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100(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98822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100(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100(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100(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100(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100(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100(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100(2020年8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九上道德与法治必备100题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2.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6.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7.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8、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9.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

2、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0.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11、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国人民某幸福,为中华民族某兴1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 根本要求、首要、第一、关键 四项基本原则: 立国之本 政治基石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 活力源泉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18、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同步、同等富裕。19

3、、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20、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2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追求的目标:强国富民 2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7、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2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4、,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9、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30、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一根三基”3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3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35、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36、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7

5、、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38、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39、法治的要求:良法之治、善治。40、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41、厉行法治原因: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43、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4、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5、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制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4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6、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7、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8、政府权力的来源:人民49、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50、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5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5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5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54、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5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56、

7、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不竭精神动力。57、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8、中华民族精神特点: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5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60、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61、人口问题始终是

8、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6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6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6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6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66、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67、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68、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6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

9、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70、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71、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73、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74、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75、国家安全和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76、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77、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7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0、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7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80、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8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82、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83、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8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85、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进

11、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86、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87、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奋斗目标,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88、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8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90、做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91、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92、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3、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4、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95、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96、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97、五十六个民族和谐相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98、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99、建设法治国家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00、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