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体开发分析报告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94741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9.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体开发分析报告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农业综合体开发分析报告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农业综合体开发分析报告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农业综合体开发分析报告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农业综合体开发分析报告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体开发分析报告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体开发分析报告电子教案(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张应山洲水库农业综合体项目开发分析,复合农业综合体 产业经济新引擎,农业综合体开发分析报告,-2-,4.0 农业庄园地产研究,2.0 农业休闲观光研究,3.0 农业专项种植研究(蓝莓),5.1 基地分析 5.2 项目价值体系 5.3 项目定位 5.4 项目规划,5.0 项目策划,3.1 蓝莓产业简介 3.2 蓝莓市场前景分析,2.1 休闲农业概念 2.2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 2.3 休闲农业案例借鉴 2.4 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结构与目录,4.1 乡村主义解读 4.2 庄园解读 4.3 中国乡村度假地产发展,-3-,第一章,Chapters 01 前言,1.1 引言 1.2 总论,-5-

2、,第二章,Chapters 02 休闲农业观光研究,2.1 休闲农业概念 2.2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 2.3 休闲农业案例借鉴,-6-,2.1 休闲农业概念,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或称观光农业)概念最早起源于日本。早在1930年大阪农会报上介绍了北中通村(现泉佐野市)的观光农业。 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高市民休闲,增进市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休闲农业具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创新型农业经营方式

3、。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7-,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4种:,2.1 休闲农业概念,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莱、赏花、 采茶, 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 科普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

4、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 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民俗观光村:到民俗村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村气息。,休闲农业的四种类型,-8-,法国 早在1855年,法国有一位名叫欧贝尔的国家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区农村度假。 目前,法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 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休闲度假, 乡村农业休闲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 每年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四分之一。 乡村度假成为了仅次于海滨度假的第二大度假产业。,2.2 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9-,意大利 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 截止1996年

5、初,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大区,已全部开展了乡村度假旅游活动,为绿色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农庄已达7500个, 尤以托斯卡那地区更为突出,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到100万人以上。 2002年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和度假经营的企业。,2.2 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10-,德国 德国的乡村旅游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形式是休闲度假型的度假农庄和市民农园。 度假农庄主要是吸引游客前往农场度假,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住在农家,使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 游客对象多是全家旅游和夫妻旅游, 60%的游客一次停留在度假农庄一周左右,有一半的游

6、客每年有2-3次的度假农庄游。,2.2 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11-,美国 早在1941年,美国农业旅游开始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度假农庄及观光牧场的经营。 到197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观光度假, 仅在美国东部就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较多的专门用于观光旅游的牧场。 美国的夏威夷,2000年全州有5500座农场从事乡村旅游,全州农业旅游产值中1/3农产品来自度假客的直接购买。 目前每年参加休闲农业的人数超过3000万人次,占总人口的10以上,旅游收入约450亿美元。,2.2 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12-,澳大利亚 牧场旅游业正在兴起,尽管这个国家有美丽的海湾和沙滩、

7、湛蓝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但每天都有许多满载外国游客的大巴奔向各个牧场。据澳大利亚旅游局统计,目前,在全国旅游业总收人中,牧场和乡村旅游收人超过35。,2.2 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13-,【休闲农业发展阶段】,2.2 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人均产值达到3000美元时:以市民到农村观光旅游为特点的农业会迅速发展起来 人均产值达到7000美元时:上升到名副其实的休闲阶段,市民不仅到农村旅游,而且最主要是在农场食宿(青岛人均产值按近7000美元,人们的经济基础与生活方式均已达到农业休闲阶段的要求) 人均产值达达到13000美元: 开始进入了度假农业阶段。一些家庭农场逐渐从一般农场演变为休闲度假农场,-

8、14-,2.3 休闲农业案例借鉴,各地休闲农业实践和经验,日本观光农业:观光农业概念的起源地 代表案例:富田农场,台湾观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综合于 一体的都市型的休闲农业 。 代表案例:九斗村休闲农场,国内观光农业:吸收国外成功经验,休闲农业进入快速 发展阶段。 代表案例:上海马陆葡萄旅游休闲区 深圳观澜山水田园农庄 成都三圣花乡乡村旅游区,-15-,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六、七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土地属于私有制,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意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得以在高

9、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下来。以后人们发现,在城市星星点的耕地上生产的嫩绿的蔬菜、鲜艳的花卉,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增加了观赏景点,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农经界把它概括为城市农业,后又称观光农业,久能山著名的石垣草莓,多摩川中政梨园,-16-,休闲农场是日本“农家乐”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经营业态之一,它以生产蔬菜、瓜果、茶蚕或其他农作物为主,在具有多种优越的自然资源,如山溪、森林、水塘、牧场、特有动物的条件下,开展极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活动。 其中,有以单一农产品为主构成的专业性农场,如葡萄公园农场,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采摘、制品,以及与葡萄有

