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成本分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6758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成本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五讲成本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五讲成本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五讲成本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五讲成本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成本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成本分析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成本分析,Chapter 5,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 前提 经济具有稀缺性。 在一个稀缺世界中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意味着要放弃使用同等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其他产品。 显成本(Explicit costs): 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的实际支出。 作为企业开销可以在帐面上反映出来。 E.g. 工资,租金,利息,原材料购买成本等等。,成本的概念 (Cont.),隐成本(Implicit costs): 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来生产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是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但是不反映在帐面上。 E.g. 如果你自己投入$100,00

2、0开店,则隐成本是这笔钱的存款利息收入。 企业的生产成本由显成本和隐成本组成。,企业的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Benefit): 是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总收益 (Total Revenue)。 总成本 (Total Costs)。 等于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 Benefit=TR-TC。 正常利润: 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是隐成本的一部分。 当超额利润为零,企业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短期成本 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长期成本 都为可变成本。,短期成本,企业有七中短期成本: 总固定成本(TFC) 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E.g. 固定成本rK*是不为产量的函数。

3、总可变成本(TVC) 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E.g. 可变成本wL(Q)是产量的函数。 总成本(TC) 等于TFC加上TVC(Q)。 平均固定成本(AFC) 等于TFC/Q=rK*/Q。 平均可变成本(AVC) 等于TVC/Q=wL/Q(=w/APL)。 平均总成本(AC) 等于TC/Q。 边际成本(MC) 是企业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等于TC(Q)/Q,短期成本 (Cont.),短期成本 (Cont.),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都是相等的。 他们之间的垂直距离都等于固定成本。,短期成本 (Cont.),短期成本,ATC曲线是U形线: 在B点以前,ATC下降是由于平均固定成本

4、因为产量的上升而骤降。 在B点以后,ATC上升是由于平均可变成本因为产量的上升而骤升。 向上倾斜的MC曲线: 当产量较低,有大量闲置资源可以投入生产,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较低。 当产量较高,新增加投入品的边际产量较低,而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则较高。,短期成本,U形的MC曲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增加单位产量所需边际成本递减),达到最大值后再递减(增加单位产量所需边际成本递增)。 E.g. 当雇佣人数较少时,增加劳动力可以形成团队并进行分工,生产更为效率。所以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增。随着雇佣人数增多,已

5、有设备不能在较多的劳动力中有效的分配和使用。所以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短期成本,ATC曲线和MC曲线的关系: 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B点以左),平均成本下降。 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B点以右),平均成本上升。 MC曲线与ATC曲线相交在ATC的最低点(B)。 由于B点的ATC最小,在该点的生产水平称为有效的生产规模(efficient scale)。,长期总成本,长期总成本(LTC)为产量(Q)的函数。 LTC=LTC(Q) LTC的推导: 在扩展线上,每一点都代表在短期某一既定产量下最优的生产成本。 E.g. 在点E,生产Q1的产品最少需要的成本为w*OA1=r*OB1。在点G,生产

6、Q3的产品最少需要的成本为w*OA3=r*OB3。 通过扩展线上的每一点的产量和成本组合可以推出相应的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每个点所代表的产量和成本组合同 如右下图,与扩展线上的点E,点F和点G相对应的是长期总成本线上的点E,点F和点G。,长期总成本 (Cont.),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LAC)为产量(Q)的函数: LAC(Q)=LTC(Q)/Q 在长期,厂商可以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如右图,曲线SAC1,SAC2和SAC3代表三种不同的生产规模。 当产量为Q1时,厂商可以选择第一种生产规模(SAC1),生产成本为C1。 当产量为Q2时,厂商可以选择第一(SAC1)和第二种生产规模

7、(SAC2),但由于后者具有较小的生产成本(C2),所以厂商应该选择第二种。 当产量为Q1时,第一和第二种生产规模所具有的成本相同。 当产量为Q3时,第三种生产规模(SAC3)的成本最少(C3),为厂商最优的选择。,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在长期,可以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厂商可以拥有很多不同的生产规模(很多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具有U形的特征。 内在经济 厂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LAC随产量上升而下降。 内在不经济 当产量扩大到一定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使经济效益下降。 LAC随产量上升而上升。 两者可以影响LAC曲线的形状。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E.g. 企业生存环境变化。 两者可以影响厂商平均成本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