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传播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96395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关系传播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公共关系传播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公共关系传播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公共关系传播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公共关系传播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传播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传播培训教材(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公共手段公共关系传播,传播 公共关系传播 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第一节 传播,传播的含义 传播的基本构成要素 传播的模式 传播的类型,一、传播的基本含义,一)传播的含义: 传播是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和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享。 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正是通过这种双向信息交流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关系的。,1、信源: 也称传播者、传者或信息发布者,即信息的制造者。 在公共关系传播中,传播者与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同一的,它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机构。 传播者的特性: 1)权威性和整体形象 2)动机 3)心理因素 4)关系(

2、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2、信息与编码 信息是指有价值的消息、也包括观念、态度和情感。 任何信息内容都是以一定的符号形式传播出去的。传播者把原始的、散乱的信息制成外界所能接受和理解的符号或形式,这一过程就是编码。 信息编码要重视的要素: 1)与公众多样化需要的要素 2)可信性 3)信息的充分性和论证方式 4)信息的明确性 5)语气,3、信息通道 信息通道指的是信息在传播过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传播途径。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通过信息符号进行交流和沟通,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形成的具体信息通道。 报纸、杂志、磁带、唱片、电视、口头语言、身体动作等,4、信宿与译码 信宿也称传播对象、受者或信息接受者,指的是

3、传播者作用对象,即传播内容的接受者和反应者。 受众接到信息后要对此解读,既要译码。译码并非是信息的简单还原,而是渗透诸多主观成分的理解过程。 受众的特性会影响译码: 1)基本权利和要求 2)权威性 3)心理因素 4)文化背景,5、效果与反馈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之后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传播者应明确传播的目标或所要追求的效果。(传播效果具有时滞性和积累性,不能期望立竿见影。) 反馈是一种信息的回流,不仅能获知前一次传播活动的效果如何,还可收集到有用信息,为调整、改进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6、时空环境 1)时间 在特定时间内外噪音的强弱 在特定时间中目标受众的情绪、经理状况的好坏 信息沟通时间的长短

4、、提前、推迟和失约都影响传播双方的情绪和感受,进而形象传播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2)空间 宏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 微观:传播地点的主客性 传播环境的舒适程度及技术条件 座位排列,传播要素与传播过程,信源,编码,信息 信道,译码,反馈,信宿,干扰,发送者,接受者,情境,二、传播的主要模式,1、线性传播模式,2、传播过程的反馈模式,3、公共关系传播模式,公共关系传播模式根据传播过程的反馈模式的原理设计,并包含了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基本要素。,三、传播的主要类型,1、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也叫自我传播,是指一个人的独立的思想活动,也就是说信息只在个人的内部发生了运动。 2、 人际传播 指人与人之间

5、的传播行为。(亲身传播、个体媒介传播),3、组织传播 指组织所进行的传播活动,此时传播者或已组织整体出现,或以组织及公务身份的个体、小组形式出现。 4、大众传播 指专业性的信息传播组织和机构通过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为人数众多、范围广大、松散的社会公众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广告和娱乐活动的一种传播方式。,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 公共关系传播的一般步骤 公共关系传播的原则 公共关系传播的方式 公共关系传播的障碍及其克服,一、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及其一般步骤,一)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 遵循一般传播的规律,同时带有专门化的职业特点。 公共关系传播着眼于传者与

6、受者双方的利益关系。公关传播作为组织与公众建立联系的手段,传播的目的是使传者与受者的认识上趋于一致;而双方的认识趋于一致在公关领域,最终取决于双方在利益关系上的一致。 重传播效果建立在对传者和受者的利益关系的分析基础上,二)公共关系传播的一般步骤,知晓层次态度层次行动层次 (低级到高级) 1、知晓层次的传播 主要传播对象是潜在公众和一部分将可能与社会组织发生关系的非公众。 主要是通过把社会组织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特点、专长等信息用各种传播媒介公之于众,尽量扩大组织的知名度。 目的是让公众了解组织,在公众心目中初步建立起对社会组织的深刻印象。 注意传播信息的强度、对比度、重复率和新鲜度等因素。

