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_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培训讲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96883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_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一轮_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一轮_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一轮_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一轮_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_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_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培训讲学(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复习,区域地理环境包括两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矿产资源等方面。 (2)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包括区域的人口(数量、素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等方面。 前者的差异必然导致后者的差异,因而,比较两地的差异应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入手。,一、区域的主要特征,(一) 概念(a):,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A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B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C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

2、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D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E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二)、区域的主要特征 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边界、异同、特色、联系),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解答此类

3、题要确定区域的含义和地理位置,再结合具体区域去认识和记忆其主要特征。方法指导如下:,规律技巧总结,(1)图像归纳法认识区域的主要特征。,(2)用歌诀法记忆区域特征:区域有界线,内部似相连,优势特色显,区间互相连。,考能联动提升,1区域特征的形成 区域的众多特征中,最重要的是相似性(整体性)、差异性和联系性(开放性)三大特征,形成分析如下:,强化专练 1.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 位于东部沿海南部 雨热同期,大陆性气 候稍强 水稻土 水田 水田耕作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旱地耕 作业 A.B. C.D.,解析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部,这 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受

4、海洋影响大,表 现出较强的海洋性特征,这里是我国最大的综合 性工业基地,工业发达。同时这里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三角洲上河网密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 便利的条件,以水田耕作业最为发达。 答案 B,方法突破 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整体性是区域的基本属性,没有整体性也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区域划分 区域整体性、差异性是区域划分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指标差异可划分成不同区域。如我国的不同区域划分为:,学以致用 1结合我国四个不同的区域:客家方言区、东北地区、华北平原、浦东新区,完成(1)(2)题。 (1)上述四个区域的概念,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是() AB C D,(2)

5、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黑、吉、辽同被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是() A两者的位置相邻,地理特征一致 B便于统一规划布局 C从区域的整体性上看,两者在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 D从区域的开放性上看,东北地区的产业向蒙东转移,解析:第(1)题,客家方言区是根据语言划分的;华北平原是根据地形划分的。第(2)题,蒙东和东北三省在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方面的相似性较强。 答案:(1)C(2)C,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完成(1)(3)题。,(1)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6、 C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区土壤盐渍化普遍,B,(2)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C,(3)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 A从到 B从到 C从到 D从到,B,【解析】由图中所给的纬度可以推知,在秦岭淮河以北,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再结合经度判断,为鄂尔多斯高原,是黄土高原,是华北平原,为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大部,为长江中下游及江南丘陵,主体为武夷山地区。,【解析

7、】 第(1)题,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分别是:区土地沙化严重;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区春旱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广大;区红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地区洪涝严重。故答案为B 第(2)题,各区水文特征表现为:、地区河流水量较小,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大;、地区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故答案为C,【解析】 第(3)题,在我国的深秋季节“落叶纷飞,满目金黄”说明为落叶阔叶林;“树木葱郁,山清水秀”说明到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重重隧道”说明穿过了东西走向的山脉,符合条件的为秦岭。故答案为B,(2010福建四地六校联考)读下图,回答12题。,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8、( ) A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A B C D,B,C,【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 第1题,图中反映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其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不同,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第2题,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其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 念: 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 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类型:乡村地域和

9、城市地域,大,小,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面状,线状和网络状,点状,岛状,3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 影响因素:,三、区域的产业结构,1 、概念(a):,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a):,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3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关系,区域发展前期: 农业为主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0、时期: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区域经济发展较高时期: 第三产业比重最高,反之,可根据产业比重判断区域状况: 第一产业比重大: 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 工业化程度高; 第三产业比重大: 经济发展水平高。,3 产业结构差异的表现:,1、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3、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区域经济达到较高的水平后,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1、读下表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统计数据,回答问题。,1)根据所给资料分析,三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是( ) A.b、a、c B.a、c、b C.a、b、c D.c、b、a (2)

11、三个地区中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是( ) A.a B.b C.c D.三个地区都是,C,A,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图为我国某省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该省区在10年间( ) A.第一产业比重加大 B.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比重缩小 D.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 2.该省区最可能是下列四省中的( ) A.吉林 B.青海 C.广东 D.山西,D,C,图1-2表示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2,完成79题。,7.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之比为( ) A.37.617.445.0 B.31.630.537.9

12、 C.15.524.560.0 D.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 B. C. D. 9.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 B. C. D.,D,A,C,1.2 区域发展阶段,1衡量指标 (1)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2)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包括预期寿命、 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 (1)影响因素: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 历史文化等。 (2)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学点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区域的发展阶段,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2.工业

13、化阶段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少,传统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力密集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缺少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稀少。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发展

14、速度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二、工业化阶段(b),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b),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区域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特征比较,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一产为

15、主,二产迅速上升,三产为主,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不均衡加速发展状态,高水平均衡发展状态,巧学易记 网络法记忆区域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发达国家的一般规律) 由此看出,区域在发展前期,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速,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当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区域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划分标准: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发程度,一、东、中、西差异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北京除外) 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暂未包括

16、香港,澳门 台湾,而这三个省区都临海),我国三大经济地带,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2个,川(蜀)、渝、贵(黔)、云(滇)、藏、陕(秦)、宁、甘(陇)、青、 新等10个,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较差,薄弱,低,较低,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等9个,较优越,较薄弱,较低,较低,优越,雄厚,较高,高,(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图113,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比较 该图反映出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近几年三个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都较快,但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增长速度快,中部次之,西部经济水平低,增长也最慢。,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较低,较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