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比较文学概述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27809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比较文学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一章比较文学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一章比较文学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一章比较文学概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一章比较文学概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比较文学概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比较文学概述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比较文学概述,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本章要点:,一、比较文学产生的背景 二、对比较文学的介定 1、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的异同 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其它相关提法 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四、作为方法或学科的比较文学 五、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一、比较文学产生的背景,1、文学研究的四种走向或途径 2、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1、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文学研究的四种途径及其相互关系: 1、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共性、原理、类别、标准等) 2、文学史(研究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3、文学批评(某一作家作品专论) 4、比较文

2、学(?),2、多元文化语境,Globalization 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空间上的压缩与地域联结。 区别:Unification 一体化,比较文学的首次出现,1829 维尔曼 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的影响 1931 傅东华 翻译洛里哀比较文学史,与全球化相关的指涉,文化帝国(殖民)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 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 ,题目,東西印度之間:非裔加勒比海與南亞裔女性文學與文化研究 英国哥特小说

3、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不同路径的人文主义林语堂与萨义德人文主义思想比较 论狄公案故事的中西互动 西方哲学与中国文学熔铸而成的“天才之作”王国维人间词的审美意象剖析 “城市與海洋:都會、移民、記憶與想像”讨论 “測繪世界:旅行、移居與疆界跨越” 讨论,对以下命题做出判断,并陈述其原因:,比较文学=文学比较?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 比较文学=世界文学?,“Compare means to examine or judge one thing against another in order to show the points of likeness or

4、difference 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与比较文学相关的其它提法,民族文学 国别文学 世界文学 总体文学,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快要来临了。” 爱克曼与歌德谈话录1927,总体文学(General Literature),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回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文学运动、文学题材、文体和技巧。即从多国的文学现象中来探讨文

5、学的总体规律。,A.OWEN ALDRIDGE,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atter and Method, p. 1,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an be considered the study of any literary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e than one national literature or in conjunction with another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or even several. 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内容与方

6、法(1969),“比较文学可以被看作是对一个国家文学以上的各种文学现象的研究,或者是对文学与另一学科或多种学科之间的比较研究。”,HENRY REMAK,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ethod and Perspective, p. 1,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s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beyond the confines of one particular country and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terature on one hand and ot

7、her areas of knowledge and belief, such as the (fine) arts, philosophy, history,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sciences, religion, etc. on the other. In brief it is the comparison of one literature with another or others, and the comparison of literature with other spheres of human expression.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

8、义和功能(1962),“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它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In its largest sen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romotes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that 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multicultural relations with

9、in a particular society,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other forms of human activity, including the arts, the sciences, philosophy, and cultural artifacts of all kinds. The Americ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

10、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 中国大百科全书,曹顺庆对比较文学定义如下: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沥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窍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比较文学的条件:,1、是否运用了比较的方法; 2、其研究的文学现象是否跨越了国界、族界或学科界限; 3、有无从知识整体的角度或世界文学的眼光来整体的认识和研究文学。 4、比较文学的最根本任务,是将不同民族的文学放在一起

11、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释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1、同源性:通过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而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学间的同源性关系。流传学的起点是明确的而渊源学的起点是不明确的,这是二者的区别。,2、类同性:指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技巧、形象、主题等各方面的相似与契合之处。,3、异质性与互补性: 跨文化研究中对文化、文明的原生性和独立性的重视,其目标是达到多元互补,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4、变异性: 文化过滤与文化误读、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等。,文化

12、前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西文化是不同的,其根源就在于东西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主分析(analytical),东方主综合(comprehensive)。 季羡林,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钱锺书,五、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1、文化转型时期的需要 2、比较文学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 3、比较文学有助于拓展人的精神维度 4、比较文学有助于从他者观点更好理解本民族文化 5、比较文学史参与和更新世界文学建构的重要途径,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 美 J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 美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孙景尧比较文学经典要著研读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 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乐黛云跨文化之桥 高旭东跨文化的文学对话 美叶维廉中国诗学,推荐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