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知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97010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19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营管理知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经营管理知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经营管理知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经营管理知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经营管理知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营管理知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营管理知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逻辑学?,逻辑学: 是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 对每个论证的检验 结论是由论证提供的前提或假定推出的吗? 前提能为接受其结论提供良好的理由吗? 前提为真就能推出结论为真推理正确 Note:在人类生活中,有些事情并不能完全用逻辑方法加以分析,有些问题并不能用论证(即使是良好的论证)来解决,有时求助于情感比逻辑论证更有效力,在某些语境中或许也更为合适。,1.2命题与语句,命题: 是一种可以被否定或肯定的东西。人们通常用陈述句表示,唯有命题断定了事情是(或不是)如此这般,因而也唯有命题才会是真的或是假的。 真与假不适用于问题、命令或感叹。 命题

2、必须是真或是假。 命题和断定命题的语句。一个特定的命题可以被不同的语句甚至语言肯定,而同一语句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 简单命题复合命题 “和”联言式,“或”选言命题,“如果”条件命题,.(.) 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1.3论证前提与结论,推论:以一个或更多命题作为出发点,得出另一命题的过程 论证:一个命题从其他命题推出,后者为前者之为真提供支持或根据。 “命题组”逻辑学上的含义。 一些相关的命题,可能并不包含任何论证。 论证在文中,结论既可以出现在前提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前提之前。 假言命题看上去像论证,但不是。,1.4论证的分析,1.解析: 用清楚的语言和逻辑顺序表明论证中的问题

3、 2.图示:用二维空间关系图展示论证的结构 可以“独立支持“,以可以”命题相结合支持“ 对列出隐含前提很有效 多重复合论证:包含两个或更多论证和若干相关联系并不明显的命题时。 一段话中论证的数目通常取决于其中所含结论的数目,同一个命题既可在一个论证中作结论,又可以在另一个论证中做前提。 一个论证的结论作为另一个论证的前提的一串论证,在语言表达上可以被压缩。,1.5论证的辨识,A.使用“结论指示词”和“前提指示词” B.语境中的论证:一段话也可以作为前提。 C.非陈述形式的前提 用反诘问句:当提问者相信问题的答案显然或确定无疑时,可以用问句暗示或设定一个前提 ( 可以避免直接提供前提的责任, 增

4、加说服力) 有时论证的结论可以采用祈使句或命令句的形式。 尽可能减少依赖语境的因素。聚焦于命题本身,探索它们是真还是假,它们蕴涵着什么,它们是否被别的命题所蕴涵,在论证中它们是否是前提或结论。 我们要抓住命题的实质,而无论它们的语言形式是什么。完整地重塑论证。 D.未明确陈述的命题 当论证中有一个或更多个构成命题未被明确陈述,但又假设能为人理解时,论证的分析可能变得更复杂。 如: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省略三段论 省略三段论中未陈述的命题可能并不明显或者可疑的,不明确陈述,可能正是为了避免受责难。 省略三段论极其依赖语境。当为了强调某个命题是假的时,说话人常常构造一个假言命题,以该命题作前件(“如果”

5、部分),以一个普通认为是假的命题作后件(“那么”部分)在一个真的假言陈述中,如果后件是假的,前件就不可能是真的。,1.6论证和说明,“因为”“由于”“因此”也可以用于说明,关键是判断语段中作者的用意。 论证:为了证明某一命题是真的 说明:已知某一命题是真的,但希望对为什么真给一个说明 为了区分论证和说明,我们必须对语境有一定的敏感性。有时甚至有两种目的,既可认为是结论,又可能是说明。,1.7演绎和有效性,演绎论证断言其前提决定性的支持结论。 归纳论证没有起前提决定性的支持结论。 每个论证或者是演绎的,或者是归纳的。 当一个论证断言它的前提(如果是真的)为它的结论的真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理由时。当这

