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9378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8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2020年8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2020年8月整理).pdf(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学院 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检检 测测 技技 术术 第第 1 次实验次实验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 实验一、三、五、八、九 院院 (系) :(系) : 自动化 专专 业:业: 自动化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实实 验验 室:室: 实验组别: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实验时间:2013 年年 11 月月 16 日日 评定成绩:评定成绩: 审阅教师:审阅教师: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基本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2、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RRK 式中: 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 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 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 受力状态的变化。 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 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 受力状态。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 EK/4。 二、实验器材及连线 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图 2-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2-2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 图 2-3 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图 三、实验步骤

3、 1、根据图2-3 工作原理图、图2-2 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2、放大器输出调零 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再用导线将两输入端短接(Vi0);调节 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 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 圈);将主机 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 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3、电桥调零 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 将暂时脱开的引线复原。 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 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 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 读取数显表数值, 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

4、的数显表 值,直到200g(或500 g)砝码加完。实验结果填入表2-1,画出实验曲线。 表2-1 重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电压(mv) 15.2 30.5 45.9 61.5 77.0 92.4 108.0 132.8 148.3 163.9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拟合方程为:0.8344.1933UW= 重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电压(mv) 15.2 30.5 45.9 61.5 77.0 92.4 108.0 132.8 148.3 163.9 拟合电 (mv

5、) 12.49 29.17 45.85 62.53 79.21 95.89 112.57 129.25 145.93 162.61 偏差 (mv) 2.71 1.33 0.05 -1.03 -2.21 -3.49 -4.57 3.55 2.37 1.29 5、根据表2-1计算系统灵敏度SU/W(U为输出电压变化量,W 为重量变化量) 和非线性误差。 =m/yFS 100 式中m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FS为满量程输出 平均值,此处为200g(或500g)。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由拟合直线知,系统灵敏度可以用拟合曲线的斜率表示,即: S=0.834 =m/yFS 1

6、00=4.57/200=2.29% 6、利用虚拟仪器进行测量。 四、思考题 单臂电桥工作时,作为桥臂电阻的应变片应选用: (1)正(受拉)应变片; (2)负(受压) 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应变片受拉,所以应选正应变片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实验三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 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 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 边。 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R1R2R3R4时,其桥路 输出电压Uo3KE。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 善。 二、实验步骤 1、按图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7、。 2、差动放大器调零 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用导线将两输入口短接(Vi0);调 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 圈);将主机 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 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3、电桥调零 恢复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口接线,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1,使 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4、应变片全桥实验 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 读取数显表数值, 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 显表值,直到200g(或500 g)砝码加完。实验结果填入表2-3,画出实验

8、曲线。 5、计算灵敏度SUW,非线性误差。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6、利用虚拟仪器进行测量。 重量 (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5 电压 (mv) 5.1 12.5 18.2 23.8 29.4 35.1 40.5 45.7 52.0 57.7 制作图如下 拟合方程为:0.28580.56UW=+ 重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电压 (mv) 5.1 12.5 18.2 23.8 29.4 35.1 40.5 45.7 52.0 57.7 拟合电 (mv) 6.2

9、8 11.998 17.71 23.43 29.14 34.86 40.57 46.29 52.01 57.72 偏差 (mv) -1.18 0.51 0.49 0.37 0.26 0.24 -0.07 -0.59 -0.01 -0.02 由拟合直线知,系统灵敏度可以用拟合曲线的斜率表示,即: S=0.2858 =m/yFS 100=1.18/200=0.59% 五、思考题 1、测量中,当两组对边(如R1、R3 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 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 不可以 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图,

10、能否如何利用 四片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6 能够组成电桥。对于左边一副图,可以任意选取两个电阻接入电桥的对边;对于右边的 一幅图, 可以选取R3、 R4接入电桥对边。 两种情况下都需要接入与应变片阻值相等的电阻。 3、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 基本原理如图(a)、(b)、(c)。 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阐述原因, 得出相应的结论。 灵敏度全桥最大,半桥次之,单臂最小;非线性度单臂最大,单桥次之,全桥最小 4、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温度影响 利用温度补偿片或采用全桥测量。 实验五 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

