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公共部门的职位管理与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1340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公共部门的职位管理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七章公共部门的职位管理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七章公共部门的职位管理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七章公共部门的职位管理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七章公共部门的职位管理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公共部门的职位管理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公共部门的职位管理与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管理,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应该掌握以下要点: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的概念 品位分类的概念、特征及优劣 职位分类的概念、特征及优劣 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内容和特征,第一节 人员分类管理概述,一、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的概念 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是指,将公共部门中的工作人员或职位按工作性质、责任轻重、资历条件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将人员或职位分门别类,设定等级,为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环节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的程序方法。 人员分类的对象是公共部门中的工作人员或职位,由此形成了两种典型的人员分类制度:,一是以“人”为对象进行分类,即品位分类,其分类的依据主要是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如资历、学

2、历)和身份(如官职地位的高低、所得薪俸的多少)等。 二是以“事”为对象进行分类,即职位分类,其分类的依据主要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 两种分类各依据其不同的标准,也各具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二、 人员分类管理的功能意义,1人员分类管理有助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简明、高效。 2人员分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选择的前提。 3人员分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保障。 4人员分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机制。 5人员分类管理为公共部门人员自我开发和职业管理设立了标杆,也为公共部门公平合理地评价公职人员提供了依据。,三、人员分类制度选择的原则,1.文化原则:它渗透在社会的各个

3、层次和角落,影响到社会的种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2.传统原则:对传统的东西不能完全摒弃,而应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3.组织需求原则:不同的组织,其组织目标、组织任务、组织文化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有不同的分类制度来对其工作人员或职位进行分类。,第二节 品位分类管理,一、 品位分类 品位分类是英文Rank Classification的中文译名,“Rank”一词的涵义是由高低大小排列而形成的等级。 品位分类是指以公共部门人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并以其职务或级别高低来分类确定其待遇的人事分类制度。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分类,它强调人的主体资格条件。,英国是现代品位分类最典型的国

4、家,除此而外,世界上采取这种分类制度的国家还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阿根廷等。,二、品位分类制度的特征 第一,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体系。 第二,职类划分较为简单。 第三,品位分类强调公务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重视其资格条件。 第四,官与职相对分离。 第五,分类和分等相互交织。 第六,品位分类在等级观念比较深厚的国家较为盛行。,三、品位分类制的评价 ()品位分类制的优势一般体现在以下方面: 人员分类划分简单,方法简便易行,结构弹性较强; 公务人员的流动范围较广,工作的适应性强; 有利于全面培养公务员的素质,适应“通才”的发展,且便于进行人员培训; 强调教育水平,有利于吸收教育程度高

5、的优秀人员,提高公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强调年资,为公务员的升迁提供了持续性的机会和希望,有利于对公务人员形成有效的激励; 官职相对分离使公务员的职位调动不影响其地位和待遇,使公务员具有安全感,以保证公务人员系统的稳定。,()品位分类制的不足所在: 人在事先,易导致因人设岗的现象,造成机构膨胀和臃肿; 分类比较简化,缺乏规范性,不利于严格的系统的科学管理; 轻视专业人才,不利于行政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影响工作效率; 强调教育资历,限制了学历低但能力强的人才的发展,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强调年资, 加剧了官员的保守性,并易形成官本位倾向; 以官阶定待遇,按劳分配与同工同酬的原则难以贯彻。,第三节

6、 职位分类制度,一、职位分类制度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职位分类就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位依据工作性质、繁简程度、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区分若干具有共同特色的职位,加以分类,并以此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分类标准的一种管理制度。 美国是典型的实施职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此外还有加拿大、泰国、菲律宾等国。,图7-1 职位,职系,职组,职门之间的关系图,(1)职位:组织分配给某一个公职人员的职务和责任,表现为一系列工作任务的集合。 (2)职系:根据工作的业务性质,把业务性质相同的所有职位划分为一个职系。如办事员职系,机械工程师职系等。 (3)职组: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集合而成为职组。如办事员职系、速记员

7、职系和打字员职系集合到一起构成文书职组。 (4)职类:又称职门,由工作性质大致相近的若干职组构成一个职类,它是职位分类中最粗略的单位,如行政执行类、专业技术类等。,(5)职级:在工作性质相同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同一职系中按照工作责任大小、业务的繁简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把职位划分为不同的职级。 (6)职等:把不同的职系中工作难易程度和责任大小大致相同的职位划归为同一等级,这些等级就构成职等。,二、 职位分类制的特征 1. 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体系。 2. 职位划分系统规范,有一套严格的程序。 3. 职位分类注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亦强调资格条件。 4. 官和职相重合。 5. 实行

