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6讲生物的进化-教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1521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97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6讲生物的进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6讲生物的进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6讲生物的进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6讲生物的进化-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考点一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项目自然选择 主要观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评价 贡献 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不足 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基本概念 a.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b.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c.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

2、比率。 单位: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 (2)生物进化的方向 决定因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隔离 a.两种类型: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b.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出现生殖隔离。 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 原因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进化。 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3)突变基因突变() (4)突变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 (5)交配后能产生后代的一定是同一物种() (6)隔离生殖隔离() (7)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8)某种抗生素被长期使用,药效下降,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对药物有抗性的变 异() 2.比较

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 3.理清物种形成的 3 个环节 4.把握物种形成的两种模式 (1)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 13 种地雀的形成。 3 (2)骤变式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 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 5.物种与种群有怎样的联系? 提示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 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 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 地理隔离。 6.如何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提示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 就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若存在 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 题组一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判断 1.下列

5、有关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其基因交流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 摒弃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答案A 解析任何一个物种都是和其他物种以及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 A 正确;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错误;地理隔离会阻碍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个体间的基因交流,最 终可能导致生殖隔离形成不同物种,C 错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D 错误。 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6、()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源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 答案D 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隔离使分化的 种群之间失去自由交流的机会,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题组二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判断 3.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4 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 交流 B.若物种 2 是由物种 1 形成的,则物种

7、 1 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由物种 1 形成物种 2 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 1 与种群 2 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答案C 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是新物 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但并不是所 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故选 C。 4.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 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 a 过程 B.b 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

8、基因频率 C.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 1 和品系 2 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 1 和物种 2 答案B 解析a 过程是地理隔离,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植物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此 四倍体的形成没有经过地理隔离,A 错误;b 过程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 基因频率,B 正确;表明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 染色体变异都有关,C 错误;只有当品系 1 和品系 2 出现生殖隔离时,才会形成两个物种, D 错误。 题组三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

9、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 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 5 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19 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答案B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导致不能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个体 被淘汰,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能生存的病原体是抗药的病原体,故 A 错误;生殖隔离是指物种间不能交配或能交配但产生的后代是不可育的,故 B 正确;华南 虎和东北虎的形成,

10、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的,但它们没有产生生殖隔离,是同一物种,故 C 错误;桦尺蛾有灰色和黑色,由于灰色桦尺蛾不适应环境,被环境淘汰了,故 D 错误。 6.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 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物种 1 与新物种 2 基因库不同 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C.图中 X、Y 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 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 D.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C 解析新物种 1 与新物种 2 可能是同一物种, 也可能不是

11、同一物种; 图中显示了经过地理隔 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的方式; 种群产生不同性状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有利性 状个体保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X、Y 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 表示 若干次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 用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题组四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7.(2014广东,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 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12、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答案C 6 解析A 项,兰花花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蛾的口器对兰花花矩仅起到选择作用。B 项,新 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与原来的物种形成生殖隔离,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 项,任何 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生物与无机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都存在着进化上的密切联 系,蛾的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正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 项,蛾的口器与花矩进行着相互选 择,花矩变长对蛾的口器具有选择作用,使蛾种群中口器较长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经过多 代选择,蛾的口器会越变越长。因此,蛾的口器不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8.(2013北京,4)安

13、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 1.5 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 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答案B 解析由题干信息知,长舌蝠为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体现了二者的共同进化、相互依 赖关系, 故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长筒花因不能传粉而无法繁衍后代, 长舌蝠独具的“长舌” 可有效避开与其他蝙蝠间的竞争, 长筒花狭长花冠筒等生物性状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 果,故

14、 A、C、D 选项均正确,B 项错误。 1.种群与物种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种群物种 范围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由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 多种群组成 判断标准 种群必须具备“三同”, 即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同一物种 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 能和在自然条件下能自由交配并且产 生可育后代(无生殖隔离) 联系 (1)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2)同一个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成为不同的 7 亚种,进而可能形成多个新物种 2.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 标志生殖隔离出现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的生物与 原生物的关系 属于不同物种

15、 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 也可能 属于不同的物种 二者联系 (1)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后 才能形成新物种; (2)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 进化 考点二考点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 题型一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1.已知人的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在一个有 30 000 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 3 600 人,褐 眼的有 26 400 人(其中纯合子 12 000 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 A、a 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答案64%和 36%。 解析因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 000 人中共有基因 3

16、0 000260 000(个),蓝眼 3 600 人中 含 a 基因 7 200 个,褐眼 26 400 人,纯合子 12 000 人含 A 基因 24 000 个,杂合子 14 400 人 含 28 800 个基因,其中 A 基因 14 400 个,a 基因 14 400 个。则 A 的基因频率(24 00014 400)/60 000100%64%,a 的基因频率(7 20014 400)/60 000100%36%。 2.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 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 甲地区78202 乙地区64324 丙地区8415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 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及表格信息可知,杀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