11、验 一、基本原理 差动变压器由一只初级线圈和二只次线圈及一个铁芯组成, 根据内外层排列不同, 有二 段式和三段式, 本实验采用三段式结构。 当被测体移动时差动变压器的铁芯也随着轴向位移, 从而使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互感发生变化促使次级线圈感应电势产生变化 (一只次级 感应电势增加,另一只感应电势则减少)。将两只次级反向串接(同名端连接),引出差动 电势输出。其输出电势反映出被测体的移动量。 二、实验步骤 1、差动变压器实验 按图接线。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7 将差动变压器和测微头安装在实验模板的支架座上, L1 为初级线圈;L2、L3 为次级 线圈;号为同名端。 差动变压器的原边的

12、激励电压从主机箱中音频振荡器的Lv端子引入,检查接线 无误后合上总电源开关,调节音频振荡器的频率为45KHz(可用主机箱的频率表输入Fin 来监测);调节输出幅度峰峰值为Vp-p2V(可用示波器监测:X轴为0.2ms/div)。 松开测微头的安装紧固螺钉,移动测微头的安装套使差动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示波 器第二通道)波形Vp-p为较小值(变压器铁芯大约处在中间位置)。拧紧紧固螺钉,仔细 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使差动变压器的次级输出波形Vp-p为最小值(零点残余电压),并定 为位移的相对零点。这时可以左右位移,假设其中一个方向为正位移,则另一个方向位移为 负。 从零点(次级输出波形Vp-p为最小值)开

13、始旋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每隔0.2mm(可 取1025 点)从示波器上读出输出电压Vp-p值,填入表3-1。一个方向结束后,再将测位头 退回到零点反方向做相同的位移实验。 从零点决定位移方向后, 测微头只能按所定方向调节位移, 中途不允许回调, 否则, 由于测微头存在机械回差而引起位移误差。 实验时每点位移量须仔细调节,绝对不能调节过量而回调,如过量则只好剔除这一点 继续做下一点实验或者回到零点重新做实验。 当一个方向行程实验结束,做另一方向时,测微头回到次级输出波形Vp-p最小处时它 的位移读数有变化(没有回到原来起始位置),这是正常的。 做实验时位移取相对变化量为定值,只要中途测微头不回调就

14、不会引起位移误差。 2、实验过程中注意差动变压器次级输出的最小值即为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 根据表画出Vop-pX 曲线,作出位移为1mm、3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实验完 毕,关闭电源 (起始点调整到3mm处,所以X=Xi-3) X(mm)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V(v) 0.360 0.332 0.305 0.277 0.249 0.229 0.201 0.173 0.152 0.118 X(mm)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V(v) 0.10 0.125 0.153 0

15、.173 0.194 0.215 0.235 0.256 0.284 0.312 作图如下: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8 当 X=1mm 时,U-1=0.229V U+1=0.215V,U0=0.1V 拟合知小于 0 时,拟合方程为:0.13050.4879VX= S1=0.1305, 最大拟合偏差0.0045V=。 大于 0 时,拟合方程为:0.11340.2377VX= S1=0.1134,最大拟合偏差0.0054V=。 所以灵敏度 S=(S1+S2)/2=0.122 (V/mm); 非线性误差0.0054 4.8 100%0.1%= 五、思考题: 1、用差动变压器测量振动频率的上限受什么影响? 导线自身状态会影响上限 2、试分析差动变压器与一般电源变压器的异同? (1)同: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2)异:差动变压器为开磁路,一、二次侧间的互感随衔铁移动而变; 一般变压器为闭合磁路,一、二次侧间的互感为常数。 实验八 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一、基本原理 由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基本原理可知, 当差动变压器的铁芯连接杆与被测体连接时就能 检测到被测体的位移或振动。 二、实验步骤 1、将差动变压器按图卡在传感器安装支架的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