8、严格的功绩制。 6. 分类方式先横后纵。 7. 职位分类比较适合民主平等观念浓厚的国家。,三、职位分类的评价 (1)职位分类制度的优势: 建立了规范化的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性较强; 有利于贯彻专业化的原则; 为考核、培训等工作提供了客观的标准; 有利于合理确定编制,完善机构建设; 职等与官等合一,使职务、责任与报酬紧密相连,进一步促进了同工同酬,并打破了官员能上不能下的局面。,(2)职位分类制度的弱点: 职位分类工程浩大,运作成本高,推行困难; 整个体统过于强调量化,缺乏弹性; 重视专才,从考试录用、考核、晋升到培训都贯彻专业化精神,这使人员的调转流动受到限制; 职务能上能下,且官等、薪酬随职位

9、变动,易造成公职人员,尤其是高级公务人员心理上的不稳定感。,官职并立职务分类制度是指品位分类与职务分类两种制度相结合的一种人员分类制度,我国的台湾地区实行了这样的分类结构。它以品位分类制度中的官等(在台湾,为简任官,荐任官,委任官三等)和职位分类制度中的职等(分为14个职等)相并立,即简任官对应10-14职等,荐任官对应6-9职等,委任官对应1-5职等,以职务来区分等级。,四、官职并立的职务分类体制,1.主要特点 人与事并重。 适用范围较广。 官员晋升的依据和途径基本上与职位分类制相同,而在人员的流动调转过程中则按照品位分类制,实行官随人走。,2.优点 对职位的划分既系统又简便,既便于严格的科

10、学管理,又便于实行。 通、专才并重。 既规范,又富有弹性。,职位分类与职业分类、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工作分级、品位分类,职位分类与职业分类。职位分类与职业分类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职业分类对组织中的工作分级或职位分类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工作分级为整个职业分类提供着有益的补充。 职位分类与工作分析、工作评价。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是人员分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科学的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将成为空中楼阁。,职位分类与工作分级。工作分级或岗位分类与职位分类或分级分别是工商企业和政府机关对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称谓,它们在工作程序和实施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在具体实施上,仍存在

11、较大差别。 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是两种典型的人员分类制度,它们有着显著的区别: 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依据不同。适用范围不同。,第四节 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公务员的分类管理体系,一、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一,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表现出更明显的灵活性,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出现融合、互补的趋势。 第二,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呈现逐步简化趋势。,二、我国现有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设计,1.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含义 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本模式是以职位分类为主,形成了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分类制度。,以职位分类为主蕴涵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我国公务员职位

12、分类充分运用了职位分类制度的原理,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以工作性质、责任轻重、繁简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作为职位分类的基本分析因素;二是在评价体系中,职位评价的因素所占比例较大,约为75;三是在公务员队伍中,实行职位分类的人数占主导地位。,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相结合,也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不适合职位分类的部门仍按照品位分类,如注重资历的外交部门、工作不宜量化的宗教事务部门等;二是在评价体系中,品位评价的因素所占比重较小,约为25;三是在品位分类中,公职人员等随人走。,2.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特征: (1)两制结合,各适其用。实行职位分类为主、品位分类为补充的分类原则,是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最为显著的

13、特征。这符合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趋势,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事管理的灵活运行。 (2)以事为中心,兼顾人的因素。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除了强调以事为中心,因事择人的职位分类要求外,还兼顾人的因素.,(3)项目合一,直接评分。项目合一是指职位调查项目与职位评价项目合二为一。这是我国的独创,我国的职位调查既是整个职位分类的基础环节,又是职位评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4)职位评价和人员评价分步进行。我国除了对职位进行评价外,还对处于职位上的人进行评价。视人员具备的资格条件与职位所需的资格条件的复合程度,人员职等与职位职等会出现高一等、低一等或者等级相当三种情况。 (5)全国统一,分级管理。我国的职

14、位分类是在国家人事部的统一领导下,由人事部直接管理或者授权各级人事部门来统一管理。,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缺点: 分类过于简单,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较低,属于人员分类的初级阶段。 分类范围狭窄,仅局限于行政机关公务员,而其他系统的分类制度不够完善。 仅是名义上的职位分类,缺乏具体的工作分析、职位评价和工作说明书等实质性内容。 缺乏具体的规范性文件和正式法规,法制化程度较低。,三、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发展,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重新设置了分类制度: 首先,它把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单独分离开来,摒弃单一的分类管理模式,将职位类别细化,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三类; 其次,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设置多样化的职务序列,为公务员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阶梯; 再次,级别与职务相对应,在职务晋升外另辟一条级别晋升的职业发展渠道; 最后,对各机关职位的设置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充分考虑到机关具体职能设置是公务员分类制度设计的微观基础.,关键术语,品位分类 职位分类 职位调查 职位分析评价 职位归级,复习思考题,1、请简述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的功能及意义。 2、请分析比较两种典型人员分类制度的异同及优缺点。 3、请结合实际谈一谈职位设计与分类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请简述公共部门人员职位分类管理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5、请简述我国现有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状况及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