6、个断言是真的,该论证是有效的;如果是假的,论证是无效的。 一个演绎论证或者是真,或者是假的。 演绎逻辑的中心任务就是对有效论证和无效论证。,.(.) 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1.8 归纳和或然性,归纳论证不要求它们的前提必然地支持结论,而是或然性地支持。 或然性是必然性的缺失。永远不会穷尽所有的证据。归纳论证既不是有效的,也不是无效的。 前提授予结论的或然性越高,论证的价值越高。归纳论证可以是较好的,较差,或较弱、较强。 附加信息可能强化或弱化或然性。新发现的事实可以改变我们对或然性的估价,而不能增减演绎的有效性。 或然性是一种程度 归纳论证并不是明确表明其结论仅仅是在某种或然程度上推出来的。论

7、证中出现或然性并不必然就是归纳论证,因为有些演绎论证就是关于或然性本身。,1.9有效性和真实性,一个成功的演绎论证是有效的。有效性是一种命题之间的关联,不适合任何独立的单一命题,而只能论及其真实性。 真:断言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 无效论证: 真结论 假结论 真前提 假前提 有效论证: 真结论 假结论 真前提 假结论而论证有效,则前提是假的 假前提 所有前提为真的有效论证称为可靠论证,1.10 复杂的论证性语段,有时表达同一命题的不同语词重复出现,有时有省略 1.11 推理 矩阵法 以当前的事态推出起因称为回溯分析 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叙述不是很精确的。对于一部分叙述要加以拒绝或替换。 现实问题不是有

8、着明确答案的精心构造的问题,而是突发事件或矛盾的情形。,语言的用法,语言是一种非常精细和复杂的工具,以至于我们可能会忽视它的用法的多样性。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去追求简单化,而不注意语言使用的语境及其不同使用目的,从而就可能被我们遇到语词或话语形式所误导。 语词并不总是服务于它们的表现诉求。 思想交流并非像通常想象的那样是语言的首要的和唯一的目的。使用语言还有许多其他宗旨,诸如引起某些情感、鼓励或抑制行动,使人专心于某些特定安排等等。很多情况下,交流思想是从属性的,当没有前者也能实现那些宗旨时,前者甚至完全被忽略。,2.1 语言的三种基本功能,信息性:通过明确表述并肯定(或者否定)命题来完成。信息也

9、包括错误信息,真命题和假命题,正确论证和错误论证。用来描述世界和进行有关世界的推理。 表达性:揭示或交流情感、感受和态度。 表达性的语句既不真也不假。 但有时会混合用途。 表达有两种:1.独自发泄 2.激发听者在心中引发共鸣 指令性功能:意欲引起或阻止明显的行动。 例:命令和请求 指令性话语不真也不假,但有其他属性:合理、不合理。我们可以为履行某个行动给出理由。这时命令的过程可视作论证。祈使逻辑,2.2多功能话语,几乎任何一种正常交流都可能表现出语言的这三种用法 成功的交流都要求一定的功能结合。 除了清晰的语境和正式的关系之外,人们不能简单地发布命令并希望它得到执行。赤裸裸的命令会引起反感和敌

10、对。因此,必须使用一定的间接方式。通常,为了追求我们要引起的行动,我们并不直接了当地发布命令,而需要使用比较委婉的方法。 行动常常具有非常复杂的原因,既涉及欲望又涉及信念。 欲望:是态度和情感的特殊类型 信念会受到接收到的信息影响 被说服的人可能处于:缺态度、缺信念或两者都缺。 语言的其它功能: 礼仪性用法 践行性用法,.(.) 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2.3 话语形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与陈述、询问、命令和惊叹的目的并不完全对应 要正确地评价某一给定语段,需要把握语言的不同功能以及该语段本身的宗旨。 功能与语法结构没有必然联系,尽管语法结构有标识作用,功能与表面上断言的内容之间也

11、不存在严格关系。例:移位语语境在判断功能的过程中极其重要。 论证和说明之间的差别常常取决于语段的说话者的目的。,2.4情感词汇,一个语词既有字面意义又有情感影响。后者是词汇的情感意义。 词汇的字面意义和情感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各自独立的。 我们用以指示事物的词汇会明显地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态度。而这种影响造成委婉语增多。委婉语就是用温和的词汇表示严酷的现实。我们不断创造新词汇来替代那些不再令人满意的委婉语。一旦与指代的实际相联系,委婉便迅速失去了它们的功能。 在某个具体的人的思想中,语词的情感意义往往产生于第一次学习它的语境。 相同事物可以被情感色彩非常不同的词汇所指称,2.5一致与歧见的种类,纯粹言