10、关的品评、写作、绘画、摄影、体验、竞赛与季节、庆典活动融为一体,以葡萄为中心来为游客提供系列休闲旅游活动。其它的如水稻、果品、花卉、茶叶、蚕桑等也都有类似的专业性休闲农场。,【结合休闲旅游的综合型”休闲农场“】,糸魚川市 汐路葡萄园的葡萄节,-17-,【地方特色鲜明的”民宿会馆“】,乡村农家是“农家乐”旅游休闲度假的最佳住宿场所。在日本,农户耕作面积虽然不大,但都具有秀丽的景色、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农产品等特色。在这些地区,农民将废弃或多余的农舍加以精心改造,提供给都市休闲度假者住宿,称之为“民宿”。 “民宿”的会馆规模一般容纳2560人,以当地特色食物供应餐食,一天的收费在55006500日元

11、之间。日本的这种农家住宿一般以家庭成员为主进行经营,经营者参加旅馆公会,按照酒店法的规范进行管理,每月定期接受行业协会的指导,卫生、消防、保险等均有相应的措施,旅客投宿均通过行业协会安排。 除此之外,在农村观光点,日本还兴建有自然休养村和休闲度假村,使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乐趣,还可以住宿、度假、游乐等。,-18-,概况,1976年,一帧在富田农场拍摄的熏衣草田照片刊在当时的国铁(即今日的JR)月历,引来全日本游客慕名涌至。今日,富田农场除有偌大熏衣草田,还有多组七彩花田,北海道第一花世界美名,实在当之无愧。 由JR富良野站乘车约二十分钟或由中富良野站徒步约三十

12、分钟可达的富田农场,早在1903年由现任农场主人富田忠雄的父亲富田德马创立,1958年,富田忠雄因一次偶然机会认识到熏衣草之美,便引进农场内种植,十多年后,更成为富良野地区最大规模的熏衣草园,后经国铁月历广泛宣传,富田农场及富良野,便成为在日本赏熏衣草的代名词。 发展至今,富田农场已成为富良野地区,甚至整个北海道最著名的花卉农场,园内种植的,也由昔日以熏衣草为主,变成有多达一百五十种花卉,打从每年4月花季开始,直至10月中旬,游人络绎不绝。,代表案例:中富良野富田农场,-19-,分区特色,森林之舍+彩色花田,森林栈道,森林之舍,森林茶座,花人之田+花人之舍,幸之花田+幸之舍+熏香干花舍,春之彩

13、色花田+秋之彩色花田,传统薰衣草田+秋之彩色花田,-20-,活动策划,薰衣草精油蒸馏,香味体验,薰衣草温室,薰衣草美食,干花,观光小火车,婚纱摄影,薰衣草采收,-21-,台湾地区吸收欧洲、日本等国家的经验,从80年代开始发展将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综合于一体都市型的休闲农业。,(1) 发展阶段,1、 观光农园时期(70年代) 台北市首先于1970年在木栅区指南里组织了53户茶农,推出木栅观光茶园,开启了观光农园的先河,1982年台湾实行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开展观光农园的辅导,此后便陆续出现了各种观光农园,面积超过1000hm2,范围包括14县、42乡镇、22种作物,经营水果15种、蔬

14、菜4种以及茶香菇、蝴蝶兰。1998年正式开放提供体验农业的农场,提供健康的户外休闲游憩场所,为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休闲农业区时期(80年代) 1989年4月“发展休闲新农业研讨会”确定了“休闲农业”名称,于是台农委会便实施发展休闲农业计划,积极辅导、推动休闲农业区的规划及建设工作。从1989到1994年,台湾农政单位成立发展休闲农业策划咨询小组,1992年12月公布实施休闲农业的相关法规,加强宣传、培训休闲农业的经营人才,在台湾大学、屏东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休闲农业课程,从事休闲农业教学研究,建立休闲农业理论基础。,台湾观光农业发展,-22-,3、 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并存期(

15、90年代) 19 94- 19 99年,台湾休闲农业虽然快速发展,但出现了法令规章不能适应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地区一些观光旅游业借休闲农场之名,经营与休闲农业毫无相关的业务,也有一些休闲农场为追求利润,经营方向偏离了休闲农业的范畴。为此,农政部门修订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相关法规对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进行重新界定,编印指导教材,成立相关团体,确保了休闲农业在台湾的顺利发展。 注:(对比中国大陆现状,大陆目前基本处于此发展阶段) 4、 休闲农业全面发展期(2000年以后-)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进入全面发展期,修订农业发展条例,将休闲农业辅导办法,更名为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并把休闲农业

16、列入产业规划,划定休闲农业区,成立休闲农业审查小组,从事休闲农场须向农政主管提出申请,农委会进行审核。,台湾观光农业发展,-23-,发展概况,九斗村休闲农场位于新屋乡东侧九斗村东南部,对外交通主要为连接九斗村休闲农场的六米道路,北接114县道。往东与中坜市约20分钟车程,五分钟可达新屋乡街区;往南接115县道,约15分钟可达杨梅市区,从中坜或幼狮交流道下约20分钟均可抵达九斗村休闲农场,交通十分便利。 九斗村休闲农场占地约12公顷,大部分土地为农牧用地,地上主要设施除稻田、菜地外还有有机蔬菜区(5ha)、温室菜园、蔬菜包装场、有机堆肥场等,农作物包括空心菜、地瓜、西瓜等有机蔬果。,代表案例:九斗村休闲农场,台湾观光农业发展,-24-,分区规划,(一)游客休憩分区 1.此区主要作为旅客服务中心、住宿、餐饮、自产有机蔬菜展示馆、农村文物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