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与转型升级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0666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70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与转型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与转型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与转型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与转型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与转型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与转型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与转型升级(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碳经济与转型升级,苏州市委党校 肖锐,低碳经济与转型升级,一、低碳经济发展势态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苏州必然选择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一)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 (二)低碳经济是中国战略安排,(一)低碳经济是客观要求 (二)低碳经济是有效途径 (三)低碳经济是检验标准,发展低碳产业 打造低碳宜居城市 扩大低碳就业渠道 搭建碳交易平台 完善碳排放考核办法,一、低碳经济发展势态 (一)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 1、应对气候变暖 2、后危机时代战略选择 联合国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全球变暖 工业化以来的200年,升高0.74;2100年,升高2至4.5,部分地区上升6。 气候变暖导致-减产、短缺、

2、灭绝、传染病肆虐,飓风、泥石流等极端天气频发。,升高2-3 马尔代夫:趁我们还在,快来看看吧! 30%海岸湿地被淹没; 有些动物开始迁移,生物链混乱。,升高4-水火两重天 沿海地区被海水淹没; 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至倍; 全球近一半的人无水可用; 在欧洲大陆,夏季干旱高温与冬天极冷相伴;,升高6- 陆地大部分被淹没,90%的物种灭绝,人类数量减少80%。,信还是不信 ?!,地缘政治学者恩道尔 在他眼中,贫富差距源于阴谋,他用阴谋解读一切经济现象。 粮食危机石油战争 低碳经济也是阴谋,主流观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二氧化碳是福也是祸; 碳基能源的使用必将走到尽头。 极端天气发生造成经济损失是

3、明显的;,据统计,全球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20世纪90年代是50年代的5倍, 造成的经济损失从40亿美元/每年飚升至290亿美元/每年。,污染、价格、储量; 清洁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省能源;开发新能源。 高碳时代终结, 低碳时代开始。,低碳-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生产 + 技术 + 管理 + 效率 + 生活 + 消费 在生产上强调-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节约能源 在技术上强调-节能技术、开发低碳产品 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在管理上强调-低碳智能的政府办公 家庭智能电网应用 在效率上强调-少投入、高产出 在生活上强调-勤俭节约、节约用电、节约用水 在消费上强调-不拒绝消费,但拒绝浪

4、费,低碳经济的涵义,低碳经济三大突破,一是开发新能源; 二是技术、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 三是生存观念和消费理念的转变。 总之,全人类都要行动起来,给地球退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能源开发和使用、生产过程、生活方式、消费理念、效率产出五个方面全方位减排,最终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增长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一)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2、后危机时代战略选择 英国、德国、法国的绿色经济政策重点是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等; 美国将政策重点放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上; 日本重点是新型汽车、低碳产业、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文化旅游业、太阳能等。,(二)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战

5、略安排,1、应对国际挑战 2、化解国情压力 3、形成北京共识,1、应对国际挑战 -痛并快乐 -国际社会对中国虎视眈眈,30年, 9.8%年均增幅,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经济总量超意大利、法国、英国。2009年,超德国成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外汇储备列世界第一,外贸规模世界第三;生产世界2/3的复印机、微波炉、DVD、鞋子、袜子,几乎全部的玩具。,“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必胜论” 中国正在改变世界 中国已经醒来,世界正在颤抖 所有说辞都带有酸溜溜的味道,甚至还裹挟了“中国威胁论”的火药味。,2009年GDP4.9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8%,消耗世界18%的能源,40%的钢材。

6、 平均每创造1美元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主要国家(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一览,从国际市场购买资源填补缺口-苦,买啥啥贵! 卖啥啥贱! 缺乏定价权-吃哑巴亏 运输成本和代价高昂-货船经马六甲海峡,一是航道狭窄,容易撞船、搁浅、泄漏等事故;二是遭遇海盗。 因此,我们不能把填补资源缺口的赌注都押在进口上,只能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使用率、开发新能源的低碳路。,2、化解国情压力,中国的国情真相是喜还是忧,用两道算术题 (除法 乘法)一算,就会让我们在悲与乐中徘徊。 中国的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都会成为一个无法想象的大问题; 中国的任何一

7、项巨大的成就,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中国是全世界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中国劳动年龄人口9亿多比美日英德法意加拿大人口总数,多3个亿。 13亿人每天每人吃掉1公斤粮食,就是13亿公斤。 每天有10万吨垃圾需要填埋,有3个西湖的水要被马桶抽掉; 吃喝拉撒、看病、教育、养老等等问题乘以13亿,都是大问题; 用除法计算我们的成绩却微不足道 2009年中国GDP33万亿元,被13亿人一分,排到全球100多位后。 全国财政支出7.6万亿元,每天约 200亿元; 人口分布、及资源的承载力。,黑河,胡焕庸线,腾冲,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36% 人口96%,2000年人口94.2% 12亿2千万,土地64