12、辞上的还是实质性的 两个人可能会在某事情是否已经实际地发生上意见相左,这种情况称为“信念歧视” 有时信念一致,但感受或态度不同,成为态度歧见。也可能既有信念歧见又有态度岐见 信念歧见可以通过确认事实得到最好的解决。可以询问证人,查阅文本和检查记录。 态度歧见不是关于事实是什么,而关于怎样评价。解决上可以考虑“如果引起不愉快的事情不发生会怎样?”用表达性的语言来说服。 “好”和“坏”、“对”和“错”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我们能用语言支配人。 本杰明迪斯雷利,2.6 情感中性语言,语言的表达性用法和信息性用法一样是正当的 如果把探求现实真理作为我们的目标,那么中性语言就应更受重视。而情感因素是一种分

13、散注意力的力量。激情倾向于掩盖真相。当我们试图以冷静和客观的方式推论事实时,使用强烈的情感语言便是有害无益的。 当我们处理某些冲突时,使用完全中性、不受感情影响的语言或许并不可行。 从事专业民意调查的采访者必须非常谨慎,以免在调查询问中使用情感措辞而使收到的反馈产生偏差。 逻辑要点: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交流信息,如果我们希望避免误会,那么要尽可能少使用情感色彩浓厚的语言。 玩弄情感,而不是诉诸理性,是那些从歪曲真相中获得好处的人的常用手段。尤其是广告和政治中。 最好的防御就是对语言及其不同的用法要多思而敏感,并具备识别那些不讲道德原则的人强词夺理的伎俩的能力。,定义,3.1论争、言辞之争与定义 语

14、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设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是,当语词被漫不经心或错误地使用,它就变成我们的负担。信念和态度的歧见都可能是实质歧见,但有时仅仅是误解或词汇误用。 论争:1.明显的实质论争:信念或态度上,毫不含糊地对立 2.纯粹的言辞之争:没有实质歧见,语言的误解或误用是常见 的原因。良好的定义对互相理解是非常关键的。 3.表面上是言辞的,但实际上是实质的论争。有时是“标准”概 念之争。 辨识流程:1.出现歧义了吗?实质论争 是 否 2.清除歧义可以消除对立吗?纯粹的言辞之争 否 是 表面言辞、实为实质论争,3.2 定义的类型和论争的解决,注意:定义总是符号的定义,因为只有符号才需要定义说

15、明其意义。 定义项是与被定义项具有相同意义的另一种符号或符号串。 定义的主要用途是消除歧义。 1. 主要的两种定义: 规定定义:引进新符号的人具有规定给予它什么意义的完全自由。新被定义的符号本身不必完全是新奇的,它可以仅在定义出现的语境中是新的。 引入新符号的原因各种各样:1. 为了方便 2. 为了保密 3.为了节约时间、注意力或脑力(因为一句子或等式变得太长时,它的含义就不易捕捉)4.心理目的:如激发兴趣,或对论争问题进行中性分析 规定定义既不真也不假,也没有确切与不确切之分;在这方面,与词典定义截然不同。由规定定义而定义的符号在该规定给予它一种意义之前不具有那种意义。规定定义是用被定义项意

16、指定义项所意味的东西的一个建议或方案,或者被视作那样做的一个请求或指令。规定定义是指令性的,而非信息性的。 好的规定定义不应太模糊或复杂,避免毫无结果的言语冲突。,.(.) 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3.2 定义的类型和论争的解决,2. 词典定义: 如果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歧义或增加个人的词汇,而被定义项并不是新词而是已具有固定的用法,那么这种定义就是词典定义。词典定义不能给予其被定义项一个迄今还没有的意义,而是报告其已经具有的意义。词典定义可以真可以假。 词典定义中的真实定义与所指称的事物不一定有关 通常用法VS 异常用法 词汇的用法是一种统计问题,一定不要忽视某种语言大量使用者对词项的使用方法,否则,词典定义对实际用法就不真或不完全正确。,3.2 定义的类型和论争的解决,3. 精确定义:用于消除模糊性。 模糊性:词汇存在临界状态,而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