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93734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系人文素质讲座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军事文化教研室 张仕林,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中国式管理,风俗、传统、习惯,顾及别人的利益和“面子”,服己的同时“服人”,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道法互补,儒学统筹,中国式古代管理思想,道家: “审美”的眼光和出世的态度。和谐化,以美为标准,法家:“科学”的眼光。标准化,以齐为标准,儒家: “功利”的眼光和入世的态度。秩序化,以善为标准,一、现代管理与中国人性假设,二、儒家道统与中国式管理,三、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进行的一种以目标为核心的控制和协调行为,管理者,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一、现代管理与中国人性

2、假设,管理,管理职能和管理工具,管理对象,预期目标,第一、对象和目标决定着管理的职能和方法。,第二、管理必须针对特定的环境。,第三、任何的管理理论都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假设上的。,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一、现代管理与中国人性假设,说明:,第一、儒家文化是高度政治化的文化。,第二、儒学既是一个历史的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第三、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一部管理学理论。,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一、现代管理与中国人性假设,儒家文化,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一、现代管理与中国人性假设,儒家文化,第一、人文精神,第二、自然精神,第三、奇偶精神,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一、现代管理与中国人性假设,儒家文化的四种精神:,第四、会通

3、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一、现代管理与中国人性假设,儒家文化的八种特质:,以德育人的高尚风范,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求实致用的实践理性,忠义仁信的伦理规范,在价值观念上:执中贵和,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理合情融。,在审美情趣上:以善为美,中正和谐。,在思维方式上:“一分为二,由二生三”,反省内求、综合权衡,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一、现代管理与中国人性假设,从文化的角度看儒家:,行为规范上:理正名顺,重义轻利,持经达变,圆通求全。,风俗传统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伦理道德,内圣外王。,中国人的基本精神:因变制宜,不一而定

4、。,中国人的基本信条:外圆内方,持经达变。,中国人的基本立场:入乡问俗,合情合理。,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一、现代管理与中国人性假设,关于中国人的人性假设,中国人的心灵状态:适度自由,投机心态。,中国人的衡量标准:整体均衡,多重标准。,中国人的基本态度:综合权衡,以让代争。,第一、儒家学说在政治上处于独尊的地位。,第二、儒家学说在古代中国占有最发达的传播手段。,第三、儒家思想吸收并同化了其他学派的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二、儒家“道统”与中国式管理,儒家道统的形成原因:,以王权主力、实用理性为核心的政治意识形态,以伦理道德为标准的政治价值评价,以“均平太平”为内容的

5、社会政治理想,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二、儒家“道统”与中国式管理,儒家道统:,以儒家经学为框架的政治思维方式,以“文治教化、德法结合”为手段的管理方法,1、修己安人的王道精神,2、一内涵二的交互主义,3、内方外圆的处世哲学,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二、儒家“道统”与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4、有机树状的组织结构,5、合情合理的评价标准,6、综合权衡的思维习惯,7、上下有序的人伦关系,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之大节也。 荀子,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三、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启示,(一)“劳心致和、以人为本”:关于管理本质的启示,道之以政,齐

6、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篇第二,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三、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启示,(二)“举仁为纲、以德辅政”:关于管理指导思想的启示,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怀仁循礼、内省外修、明德向善、重义守信”。,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三、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启示,(三)“知天命,正名位,明人伦,致中和”:关于管理组织的启示,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三、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启示,(四)“文治教化,无为而治”,关于管理行为智慧,儒家所理解的领导行为就是“以政为德”,即以道德的手段来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儒家认为,领导者应该实行“分级管理”,“任官得人”,集众人之所长而免众人之所劳,

7、用人得当而充分信任,敢于放权又抓住大事,应该“行其所无事”,巧于使民,惠而不费,为而不为,不管之管,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极至。,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三、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启示,(五)“礼仁一体,德法并重”:关于管理控制的启示,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三、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启示,(六) “内圣外王、抱法守势、轻重有术、理势合一”:关于管理领导的启示,诸葛武侯祠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领导者的道、术、势、理,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六) “内圣外王、抱法守势、轻重有术、理势合一”:关于管理领导的启示,领导的“道”内圣外王、修己安人,儒家智慧与现代管

8、理,领导的“术”持经达变,执中贵和,与领导的有效沟通 1、精心准备,务必让领导感到每一次接触都有价值(清楚沟通的目的) 2、高度重视沟通的技巧(寓判断于分析中,寓评论于语气中,寓判断于顺序中) 3、注意沟通的时机(轻松时间谈大事,郑重时间谈小事,工作时间谈要事) 4、了解领导喜欢的沟通方式 5、深思熟虑,不卑不亢,客观评价,大胆分析(主观要中肯,客观要辩证,结论要余地) 6、重点请示,集中汇报(业务范围的事,少请示,多汇报) 7、请示问题时,要准备几套方案让领导选择 8、汇报问题时,掌握三不原则和客观公正 9、讨论问题时,既深思熟虑,又大胆直言,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领导的“术”持经达变,执中贵

9、和,如何处理“琐事” 第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琐事”“锁定”在规章制度中,尽量避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二、掌握组织内部主流舆论导向,规范日常养成,创造有利于管理的环境,减少琐事。 第三、提高人的素质,规范和引导人员高层次需求,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第四、培塑良好的组织行为文化,提高成员的荣誉感和组织的凝聚力,启发成员自觉管理 第五、尊重管理秩序,按级负责。软硬兼施,把所属人员的“你需要变成我需要,你应该变成我应该”。,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六) “内圣外王、抱法守势、轻重有术、理势合一”:关于管理领导的启示,领导的“势”以德聚势、抱法处势,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以万物莫不尊

10、道而贵德。,“成功之要诀在于蓄精养锐,精之所蓄则锐之所出,锐之所出则势不可挡,势不可挡,功必成矣。” 冯友兰,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六) “内圣外王、抱法守势、轻重有术、理势合一”:关于管理领导的启示,领导的“理”正大光明、理势合一,势者事之所因,事者势之所就,故离事无理,离理无势,势之难易,理之顺逆为之也。理顺斯势顺也,理逆斯势逆也。 王夫之,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功用所在“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的最高目的“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了极致,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了极致,就是外王。至于条理次第,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梁启超,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