8、% 人口4%,2000年5.8%,土地状况警告-用耕地换取增长的粗放式模式已经没有了空间,走到了尽头; 环境恶化警告-环境问题已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那么-什么是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什么是我们成长的基因? 未来前行的动力和比较优势在哪里?,3、形成北京共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十二五、十三五规划)。 并制定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胡锦涛-50次 加快转型,二、发展低碳经济是苏州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一)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型升级

9、的客观要求 1、数字看苏州转型 2、责任要求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1、主线 2、内驱力 3、外推力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型升级的检验标准 1、一把尺子 2、一面镜子,(一)客观要求 1、从数字看苏州转型,2009年苏州取得的成绩: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400亿元,位列全国第五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2.2亿元,全国第二 ,全省第一; 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2亿元,总量和增量全省第一; 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37万亿元,总量排全国第二位, 已经批准的境外投资企业有2万多家,目前正常运营的有14000家; 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134家在苏州开办了大约400多个项目。,1

10、、从数字看苏州转型,消费 36%,投资 40%,进出口 24%,消费不旺 一般来说,消费2676.3亿元是三驾马车的主力;占比在50%以上为好; 进出口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赔了资源又倾销” 只长骨头不长肉 投资不可能长期增长 12%的增长及888亿吨增量压力大,投资构成 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922.9亿元,占总投资31.1% ; 公有经济完成投资839.75亿元,占总投资28.3%; 外资工业投资完成638亿元,占总投资21.3%; 其他投资占比19.3%。,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4.6%,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5.8%, 房地产开发投资724.34亿元,占第三产业投资43.74%;,房

11、地产43.74%,600万外来人口创造红利也带来压力,而苏州人坚决不外流,由于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涌进大量的务工人员。 吃、住、行,上学、看病、工作样样“拥挤”。 还不止这些,收容站、看守所、监狱收容量大大增加。,2009年末户籍人口633.29万;外来人口589万人;总计1200万人。 近600万外来人带来了人口红利;但也带来了压力。 而我们只是一个地级市,典型的小马拉大车。,环境压力,50年代淘米做饭,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 工业污染从地表向地下渗透 酸雨、灰霾问题; 太湖蓝藻问题。 土地资源、环境状况等工业化之忧,警告我们已不可承受、不可

12、持续!,2、责任要求,发展、保护、稳定、百姓满意四大责任在肩 发展-率先发展的责任 保护-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重大 苏湖熟,天下足!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一梦苏州,苏游如梦! 稳定-维护社会稳定 百姓满意-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打造一座现代工业城市,也许只需二三十年时间,但是,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气质的形成,却是由千百年历史积淀而成。 在鱼米之乡正在转化成世界工厂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代价是值得深思的! 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对于今天的苏州人来说,保护、传承、发扬光大责任在肩,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新时代人间天堂责无旁贷。,借助低碳经济实现华丽转身!,因此说,苏州面

13、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注定实现城市化、现代化是困难重重的。 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又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还要完成工业化、城市化,更要老百姓满意。 因此,苏州要借助这次金融危机矛盾总爆发,经济的“弯道”期,借助低碳经济实现华丽转身!,借助低碳经济实现华丽转身!,后危机时代,苏州必须调结构、促转型: 通过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推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把经济纳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轨道,实现以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低碳、绿色、科学发展体系,成为当之无愧的科学发展样板区。,(二)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低碳观念是主线-树立人与自然平

14、等、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观念,根本改变人类生存观、价值观。 低碳方式是内驱力-从能源使用、生产过程、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各个方面“共同驱动”,形成强劲内驱力,牵引转型升级。 低碳措施是外推力-政府制定相应制度、法规、办法等措施,教育、引导、鼓励人们追求低碳、节能、高效, 助推全社会走低碳之路。,(三)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型升级 最终成果的检验标准,低碳是一把尺度-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最终成果是要接受检验和考量的。 低碳是一面镜子-科学发展也好、转型升级也好,一定是要老百姓感受得到的,它是通过老百姓的满意程度,老百姓的幸福程度来衡量的。所以,老百姓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喝上了干净的水,吃到放心食

15、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标志着转型成功。,三、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发展低碳产业 打造低碳宜居城市 扩大低碳就业渠道 搭建碳交易平台 完善碳排放考核办法,(一)发展低碳产业-十二五产业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七大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江苏省确定六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 苏州确定八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和高端装备制造。,苏州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 (1)规模倍增发展-2010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比2009年翻一番,总量超过100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出总量的比重达到35%,全面达标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的新兴产业占比要求。 到2015年,全市新兴产业的产出总量达到2万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出的比重达到40%。,(2)产业链基本完善-培育20条新兴产业链,并推进形成产业联盟。包括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 (3)形成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130家。 (4)新兴产业聚集区初具规模-培育30个以上市级产业特色基地。 (5)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