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6857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编组站与调车驼峰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第二节 调车驼峰,驼峰,驼峰,驼峰是编组站的主要特征,它是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设计成适当的坡度,上面铺设铁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坡度所产生的位能辅以机车推力来解体列车的一种调车设备,是编组站解体车列的一种主要方法。,在进行驼峰调车作业时,先由调车机车将车列推向驼峰,当最前面的车组(或车辆)接近峰顶时,(车钩压紧时)提开车钩,过峰顶后就可以利用车辆自身的重力,顺坡自动溜放到编组场的预定线路上,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调车作业的效率。驼蜂一般设在调车场头部,适合于车列的解体作业。 驼峰根据设备条件的不同,可分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

2、和自动化驼峰。,一、驼峰发展概况,平面调车阶段(1825-1876)-世界铁路编组站调车设备发展的第一阶段。 简易驼峰调车阶段(1876-1924)-世界铁路编组站调车设备发展的第二阶段。 机械化驼峰调车阶段(1924-1948)-世界铁路编组站调车设备发展的第三阶段。 半自动化和自动化驼峰调车阶段(1948-今),驼峰调车作业的自动化,不仅能提高驼峰作业效率和编组站的改编能力,而且能保证作业安全,改善劳动条件和降低劳动强度。随着铁路网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将会成为人们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目标。,二、驼峰调车的作业特点,驼峰调车与平面调车方法不同,其特点是:,解体车列

3、被推上峰顶后,摘钩的车辆主要依靠本身的重力,向编组线自行溜放; 在保证前后两钩车有适当距离情况下,溜放可以连续进行。 术语:自峰顶每次溜放的一组车辆叫“车组”或“钩车”,每一钩车可能由一节或几节去向相同的车辆组成。车组溜放时所经过的进路叫溜放进路,溜放进路上的对向道岔叫分路道岔,用它控制各钩车溜向不同的调车股道。,钩距 中途连挂 外路车,三、驼峰的平面与纵断面,驼峰结构的一般概念 在纵列式编组站,调车驼峰设于到达场与调车场相联接的咽喉处,它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等组成(见图1-6)。 推送部分 -由到达场中部到驼峰峰顶间的线路区段,叫作驼峰的推送部分。其中,由到达场出口咽喉的最外警冲标

4、到峰顶平台始端的线段叫推送线。设置目的是为了得到必要的驼峰高度,并在推峰解体时能使车钩压紧,以便摘钩。,图1-6,计算停车点-调车场各股道警冲标内方100m处的点,叫作计算停车点,简称计算点。 溜放部分 -由驼峰峰顶到调车场计算点之间的区段,叫溜放部分 。 溜放线:峰顶至线束第一道岔间的线路。 峰顶平台 -推送部分与溜放部分之间的平坦地段,叫峰顶平台。它位于驼峰的最高处,峰顶平台的长度一般10m左右。,难行车和易行车 -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向同一调车线溜放时,由于车型及载重情况不同,所耗能量不同,因而车辆有难行车与易行车之分。 难行线和易行线 -钩车溜向不同股道,所耗的能量不同。这是由于各条线路所

5、经过的道岔数目和曲线转角不同造成的。因而线路有难行线和易行线之分。能耗最大(即阻力最大的)线路叫难行线。能耗最小的线路叫易行线。,驼峰高度 -峰顶与调车场难行线计算点的高度差,叫作驼峰高度,简称峰高。驼峰高度应保证在最不利条件下(低温、顶风),难行车能以规定的初速自由溜放至难行线的计算点。 能高 -同物体沿斜面运动一样,车辆自峰顶向下溜放也遵循能量守恒。 为了设计时计算方便,把车辆在溜放过程中运行到各点具有的动能、势能及阻力消耗的能量都用相当的高度来表示,就是能量高度,简称能高 。,驼峰调车场的平面布置 由推送线和溜放线组成了调车场的进口咽喉,也叫调车场的头部,列车的解体作业就在这里进行。为了

