡国民收入的表达式里,各个指标是如何对国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的。 二、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2,第六节 乘数论,在非充分就业的背景下,投资、政府购买及其他一些变量的变化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出现多倍的变动,这个倍数就是乘数。读者应清楚各类乘数的取值,同时还要明确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13,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收入条件: y=c+I+g 或 I+g=s+t 将相应的函数带入均衡条件,即得均衡收入的表达式。 注意:这里的t代表净税收,可分为定量税和比例税两种情况。,14,第八节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所谓乘数,

6、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初始支出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Y/J(式中,Y是国民收入的变化,J是支出的变化)。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变化后的消费和收入变化来说明。初始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他商品和劳务上,这意味着生产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增加,随后他们也将花费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多倍于初始支出量,其大小取决于每一阶段有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即取决于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支出乘数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等。 注意定量税条件下各种乘数的取值与比例税条件下的不同。,15,第九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

7、民收入的决定,一、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四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 i+g+x=s+t+m (或 y=c+i+g+x-m) 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使开放条件下的乘数普遍小于封闭条件下的相应的乘数值。,16,第十五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17,本章难点,ISLM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准阐释。它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部分,要求学生在把握分析主线的基础上,做到(1)既能准确、细致地掌握IS曲线,LM曲线以及ISLM模型的含义和性质;(2)又能熟练地用公式、图形或原理进行分析、推导或相关的计算;(3)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难

8、点:一是有关投资需求函数的分析,二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尤其是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分析),这些地方同时也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键之处。 (ISLM模型),18,本章重点,本章的学习中应掌握以下概念与原理: 1. 投资需求函数。 2.IS曲线的含义和性质。 3.IS曲线的斜率。 4.IS曲线的移动。 5. 三部门经济的IS曲线。),19,6.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7. LM曲线的含义与由来。 8.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三个区域。 9.LM曲线的移动。 10.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决定。11.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变动。 12. IS-LM模型的含义和性质。,20,一、 实际利率与投资

9、二、 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三、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四、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五、 预期受益与投资 六、 风险与投资 七、 托宾的“q”说,21,一、实际利率与投资 凯恩斯认为,是否要对新的事物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仓库等进行投资,取决于这些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为购买这些这些资产而必须借进的款项所要求的利率的比较。 这里的利率是指实际利率。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I=I(r) 游资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成为投资函数。,22,二、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 各预期受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Rn=R0(1+r)n R=R

10、1/(1+r)+R2/(1+r)2+R3/(1+r)3+Rn/(1+r)n+J/(1+r)n,23,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四、投资边际效率曲线,I,24,五、预期收益与投资 影响预期受益的因素: 1.对投资项目的产出的需求曲线 预期需求大,如其收益大,企业就会增加投资。,25,2.产品成本 对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工资成本上升,会使投资减少。对可以用机器代替劳动的项目,工资增加则会增加投资。 3.投资税抵免。投资抵免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政策是临时的,还是长期的。,26,六、风险与投资 投资需求还与企业对投资的风险考虑有关。投资需求会随着人们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的变化而变化。 七

11、、托宾的“q”说 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q小于1时,企业不会有新投资; q大于1时,企业会有新的投资。,27,第二节 IS曲线,一、 IS曲线及其推导 二、 IS曲线的斜率 三、 IS曲线的移动,28,IS曲线: 产品市场均衡(I=S)时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关系。,29,一、 曲线的推导 IS曲线描述的是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消费函数为C=+Y,投资函数I=e-dr ,则均衡收入为: y=c+i Y=(+e)/(1-)-dr/(1-)。 或r=(+e)/(1-)-(1-)y/d,30,31,二、IS曲线的斜率 -(1-)/d ,是负值。表明利率与收入成反方向

12、变化。 d越大IS曲线越平坦。 三部门经济中, IS曲线的斜率为 -1-(1-t)/d ,利率越大, IS曲线越陡峭。,32,三、 IS曲线的移动:投资线的外移导致IS曲线的外移。,33,储蓄线左移导致线IS左移,i,34,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第一节 利率的决定 一、 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和供给 二、 货币需求动机 三、 流动偏好陷阱 四、 货币需求函数 五、 其他货币需求理论 六、 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35,一、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古典学派认为:投资与利率斗志与利率有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使利率的增函数。 凯恩斯否定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与利率,更重要的是受收入

13、的影响。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与货币的需要量决定的。 货币的供给一般是由国家加以控制的。,36,二、货币需求动机 货币的需求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以下三类不同的动机。 第一,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37,第三、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债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R=R0(1+r)或R- R0 = R0 r 即债券收益=债券价格*利率, 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 利率越高,即有价证券的价

14、格越低,人们若认为这一价已降到正常水平以下,人们就会用手中的货币购买债券,用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量就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38,第二、谨慎动机或预防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失业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从整个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 L1=L1(y)或 L1=ky,39,L2=L2(r) 或L2=-hr 三、流动偏好陷阱 当利率极低的时候,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因而会将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会去买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

15、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40,凯恩斯陷阱,41,四、货币需求函数 对货币的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 L=L1+L2 =ky-hr 如果,将实际的货币需求调整成名义的货币需求,则有L=(ky-hr)P,42,货币需求曲线,43,44,五、其他货币需求 1.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 2.货币需求的投机理论,45,六、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供给线与需求线决定了均衡的货币与利率。M供给线右移利率下降;L需求线右移利率上升。,r,L,M1,M2,L=ky1-hr,L=ky2-hr,r2,

16、r1,r3,46,第四节 LM曲线,一、 LM曲线及其推导 二、 LM曲线的斜率 三、 LM曲线的移动,47,一、LM曲线及其推导 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之为LM曲线. 代数表达式为:y=hr/k+m /k 或r=ky /h-m /h,48,49,二、LM曲线的斜率:-k/h,随着h质的变化而变化,0,50,三、LM曲线移动 第一,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的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方向反的移动; 第二,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方向相同的移动; 第三,货币供给量变动将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的变动,即货币供给量增加LM右移。,51,52,第五节 ISLM分析,一、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二、 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53,54,55,56,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