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及指标体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0637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及指标体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及指标体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及指标体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及指标体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及指标体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及指标体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及指标体系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 及指标体系,教学目的和要求,讲授本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和评价的一般程序,深刻理解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正确掌握设置指标和选用指标的原则和方法。,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程序 第二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一、技术经济研究和评价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二、农业技术方案评价选优的一般标准,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程序,一、技术经济研究评价的一般程序,正确选择评价项目 制定研究计划 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撰写研究和评价报告 择优,正确选择评价项目,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注意选择对经济效果影响较大的关键技术作为评价项目;要

2、注意优势研究;选择评价项目,还应包括评价的内容和范围两个方面;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选择项目。,制定研究计划(如何研究),1.确定课题 2.明确研究任务(是否组织多学科的考察、讨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案) 3.拟定研究提纲(包括研究课题的研究细目以及步骤) 4.研究方法的确定 5.研究的具体组织工作 (研究的时间、地点、人员、经费开支、资料如何搜集等都要在计划中安排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搜集资料的内容,资料包括文字性和数字性 资料搜集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和实验方法 注意 :资料的完整性 、准确性、代表性和连续性 资料整理加工制作,二、技术方案评价选优的一般标准,生产的可

3、行性择优的前提 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是经济合理性的基础 经济的合理性择优的中心内容和目的,生产可行性是指所选的方案应当是在现实条件下,切实可行,较易做到的。选优的目的在于应用,生产上不可行,就失去了择优的意义。,技术的先进性,一般具备: 生产上有明显的适用性和实效性; 节省劳力、降低消耗; 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合理性要求: 1.最佳的经济效果,各经济效果指标值处于优等水平; 2.最佳的经济效果,应是质和量的统一;“两高一优农业” 3.最佳的经济效果,应是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结合。,技术的先进性、生产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三者构成有机的整体,强调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确的,但三者达到最佳配合往

4、往是很难做到的,只能通过比较使三者达到较佳的协调。,一、指标体系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三、指标体系的构成 四、主体指标的计算及其应用,第二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的含义及其作用,指标一般是指综合反映社会现象某一方面的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的数值。 经济指标与技术指标;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综合指标与单项指标;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绝对数量指标与相对数量指标;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和较准确地衡量经济效益,防止片面性,避免盲目性;用统一的尺度来进行衡量和分析,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经济效益便于比较;能够针对不同部门、不同措施、不同对

5、象,区别对待,做好评价工作。,一、指标体系的含义及其作用,二、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科学、全面、简便、易行。具体地讲: 1.设置的指标体系要能够准确反映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某项技术使用后对生态环境、社会贡献的影响程度。 2.设置的指标要能反映技术方案的综合效果的复杂内容。 3.应体现“少而精”的原则。要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层次清楚。 4应保证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意义明确,计算方便。,三、指标体系的构成,社会效果、经济效果和生态环境效果 主体指标和分析指标,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社会效果指标,经济效果指标,生态环境效果指标,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标 国民收入指标 为实现社会特定目标的指标

6、,总产值和增长率指标 利润率指标 投资效果指标 要素生产率指标,环境污染指标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物质配置良性循环指标 绿化指标,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体指标 (衡量指标),分析指标,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资金生产率,经济分析指标 : 水平分析指标、 结构分析指标 技术效果分析指标 生态效果分析指标 目的指标,主体指标的构成 投入方面 :资金 土地 劳动力 产出方面:总产量 总产值C+V+M 净产值V+M 剩余产品或盈利M 主体指标的计算,A、土地生产率: 单位面积产量=产量或产值/土地面积 单位面积净产值=(产值-生产资料价值)/土地面积 单位面积盈利率=(产值- 生产成本)/土地面积 *

7、土地面积可以是播种面积、耕地面积和农用地面积,也可是草场面积、水面面积等。,四、主体指标的计算及其应用,B、劳动生产率 : 劳动生产率 =产值或产量(总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投入劳动总量 劳动净产值率=(产值-生产资料价值)/活劳动量 劳动盈利率=(产值-生产资料价值-活劳动价值)/活劳动量 *劳动生产率还要和资金利用率结合起来,因为劳动生产率高并不等于效益就好。,四、主体指标的计算及其应用,C、资金生产率 :成本生产率、资金占用生产率 成本产品(产值)率、成本净产率、成本利润率 资金占用产品(产值)率、资金占用净产率、资金占用利润率,四、主体指标的计算及其应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村小康实现程度的指标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