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病变ppt课件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096981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部病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耳部病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耳部病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耳部病变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耳部病变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部病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部病变ppt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部,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耳的检查技术及各种方法的应用价值 熟悉耳的解剖及正常HRCT表现 熟悉耳部肿瘤、急慢性中耳乳突炎、先天性发育畸形及颞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一 、检查方法 1.X线 2.CT 3.MRI,(一)X线 颞骨为三梭锥体,长轴与矢状面成45 侧/斜位:矢状面投影,X线大致平行于长轴 许Schller氏位,劳Law氏位,伦Runstrom氏位, 冠状面投影,X线大致从前后方向上垂直于其长轴 后前45斜位(斯stenvers氏),前后45斜位(反stenvers氏) 颞骨轴位相:水平面投影,X线在上下方向垂直于其长轴 梅(Mayer氏),欧(owen氏),劳Law氏位:颞骨侧位

2、 中心线向面侧及足侧各倾斜15, 主要观察乳突气房、乳突窦、鼓室盖、乙状窦。 窦硬膜三角 许Schller氏位:颞骨侧位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30, 显示与Law氏位大致相同。,轴位 梅(Mayer氏位): 头向足侧斜45,矢状面向患侧倾斜45, 用于观察鼓室窦入口和鼓窦区等。 后前斜位 斯(Stenver氏位): 向头端倾斜12,俯,头矢状面倾斜45, 用于观察内耳、内听道、气房、乳突尖。,(二) CT 1.横断面:自岩骨上缘至外耳道下缘 扫描线平行于下眶耳线(0):用于观察听小骨,鼓窦入口,耳蜗,咽鼓管,颈静脉管等。 扫描线平行于上眶耳线(30):用于观察面神经管,外半规管等。 2.冠状

3、面:颞颌关节后缘至外耳道后方,垂直于听眦线,3.层厚/层距:1-3mm。 4.高分辨率扫描: 重点观察骨质及内耳结构时,骨算法重建 重点观察软组织结构时,用软组织窗观察; 5.增强扫描:富血管及与颅底颅内有关的病变,(三) MRI 1.头颅表面线圈: 2.扫描序列:T1WI/T2WI 3.MRI水成像:内耳淋巴成像 4.扫描切面:横断/冠状 5.层厚:35mm,或更薄(1-2mm) 6.增强扫描:,二、正常影像解剖,(一)外耳 耳廓 外耳道 (二)中耳 鼓室 咽鼓管 鼓窦和乳突 (三)内耳 前庭 耳蜗 半规管,(一)外耳道 外1/3为软骨部,X线片不 易观察,CT和MRI可以分辨其 结构和形态

4、。 内2/3为骨性外耳道,X线、CT、MRI均可显示。,(二)中耳 鼓膜:X线不易显示, CT和MRI合适的窗宽可见线状结构。 咽鼓管: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 X线平片和CT检查可显示近鼓室侧 1/3骨部。,(二)中耳 鼓室:垂直和前后径约15mm。听小骨 外侧壁:鼓膜 内侧壁:内耳外侧壁 前壁:咽鼓管 后方:乳突气房 上方:鼓室盖 下方:与大血管相隔 X线可显示鼓室形态和鼓室壁; HRCT能良好显示听小骨形态、位置及其间关节 关系,显示面神经鼓室段走行, MRI分辨不如CT直观。,鼓窦和乳突: 鼓窦:为鼓室上隐窝外上方空腔, 宽约6mm,高10mm,通过不规则孔道 开口于鼓室上隐窝,与乳突气房

5、相通。 X线显示鼓窦为含气空腔,HRCT可显示鼓窦及 其开口。 乳突:初生时尚未发育,仅见鼓窦,1岁时乳 开始发育,3岁时气化较明显,按其气化情况可 分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乳突的气化类型及表现: 气化型:乳突小房清晰透明,间隔锐利 板障型:由松质骨构成,脂肪及骨髓 硬化型:由致密骨构成,鼓窦周围增生硬化 混合型:,(三)内耳 X线平片显示骨迷路较清楚。 HRCT对内耳的细微解剖形态观察细致。 MRI可显示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形态。 MRI水成像技术能观察内耳淋巴液。,外耳道,内耳道,鼓室盖,鼓窦,窦硬膜角,乳突尖,三、正常影像学表现,许氏位正常气化型乳突,梅氏位正常气化型乳突,正

