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所得税 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8044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141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所得税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第八章所得税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第八章所得税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第八章所得税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第八章所得税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所得税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所得税 课件(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8/3,1,第七章,所得税会计,2020/8/3,2,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所得税会计政策的演进过程; 2掌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 3掌握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步骤; 4掌握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含义; 5掌握暂时性差异的含义; 6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所得税会计处理。,2020/8/3,3,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及所得税会计概述,2020/8/3,4,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包括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2020/8/3,5,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 入总额,

2、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 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收入总额; 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准予扣除项目;部分扣除项目; 加计扣除项目;不得扣除的项目。,2020/8/3,6,2、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法定税率为25。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取得前述规定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20/8/3,7,二、所得

3、税会计政策的演进,(一)国际会计准则关于所得税会计 政策的演进 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国际会计准 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历程来看:1979年7月发布 了IAS12,要求企业可以在递延法和债务法中进行选 择;1994年10月对IAS12进行修订,取消递延法,要 求企业采用利润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996年10月要求企业在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负 债法中进行选择;2000年10月对IAS12 进行有限的修 订,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20/8/3,8,(二)我国所得税会计政策的演进 1994年6月,财政部发布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 暂行规定,允许在应付税款法

4、、递延法和债 务法中进行选择。1995年财政部发布所得税 会计(征求意见稿),建议采用损益表债务 法。2000年颁布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 企业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可以选择递延法或债务法。 2006年2月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规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20/8/3,9,三、所得税会计的特点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

5、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2020/8/3,10,四、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二)按照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2020/8/3,11,(三)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该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6、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2020/8/3,12,(四)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按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即当期所得税),同时结合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即递延所得税),作为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2020/8/3,13,借:所得税费用 (差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按税法规定计算) 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2020/8/3,14,所得税基本思路:,2020/8/3,15

7、,“所得利润”为何与资产、负债相关? 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会计利润收入费用 税法与会计三组对应概念: (1)税前会计利润利润总额 (2)应纳税所得额“会计收益” (3)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2020/8/3,16,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资产负债观认为,利润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 初净资产的增长额(忽略投资),而净资产是 资产减去负债计算得到的。 净资产的增长额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期末资产期末负债) (期初资产期初负债) (期末资产期初资产) (期末负债期初负债) 资产增长额负债增长额,2020/8/3,17,当然,由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 配

8、利润引起的净资产变化,不应包括在收 益之中。因此,利润的完整计算公式为: 利润本期净资产的增长额 本期所有者投入资本 本期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由于上述两调整项目,不涉及损益,直接 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影响所得税。,2020/8/3,18,【例】2009年,甲企业被环保部门罚款100万 元,会计上确认为营业外支出,而税法不允许 税前扣除。当年,甲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00 (收入3000费用2100)万元,所得税率为 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分析:会计比税法多计了费用100,利润少计了 100,因此应加回。 应纳税所得额9001001000 应交所得税100025%250 借:所得税费用250

9、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0,2020/8/3,19,差异会计利润应税所得 9001000100 若无此差异,则应交所得税 90025%225 可见,该差异的存在导致当年多交税25(即 10025%)。 当年多交的税,以后年度能少交吗?即当年不让 扣除的罚款支出,以后年度允许税前扣除吗?该 差异影响当期吗?影响未来吗? 这种未来没有转回可能的差异,称为永久性差异。,2020/8/3,20,可能产生永久性差异项目: (1)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非公益性捐赠不得扣除); (2)罚款支出; (3)研发支出(按150%扣除); (4)超过扣除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资总额的14

10、%)、工会经费(工资总额的2%); (5)国债利息收入; (6)可供出售股票和成本法核算投资的现金股利(即权益性投资的股利所得持有期超过12个月)免税(但转让所得不免税)。,2020/8/3,21,【例】中天公司2006年12月10日购入一台办公设备,入账价值60万元,折旧年限3年,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该设备折旧年限为2年,其他相同。假定公司每年实现利润总额均为100万元。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求三年所得税。,2020/8/3,22,2007年应交所得税(10010)25% 22.5 当年少交了2.5 ( 1025%)万元税款。 注:假设无此差异

11、,则应交税25万元。 2008年应交所得税:(10010)25% 22.5 当年少交了2.5 ( 1025%)万元税款。 2009年应交所得税:(10020)25%30 当年多交了5 ( 2025%)万元税款。 07年末,相当于产生未来的所得税负债2.5万 元,账面应有反映,该如何反映呢?,2020/8/3,23,(1)基于07年末,差异导致当期少计税2.5万元,又导致未来(09年)多交税(即转回)。 该差异既影响当期,又影响未来,是暂时性差异。 (2)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两类: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不影响未来的差异,是永久性差异;会影响未来的差异,是暂时性差异。

12、从计算角度来说,暂时性差异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2020/8/3,24,第二节 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2020/8/3,25,一、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20/8/3,26,(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Taxable temporary differences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Differed tax

13、 liabilities) 。,2020/8/3,27,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 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 税基础,2020/8/3,28,(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Deductible temporary differences 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Differed tax asset ) 。,2020/8/3,29,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 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 计税基础,2020/8/3,30,可抵扣暂性差异: 将导致在销售或使 用资产或偿付负债 的未来期间内减少 应纳

14、税所得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 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 来期间内增加应纳税 所得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2020/8/3,31,二、资产的计税基础 Tax base of an asset 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2020/8/3,32,资产的计税基础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 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2020/8/3,33,(一)固定资产 会计: 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

15、备 税法: 固定资产原价税收累计折旧,2020/8/3,34,税法中除某些按照规定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外,基本上可以税前扣除的是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 税法还就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出了规定,而会计处理时按照准则规定折旧年限是由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的。 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2020/8/3,35,举例:A企业于209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使用寿命为l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类似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

16、旧,预计净残值为零。210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0万。,2020/8/3,36,分析:该项固定资产在210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300-300102-20 =220(万元)计税基础 =300-30020%-24020%=192(万元) 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差额28万元,代表将于未来期间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税的金额,产生未来期间所得税的增加,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20/8/3,37,举例:甲公司于205年12月20日开始计 提折旧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600万 元,预计其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 值均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8年12月31日,估计期可收回金额为 92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 旧年限与会计准则相同,企业的资产在 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可予税前扣除。,2020/8/3,38,分析:208年12月31日,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600-1603=112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920万元,应计提2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