6、提高驼峰的解体作业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对调车场头部的平面布置提出以下要求:,使峰顶到最远计算点间的距离尽量缩短 车辆自峰顶向调车场各股道计算点溜放时,其溜放行程和所受之总阻力(包括基本阻力、风阻力、道岔阻力和曲线阻力)应差别不大 。 合理确定制动位置,以减少减速器的数量 尽可能地少铺设短轨和避免反向曲线,以减少车辆的溜放阻力。 对应上述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 。,图1-7,驼峰的纵断面 选择纵断面应注意以下各点 : 推送部分 推送部分的坡度应保证:(1)由一台调车机车进行推峰作业时,将最重车列推至峰顶停车后,能再度起动;(2)推峰解体的车辆,靠近峰顶时车钩能够压紧,以便摘钩。根据以上要求,推送部分

7、一般均设两个坡段 :推送坡和压钩坡,溜放部分 加速坡:它是溜放部分中坡度最陡的一段。 目的:加速钩车的溜放速度,提高解体作业效率; 保证在不利的溜放顺序下,前后钩车在第1分 路道岔处有足够的时隔。 中间坡:位于加速坡之后的一个坡段叫中间坡(也叫制动坡)。 道岔区段坡:中间坡之后为道岔区段坡。 编组线坡:调车场的每条编组线,在其三分之二的长度内,顺溜车方向应有不大于1.5的下坡,使车辆能够克服运行阻力以安全连挂速度溜至预定地点。,三、调车驼峰分类,调车驼峰按其控制技术装备不同大致可分为: 非机械化驼峰-采用铁鞋或手闸作为调速设备,分路道岔则采用自动集中或在现场人工操纵。(日解编量较低) 机械化驼

8、峰-调速设备以车辆减速器为主,铁鞋为辅。(3400辆/日),半自动化驼峰-在机械化驼峰的基础上,又在调车线上增设一个或二个目的制动位,同时增设测速、测长和半自动控制机等设备。(人工控制出口速度)(4000辆/日) 自动化驼峰-在半自动化驼峰的基础上,增加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和测重、测速、测长和测气象等设备。(自动控制出口速度)(4500辆/日) -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车驼峰按每昼夜解编能力可分为 : 大能力驼峰-一般有两条以上推送线,其解编能力在4000辆/日以上 ,应设30条及以上调车线,应配有溜放进路自动控制系统,钩车溜放自动调速及推峰机车遥控系统。 中能力驼峰-一般只设一条推送线,解编能

9、力在2000-4000辆/日,应设17-29条调车线,应配有溜放进路自动控制系统,钩车溜放自动或半自动调速及推峰机车遥控系统。 小能力驼峰-2000辆/日以下,应设16条及以下调车线,应配有溜放进路控制系统。,调车驼峰按作业方式可分为: 单溜放驼峰-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台机车进行解体车列的溜放作业。 双溜放驼峰-在同一时间内,有两台机车平行进行解体车列的溜放作业。,四、驼峰调车作业,驼峰调车场的作业主要有: 推送作业:到达场车列-驼峰解体编组 解体作业:将到达峰顶的车列,按车组的去向分解于调车场各固定调车线路内的调车作业。,编组作业:按照技术管理规程和编组计划要求将车辆或车组编成车列,挂机车后组成列车的调车作业。编组作业一般在调车场尾部进行。 其它调车作业:调车机车、车列、车组或车辆转线或转场等调车作业;机车下峰整理;机车出入库。,其中工作量最大,且较复杂的是解体车列作业,其作业过程如下: 调车机车从峰顶或待车地点至到达场待解车列的尾部挂车。 驼峰调车机车将车列推至峰顶或预先推送至驼峰信号机前预定的地点 按照驼峰信号显示进行解体作业,其中包括在溜放过程中向禁溜线送禁溜车的作业。 驼峰机车在分解一列或几个车列后,要下峰进行纠错、整理或挂车转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