6、常乳突气房,内听道,正常耳部高分辨率CT表现,正常耳部高分辨率CT表现,正常耳部高分辨率CT表现,冠状面颞骨正常CT解剖,听小骨CT重建,正常耳部MRI表现,正常耳部MRI表现 T2WI,内耳的三维 重建图像,内耳MR水成像,内耳MR水成像,四、异常影像学表现,1.乳突气房异常 2.中耳与鼓室异常 3.对称性与位置异常 4.咽鼓管透明度异常 5.岩骨、内耳结构异常,五、观察、分析和诊断,正常表现 颞骨的组成: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 外耳道:内2/3为骨部、外1/3为软骨部 中耳:鼓室、鼓窦、咽鼓管、乳突 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内耳道 基本病变表现 形态异常:先天畸形 骨质破坏:炎症

7、、肿瘤 骨质增生硬化:慢性炎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畸形性骨炎 骨质结构不连续:骨折 异常软组织密度影:炎症、肿瘤,六、不同影像学技术临床应用,X线检查:分析乳突类型、部分疾病 HRCT: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了解骨质细微结构、了解外、中及内耳发育情况,显示各种疾病的表现及邻近解剖关系 MRI:了解内耳迷路及面、听神经情况,疾病诊断,七、耳部肿瘤 八、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 九、先天性耳发育畸形 十、颞骨骨折,七、耳部肿瘤,(一)外耳道骨瘤 (二)听神经瘤 (三)面神经瘤 (四)中耳癌,(一)外耳道骨瘤,分化良好的成熟骨构成,多见于膜内化骨 分型 密质骨瘤:骨表面,无髓腔结构 松质骨瘤:板障内,有髓腔

8、结构 颅底骨瘤常见于筛窦、额窦,外耳道,外耳道骨瘤,内耳道骨瘤,骨瘤,(三)面神经瘤,多发生于乳突段,其次为鼓室段,极少发生于内耳道 临床症状主要为渐进性面瘫或面肌痉挛 病理多为神经鞘瘤,少数为神经纤维瘤 影像学表现 CT:本病典型特点为面神经走行区占位病变,局部面神经管管腔扩大、骨质破坏。肿瘤边缘光滑,可突破骨轮廓,进入中颅窝。肿瘤突入鼓室或外耳道,可表现相应部位肿块。增强扫描,肿瘤强化 MRI:可显示肿瘤强化及肿瘤全貌,尤其是向茎乳孔以下的蔓延优于CT,面神经瘤,(四)中耳癌,病因: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史 病理:多为鳞状上皮癌 临床:中老年病人,耳道溢血、疼痛、面瘫 影像学表现 CT:中耳

9、鼓室软组织肿块,听骨及鼓室壁不规则破坏,肿块强化明显 MRI:显示范围优于CT,可观察颅内侵犯,左中耳鳞癌,中耳癌,八、中耳乳突炎及胆脂瘤,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胆脂瘤,化脓性中耳乳突炎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and mastioditis,概述: 中耳乳突炎为中耳/乳突气房粘膜及骨膜化脓性炎症,乳突炎多为中耳炎的合并症。本病为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所致,多见于儿童。,临床表现 1.耳痛:呈深部痛,鼓膜穿孔流脓后缓解 2.听力减退及耳鸣:多为传导性耳聋 3.鼓膜混浊、内陷甚至穿孔 4.乳突炎则局部皮肤肿胀,红,压痛。 5.全身症状:,(一)X线 1

10、. 鼓室、鼓窦和乳突气房透光度减低,密度增 高,气房壁骨质增生硬化, 2. 听小骨破坏。 3. 肉芽肿型:鼓室上隐窝扩大,内密度增高, 听小骨破坏,鼓窦口扩大,鼓窦和乳突气房 破坏,密度增高。,急性中耳乳突炎,双乳突气化型,右 乳突气房透亮度 减低。,(二)CT表现 1.急性: 中耳鼓室及乳突气房密度增高,部分可见液 平面。 2.慢性: 鼓室和乳突气房内密度增高,粘膜增厚,气房 间隔骨质硬化,中耳内听小骨正常。 3.肉芽型:以炎性肉芽增生和骨质吸收为主要表现。 肉芽组织表现为软组织样等密度;鼓窦入口 和鼓窦密度增高,边缘骨质吸收、模糊,窦 腔无明显扩大。增强扫描肉芽组织明显强化。,右侧慢性中耳

