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复习资料(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1514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复习资料(2020年8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一、物质 质子(+)1、物质 原子核(+) 夸克(1)物质的组成 : 中子(不带电)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而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2)分子动理论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运动温度越高则热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质量及密度1.质量 (1)含义: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kg、g、t(与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无关) 换算:1kg=10g 1mg=10-3 (3)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 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从大到小取;测量前调平衡用螺母,测量时调平衡用游码;万一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应将

2、砝码减去游码.)(2)体积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即与液面相切) 固体的体积:采用“溢杯法”(3)密度 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公式: 单位:Kg/m3或g/cm3 换算关系:1 g/cm3=1 103Kg/m3 测量方法(实验) (1)常规法:用天平测出质量,有量筒测出体积,利用公式得出密度(2)替代法(用于没有量筒的情况下):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测出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m,则,则该物体的密度为(=1 103Kg/m3)。 其中,相同体积的水:液体用标记法;固体用溢杯法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米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3、千克三、运动和力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运动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注意:参照物具有唯一性和任意性3、速度 速度的含义: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计算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公式表示:V=S/t,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其中 v-速度(m/s) s-路程(m) t-时间(s) 1m/s=3.6km/h4、匀速直线运动 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注意:(1) 运动快慢必须不变(2) 运动路线必须为直线

4、5、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6、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小时(h) 分(min)1h=60min 1min=60s7、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8、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

5、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秤.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9、.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10、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1、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g=9.8牛/千克.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12、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为F1、F2,则二力同向时的合力为F=F1+F2,反向时的合力为F=F大F小。1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4、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

6、性1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力和机械1.、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2、弹簧测力计 首先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就是测量范围3、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4、势能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

7、大,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5、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能、功、热量的单位都是焦耳.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6、摩擦力:在接触面上会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的力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1)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2)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7、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施力的点叫动力作用点)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点叫阻力作用点)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但是杠

8、杆平衡并不是力的平衡。杠杆平衡时保持在静止或匀速转动。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做F1L1=F2L28、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和动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实际中常把一定数量的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滑轮组。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3) 轮轴和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五、压强和浮力1、压力的含义:物理学中垂直作用在

9、物体表面上的力2、压强的含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的定义式:p=F/S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压强帕斯卡(单位:帕斯卡,符号:Pa) F压力牛顿(单位:牛顿,符号:N)S受力面积平方米F=PS (压力=压强受力面积)S=F/P (受力面积=压力压强)3、影响压强作用效果的因素(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2)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此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4、1Pa的物理意义: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1牛顿的力作用在一平方米上)5、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面压强

10、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ghp液体压强Pa.液体密度千克/立方米(kg/m3)g9.8N/kg(通常情况下可取g=10N/kg)有时也取10N/kg7、连通器(1)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2)原因: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实例: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中的水的高度相等(4)应用:船闸8、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产生: 由于空气的重量而产生(2)大气压强的产生:大气所产生的压强(3)物理学上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一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105

11、帕(P=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10.3米高的水柱,能支持约12.9米高的煤油柱.(4)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烧饭要用高压锅. (5)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钢笔吸进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9、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10、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有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

12、横截面的形状上线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得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11、浮力(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3)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1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液V排g13、浮力及应用(1)浮沉条件物液, 下沉 ,G物F浮 物=液, 悬浮 ,G物=F浮 (基本物体是空心的)物液, 上浮,(静止后漂浮)G物F浮 物液, 漂浮,G物=F浮(因为是上

13、浮的最后境界,所以物液)物液, 沉底 ,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三力平衡)(2)轮船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六、功和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如: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说明: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3应用:斜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W总斜面:W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