7、,2、态度层次的传播 态度层次的传播是在知晓层次传播基础上进一步对公众施加影响的传播。(中间层次) 三种情况: 转轨转变公众原有的态度随着社会组织运行变化而需要转变 逆向型转变公众在与社会组织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抱有不同程度的负态趋向态度,需要改变这种态度 顺向型强化公众在与社会组织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抱有不同程度的正态趋向态度,需要维持和发展,3、行为层次的传播 最高层次的传播活动,其对象是对组织有良好印象的公众。目的不仅是进一步建立组织的良好形象,更主要是要求公众有实际行为表现。 要求: 第一,传播的信息必须提出明确的目标。能够打动公众的目标,能满足公众的某种利益需要 第二,在传播中要提供方便公众

8、采取行动的信息。,二、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公共关系传播的原则 1、需要一致性原则 2、刺激鲜明原则 3、双向传播原则 4、事实依据原则 5、接近与信任原则 6、明确与清晰原则 7、整合性原则 8、灵活性原则,二)提高公共关系传播效果的主要方式和方法,1、注意力竞争 广度传播方式 强度传播方式 特色或差别化传播方式麦当劳.flv 适应性传播方式 搭便车将所要传播的信息与公众的关注点相联系 信息包装媒介包装、活动包装 恰当的时间与恰当的地点 招徕,2、说服力竞争 理性说服以事实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说服公众,促进公众的理性思考,作出有利于传播者的判断,并产生有充分理由的良好感情。 感

9、性说服主要以表面印象和事物之间的非本质联系来说服公众,促进公众通过产生良好的感觉、体验、印象和形象思维,作出有利于传播者的判断,并产生难以探究的良好感情。 fly+higher.flv,三、公共关系传播的障碍及其克服,一)差别障碍 指由于沟通双方的各种差别使之与沟通情景缺乏统一理解而造成的障碍。(语言差别)频繁的双向沟通扩大沟通经验范围,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入乡随俗,万宝路广告,著名的万宝路香烟广告把万宝路香烟与一系列关乎男子气概的意象广袤无边的西部沙漠、豪放不羁的牛仔、奔腾的烈马等剪接在一起,因而暗示人们:使用这种香烟就是阳刚之气的表现。,万宝路广告在中国,1993年底,万宝路在中国播放了

10、一则贺岁广告,所不同的是回肠荡气的“西部荡寇志”换成了激昂的锣鼓声,跋山涉水的牛仔换成了敲锣打鼓、欢天喜地的中国大汉,正是这黄土高坡、憨厚的汉子、奔腾的鼓点、震天的锣声,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既让中国人感到亲切自然,又与万宝路广告中西部牛仔雄壮、野性的阳刚之气相契合。狂放不羁的万宝路精神伴随着锣鼓声融入了神州的文化氛围中,使万宝路品牌在文化层次上与中国消费者沟通。 万宝路.flv,二)心理障碍 关系双方在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沟通双方个人心理弱点,知觉偏见,沟通双方在正在进行的活动可能导致的特殊心理关系,如反感、厌恶等 心理障碍的克服依赖众多有说服力的事实和长期的劝说,三)环境

11、障碍 噪音 环境对有关信息的制约性 硬件环境,四)组织与渠道障碍 传递层次的多寡 有关制度与社会关系状态 渠道的多寡 克服多渠道、少环节(层次);民主、和谐的信息传播环境;整合传播方式,第三节 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一、符号媒介 符号是由人类创造的能明确传达信息并能为具有共同文化的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载体。 1、有声语言媒介自然语言、口头语言 2、无声语言媒介文字符号 3、有声非语言媒介 “副语言”(语气、语调、重读)、笑声、掌声等 4、无声非语言媒介肢体动作、手势、表情、眼神,二、实物媒介,广义地说,社会组织的任何实物和硬件环境都是信息载体。 在公关传播中,公关主体更应该关注那些与公众接触最多的场所,以及那些用于交换、赠送的实物,如会议室、大门、产品、公关礼品等。,三、人体媒体,借助人的素质、外在形象、服饰和由人做出的各种动态行为乃至事件来传递信息的载体。,四、大众媒介,指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网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