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语法概说与词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8550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讲 语法概说与词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第八讲 语法概说与词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第八讲 语法概说与词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第八讲 语法概说与词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第八讲 语法概说与词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讲 语法概说与词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讲 语法概说与词类课件(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 语法概说与词类,一、语法及其特点 语法是词的构成、词的变化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词法包括词的构造,词的分类等内容;句法包括短语的构成、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等内容。,语法构造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就个体而言,一句话中的每个词都处于一定的、有规律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一条条的语法规律的关系也都处在一定的、有规律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所以语法本身也是一种体系。,语法体系这个术语有时也被用在另一个意义上,指“语法学家对于语法现象的特点,及其根据这些观点作出的一切阐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叫语法学体系,应该与语法体系有别。,语法体系是客观存在

2、的,人们只能按照它的内在规律运用语言,不能离开它的内部规律并企望改变它的面貌。而语法学体系是语法学家对语法体系这一客观存在的认识,是个人科学研究的成果。,语法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概括性(又叫抽象性) 语法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概括性。语法规则是从具体的词、具体的句子中概括出来的抽象的规则。如汉语中有一种“主谓宾”的造句规则。这种句式本身不表示任何具体意义,但在现代汉语中按照这种规则可以造出无数的这种类型的句子。例如: 张老师教现代汉语。 李明写小说。,语法规则就是词和句子在言语活动的运用中所归纳出来的共同点。语法的概括性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由于语法的概括性,才能使成千上万的词和无

3、数的句子系统化、条理化,人们才能按照有限的语法规则来构词造句,进行交际。,语法的另一个特点是稳固性,语法的基础可以长期不变。象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的语序规则,两千多年以前就存在了。例如: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语法的稳固性是由语法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语法是抽象的规则,每一条语法规则都贯穿在一系列的词和句子之中,词和句子依靠语法规则才能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要求语法相对地稳定,语法的稳固性使语言的这种交际职能得以实现。,语法与社会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变化在语法中不能直接反映出来。语法的稳固性并不否定语法的发展变化,只是说这种变化较语言的其

4、他要素而言速度慢一些。,民族性,就是各个民族语言的语法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是由语言这个符号系统的约定俗成的性质决定的。 和印欧语系诸语言相比,现代汉语语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的名词没有中性、阴性和阳性之分,也没有单复数之分。汉语的动词没有人称,也没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的区别。,着眼于句法结构本身,语法还具有线性和层次性。 语法具有线条性。我们说话只能一个词接一个词地说,听话的人也只能一个词接一个词接受这些信息符号。这说明语言符号是按时间的顺序前后相续的,语言符号的这种性质就是线条性。,语言符号按时间的顺序前后相续,但这不是说这符号之间都是一样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

5、系有间接和直接之分。比如:我买了一本书。 首先是“一”和“本”组合起来,“一本”再和“书”组合成“一本书”;“买”和“了”组合成“买了”,然后再和“一本书”组合成“买了一本书”;“我”与“买了一本书”再组合起来。句法结构的这种性质就是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层次性是语法的本质属性。,二、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语素构成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词构成短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一组词。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构成词,二者之间是构成关系;词构成短语,二者之间也是构成关系。 语素、词、

6、短语不是交际单位,而是构成交际单位的材料,所以是备用单位、静态单位。句子是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基本单位,所以是使用单位、动态单位。,有许多句子是由一个短语加上一个句调构成的,这是由静态单位到动态单位的实现,所以短语与句子的关系是一种实现关系。有的词加上一个句调也可以构成一个句子,也是由静态单位实现为动态单位。所以有些词与句子也是一种实现关系。就这一点来看,词与短语是在一个平台上,它们是同级的,等价的,它们与句子都存在着实现关系。,三、句子 一个语言格式只要是独立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是一个句子。比如敲门的时候,里面的人问“谁”,外面回答“我”。虽然都只是一个词,因为是独立的,同时又表达了

7、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是一个句子。,句子的特点在于它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基本单位。 说话的时候,每个句子都有一个句调,表示某种语气.因为有了句调,才能使句子中词语所叙述的内容同现实发生特定的联系。 最短的句子可以只有一个词。在这类句子里,语素、词、句子重合在一起了。但它们仍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平面。 在通常的情形下,句子大都是由短语构成的。,从结构上看,我们可以把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由主谓短语加上句调构成的句子叫主谓句,由单个的词以及主谓结构以外的短语构成的句子叫非主谓句。例如: 出太阳了。/好枪法!/到!/热得他满头大汗。 非主谓句都是自足的,它们并不缺少什么成分。它们和省略了主语或谓语

8、的主谓句不一样。,从句子的结构分,还可以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的大类。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互相关联的单句组成的。复句内部的单句叫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隔开。,如: 山下,一片片棉田如云;山上, 一蓬蓬红枫如火。 复句是由单句组成,这只是一种方便的说法。从理论上说,组成复句的单句(即分句)既然只是句子的一部分,那末它们本身就不能再称句子了。,从句子的功能和语气来看,又可以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 陈述句是表述事实、陈述观点的句子,带有陈述语气,如:“我是老师。”“战士们在挖战壕。” 疑问句的作用在于提问,带有疑问语气,如:“你是老师还