11、乳突炎,右侧慢性中耳乳突炎,右侧中耳乳突炎,(三)MRI诊断 1.急性期:中耳及乳突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 信号,部分可见液平面。 2.慢性期(单纯型):鼓室和乳突气房内呈软组 织样信号,粘膜增厚,T1WI呈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 3.肉芽型:炎性肉芽增生和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 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有强 化。胆固醇性肉芽肿则在T1WI和T2WI均 高信号,胆脂瘤cholesteatoma,概述 为角化鳞状上皮脱落堆积而成,其内含有胆固醇结晶,并非真正肿瘤,有别与先天性胆脂瘤。 绝大多数(95%以上)继发于慢性中耳炎,外耳道上皮经鼓膜边缘穿孔处植入中耳形成(继发性

12、);少数可为鼓室粘膜上皮鳞状化生而来(原发性)。,胆脂瘤cholesteatoma,病理: 本病为鳞状上皮通过鼓膜穿孔处长入鼓室、鼓窦及乳突腔内。角化鳞状上皮脱堆积引起压迫,同时在炎症的作用下导致邻近骨质破坏,听小骨破坏,鼓窦及鼓窦入口扩大,周边伴有骨质硬化。 上鼓室为最早发生的部位。 发展途径: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胆脂瘤cholesteatoma,临床表现: 1.常有长期慢性持续性耳部流脓病史,有特 殊恶臭。 2.传导性耳聋。 3.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穿孔,从穿孔处可见 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无定型物 质,奇臭。,胆脂瘤cholesteatoma,(一)X线表现: 鼓室、鼓窦、乳突气房的

13、扩大破坏, 密度增高,听小骨破坏。 1.上鼓室胆脂瘤 2.鼓窦入口胆脂瘤 3.鼓窦胆脂瘤 4.乳突部巨大胆脂瘤,(二) CT诊断 1.中耳鼓室及鼓窦区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呈软组织样密度(CT值3065Hu)。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 2.病灶边界多数清楚,少数可不清楚,见到骨质硬化边为其典型CT征像。 3.听小骨破坏或移位。 4.鼓室入口、鼓室腔扩大,周围骨质破坏。,左侧中耳乳突窦胆脂瘤,左上鼓室乳突窦胆脂瘤,右侧胆脂瘤,右侧胆脂瘤,(三)MRI诊断 1.中耳鼓室及鼓窦区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样 影,T1WI呈等偏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信号往往不均匀。 2.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强化,

14、周围肉芽组织可强化。 3.听小骨破坏,鼓室入口及鼓室腔扩大,周围骨质破 坏,MR不如CT显示好,但在显示硬膜外侵犯及颅脑并发症,MR优于CT。,中耳胆脂瘤,九、耳先天发育畸形,外耳和中耳由第1、2鳃弓发育而来,因此外、中耳畸形常联合发生 内耳由耳囊发育而成,内耳畸形常单独发生 (一)先天性外耳畸形 (二)先天性中耳畸形 (三)先天性内耳畸形,外、中耳畸形,外耳畸形:耳廓变形或缺失,外耳道狭窄、变短及闭锁 中耳畸形:主要有鼓室倾斜、狭窄或听骨链畸形 HRCT 外耳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观察狭窄的程度,闭锁的类型,如为骨性闭锁其闭锁板的厚度 中耳鼓室窄小变形的程度、听骨链畸形的程度和方式、邻近结构有无

15、畸形,如乳突、颞颌关节、面神经及及内耳,右外耳道闭锁中耳发育异常听骨链畸形,左外耳道骨性闭锁,两侧外耳道先天性闭锁伴耳廓畸形,十、颞骨骨折 fracture of temporal bone,以岩部骨折最常见 按骨折线与岩锥长轴的关系,可分为三型:纵行、横行及混合型 临床可有外耳道出血、脑脊液耳漏、面瘫、耳聋及眩晕等症状,岩骨骨折(分类及CT表现),根据骨折线方向与颞骨锥体长轴的关系 纵行: 占70%80% 自颞骨鳞部开始,向前向下,通过鼓室盖、外耳道、中耳和破裂孔 听小骨骨折或脱位 面神经损伤 脑脊液耳漏、乳突和鼓室积液 横行: 1020% 占颞骨骨折的垂直于岩骨长轴:横过内耳,垂直于岩锥和内听道 混合型,颞骨纵行骨折伴鼓室、乳突积液,右侧颞骨多发骨折,左侧颞骨多发骨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