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学生版)高清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101648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学生版)高清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学生版)高清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学生版)高清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学生版)高清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学生版)高清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学生版)高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学生版)高清(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化学试题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2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分分, ,共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 年 5 月 5 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液氢(H2)属于(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混合物 D. 有机物 2.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菜刀生锈 C. 丹桂飘香 D. 电灯发光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

2、的是 A. 测溶液 pH B. 倾倒液体 C. 量筒读数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D. 点燃酒精灯 4.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FeCl2读作氯化铁 B. 3H 表示 3 个氢原子 C. Na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 1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 C+O2CO2表示每 12 份质量的碳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点燃 5.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B. 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6 C. 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 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6.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

3、试剂对应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钠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B. 白磷 C. 酒精 D. 碳酸氢钠 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B.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B. 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 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D.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4、 O2Fe3O4Fe Fe 点燃 CO 高温 B. H2O2H2H2O 2 MnO 2 O 点燃 C. Ca(OH)2CaCO3Na2CO3 2 CO NaCl 溶液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D. CO2COH2CO3 C 高温 2 H O 10.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除去 MnO2中少量 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 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制取少量熟石灰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 A. AB. BC. CD. D 11.20时 KCl 的溶解度

5、是 34g。取 65gKCl 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 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烧杯中是 KCl 的饱和溶液 B. 乙和丙烧杯中 KCl 的质量分数相等 C. 丁烧杯中 KCl 的质量分数为 34% D. 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 40时 KCl 的溶解度为 40g 12.去除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样品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 Na2SO4。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 食盐样品溶于水,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2溶液、NaOH 溶液、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滤渣 X,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搅拌、煮沸,得氯化钠溶

6、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A. 滤渣 X 中有三种成分 B.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目的只是为了除去过量的 NaOH C. 除杂过程中有 Na2CO3参加的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 将氯化钠溶液用题 35 图装置加热蒸发,至水分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4 小题小题, ,共共 36 分分) 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 (2)某学校的早餐饼配料表见图,其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当衣服上沾有花生油时,可用洗涤剂除去,

7、 是由于洗涤剂对花生油有_作用。 (3)钢和玻璃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钢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是_。 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为原料制得。纯碱的化学式为_。 (4)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和柴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 a 石油炼制可获得汽油和柴油,汽油和柴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 氢能源代替汽油和柴油作汽车燃料,具有放热多,无污染等优点 1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酸钾(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1)分类。下列关于“黑火药”说法正确的是_。 a “黑火药”由“黑火药分子”构成 中考真

8、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b “黑火药”中的 KNO3属于复合肥料 c “黑火药”中的 C、S 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变化。 “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322 S+2KNO +3C=K S+N+3_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空格上缺少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 “黑火药”爆炸时能闻到刺鼻的火药味,是因为爆炸时除了有硫化物,还有硫的氧化物生成。硫在空气中燃 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制备。古代曾用硝土(含有 Ca(NO3)2、少量 NaCl 等)和草木灰(含有 K2CO3)作原料制取 KNO3。某化学兴 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 “过滤”操作

9、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一系列操作”包括“加热蒸发浓缩、再冷却到一定温度、过滤”等步 骤。其中“冷却到一定温度”能获得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的原因是_。 (4)发展。现代国防、开矿等使用的烈性炸药,主要成分为硝化甘油(C3H5O9N3)。 硝化甘油在人体内能缓慢氧化生成一种氮的氧化物,用于治疗心绞痛。该氧化物中氮为+2 价,其化学式为 _。合成硝化甘油的化学方程式为。现用 46kg 甘油 383335932 C H O +3HNO =C H O N +3H O (C3H8O3)和足量硝酸反应,理论上能生成多少硝化甘油?_(写出计算过程) 15

10、.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可用于制造钱币、机器零件等。利用黄铜制造各种物品的过程中,会产生 大量的黄铜渣,主要含有 Zn、Cu、ZnO、CuO。一种利用黄铜渣获取金属铜和硫酸锌溶液的实验流程如下: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1)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_。 a 黄铜不能被腐蚀 b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c 黄铜的熔点比锌高 (2)“酸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写出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 (3)“置换”过程中需要加入过量 Zn的目的是_。 (4)为进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得到更多的铜和硫酸锌溶液,需要对流程中的“滤渣”进行处理,向滤渣中缓慢 加入_(选填“稀硫酸”或“稀盐酸”)并不断

11、搅拌,观察到_时停止加入,过滤。 (5)上述流程中,能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事实是_(任写一条)。 16.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 2 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仪器 A 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 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步骤二中的“仪器 A”,名称是_。 (2)兴趣小组

12、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i)酚酞试液在不同的 pH 时变化情况如下: pH08.28.210.010.014.0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颜色无色粉红色红色 ()氢氧化钠溶液的 pH 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据此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该对比实验方案是_。 (3)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现象结论 向其中一份滴加 CuSO4溶液,振荡、 静置 无_色沉 淀生成 白色固体不是 NaOH。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 份 向另一份滴加 AgNO3溶液,振荡、 静置 出现白色

13、沉 淀 白色固体是 Na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继续探究】 (4)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_。 (5)兴趣小组认为上述实验对反应实质缺少直观的验证。 査阅资料:()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呈红色。()变色硅胶与 NaOH 固体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变色 硅胶与无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如图实验,验证中和反应有水生成:将无水醋酸迅速倒入装有 NaOH 固体和变色硅胶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的试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试管中不断搅拌,观察到变色硅胶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U 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U 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_热量(填写“放出”或“吸收”)。 无水醋酸由 CH3COO-和 H+构成。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