9、是学生?”“你是老师吗?”,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听话的人做某事,带有祈使语气,如:“你快走吧”。“大家安静点”。 感叹句的作用是表达情感,但同时也报道信息,带有感叹语气,如:“多俊的小伙子呀!”“好极了!”,四、词类(一)词类及其划分标准 词类就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的语法功能的聚合体。 每一种词类都有区别于其它类的特点。这种特点表现在词的语义、形态和语法功能三个方面,它们统一在每一个词中,是划分词类的依据。,词的语义不足以为划分词类的重要依据,因为它不能彻底解决划类的问题,有些词依它无法决定类别,例如“战争”和“战斗”,“睡觉”和“睡眠”,“思想”和“思考”,都是表示一种行为,可是“战争”“睡眠

10、”“思想”是名词,而“战斗”“睡觉”“思考”是动词。,汉语的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即使有那么一点也不系统,对内没有普遍性,对外没有排他性,所以形态不足以作为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每一词类都有自己的分布条件,这种分布状态反映了词的词类特点。可以此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如汉语的名词能用数量短语修饰,一般不能与副词组合,能与介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每一词类都有自己的分布状态,这种分布状态反映了词的词类特点。可以此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如汉语的名词能用数量短语修饰,一般不能与副词组合,能与介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二)词类概

11、貌 汉语的词类系统具有层级性的特点。大类下包含着小类,小类下又包含着小类。 汉语的词首先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能够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反之虚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处所,时间等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如“的、吗、呢”,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如连词。,实词与虚词的区别: 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它们不能单独成句。 2.实词绝大部分在句法结构中位置是不固定的,可前可后,而虚词的绝大部

12、分位置是固定的,如助词也只能后置。 3.实词是开放的类,虚词是封闭的类。所谓开放是指不能一一列举,如动词;所谓封闭的类是指其成员可以一一列举出来,如助词。,在实词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功能将实词分为体词和谓词两大类。 体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前面不能加“不”,在句法结构中经常作主语、宾语。体词包括名词,数词,量词,一部分代词(指称性的,如“我”、“这”、“什么”)等。,谓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前面可以加“不”,在句法结构中经常作谓语,同时也能作主语和宾语。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般分描述性代词(如“这么”、“那么样”、“怎么”)等。,(三)实词1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如:老师、亚洲、明年、上、以前

13、、作家。 名词的语法特点: 第一,可以受数量词修饰。例如: 一支粉笔/几件事/一间教室/三本书,第二,不受副词修饰。例如: *不粉笔/*很教室/*马上电灯/*经常房子 第三,在句法结构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补语。例如: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功底扎实/他是工人 第四,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对语言研究来说,划分小类是更有价值的,这种小类叫次范畴。根据名词与量词的关系,名词可分为五类: ()普通名词,这类名词都有自己适用的个体量词。例如: 一本书 一盏灯 一家商店 一枚笔 一匹马,()物质名词。没有适用的个体量词。如“肉、面粉、药”等。只能用三类量词。 第一表度量衡单位的量词,如 “一斤肉”;

14、第二,临时量词,如“一袋面粉”、“一碗饭”; 第三,不定量词“点儿”“些”,如“一些药”等。,()集合名词,前也不能加个体量词,只能用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例如: 五个军火 一批军火 三件衣物 一些衣物 两位师生 一部分师生,()抽象名词,前头只能加“种”、“类”等种类量词,或不定量词“点儿”、“一些”,或“次”、“遍”等动量词。例如: 一些礼节 一种道德 一点儿恩情 一场祸 请了一次客,()专有名词,一般不与数量词组合,但有时也用的。例如: 广州要是有两条珠江,那水势可能更严重。,处所词,如“亚洲”、“大庆”、“中国”、“学校”、“公园”、“图书馆”、“电影院”等。 这类词的特点: 第一,单音

15、节的地名词是粘着的,后头跟着一个名词性的类名。如“中国”、“美国”; 第二,如“学校”、“图书馆”、“电影院”作为机构是名词;作为地方,是处所词。,方位词可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 单纯方位词包括“上、下、前、后、里、外、内、中、左、右、东、西、南、北”。单纯方位词加上“边(儿)”、“面(儿)”、“头(儿)”等后缀造在合成方位词,如“里头”、“外边”等。,单纯方位词都是粘着的,合成方位词大部分是自由的。单纯方位词里,“里”和“上”的活动能力强,其它几个活动能力弱。 例如“书上、心里、孩子里、森林里、学院里”。可是和“里、上”相对应的反义词“外”和“下”就不能自由地跟名词结合,我们不能说,“

16、书下”、“椅子外”。,方位词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天亮前后,三点左右)。但是“上、中、下”有时不表示实在的处所。 时间词是表示时间的,但表示时间的词不一定是时间词。如“已经”、“忽然”、“刚”,是副词,“突然”是形容词。,动词 动词的语法特点: ()能受副词“不”修饰。一般不受副词“很”修饰。但表示心理活动的以及表示比较的动词可以受程度副度“很”的修饰。例如: 不参加/不考虑 很喜欢/很象 很参加/*很考虑,()一般后面都可带“了、着、过”表示动态。带“了”表示完成态,带“着”表示持续态,带“过”表示经历态。但也有一些动词不能带这些助词。例如: 发生了/观察着 同意着/是着/死着/忘记着,()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双音节的重叠格式一般为AABB式。例如:修理修理/了解了解/问问 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的量。动词重叠或是兼表时量和动量的。 由于重叠后表示时量短,因此祈使句中常常用到,以缓和语气。例如: 你教教我吧表商量、恳求。 动词重叠后表示动量小。例如: 他伸伸舌头说“真危险”。,由于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