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迎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行动纲领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903813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迎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行动纲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企业发展战略}迎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行动纲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企业发展战略}迎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行动纲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企业发展战略}迎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行动纲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企业发展战略}迎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行动纲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迎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行动纲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迎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行动纲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迎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行动纲领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体会之一,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株洲行政学院,黄夏先,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11.912.北京),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会议,必将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产生深远的影响。 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决定上,决定约两万字,十六个部分,六十条具体任务,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描绘了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是党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文献,是开启我国改革发展新阶段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提 纲,一、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

2、意义和指导思想 二、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 三、深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主要任务,一、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1、改革开放是开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抉择和重要法宝; 2、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3、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4、全面深化改革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战略举措。,(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1、道路选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理论武器:

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精神状态和方法: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4、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 5、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6、目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三个解放”。,二、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 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 1、“六个围绕” 第一、紧紧围

4、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四、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第五、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六、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2、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 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5、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因此,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 3、到2020年取得决定性成果 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原则,1、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战略判断; 3、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其牵引作用; 4、长期坚持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 5、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三、深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 重点和主要任

6、务,(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取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为什么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1)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2)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3)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引领其他领域改革、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客观要求。,2、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取决定性作用 所谓“决定性作用”,是指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决定权。 1)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市场

7、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利润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以竞争为手段决定商品价格,以价格为杠杆调节供求关系,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总体平衡,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投向、产品消费、利润实现、利益分配主要依靠市场交换来完成。,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呢?,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刺激消费 需求增加,抑制生产 供给减少,供求相等,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供不应求,价格上升,抑制消费 需求下降,增加生产 供给增加,供求相等,价格机制自发调节,2)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制度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市场

8、经济体制更有优势,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了效率和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在参与资源配置过程中作用更加积极全面,更能发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弥补市场失灵、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仅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且要通过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等于政府可以更多地直接参与资源配置、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更不等于代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民经济活动的循环,生产者(企业),消费者(居民),劳动力和资本,货币收入,商品和劳务,政 府,金融机构,消 费,外国生产

9、者,出口物品,本国货币,外国消费者,出口货物,外国货币,储 蓄,投 资,税 收,税 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国民经济均衡:总需求=总供给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金额 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进口金额,(二)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10、,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1998年,国有工商企业净资产总额为5.03万亿元,而到2013年8月,国有企业(不包括国有金融类企业)净资产30.4万亿元,其中仅国有中央企业净资产总额就达16.1万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1995年,个体工商户2529万户,从业人数4614万人,而到2012年底,个体工商户已达4059万户,从业人数约8000万人,资金总额1.98万亿元;1995年,私营企业65.5万户,从业人数956万人,注册资金2621亿元,而到2012年底,私营企业已达1086万户,从业人数超过

11、1.2亿人,注册资金超过31万亿元。,1)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就要求不同的交易主体产权归属清晰,即要求不同的交易主体之间必须有明确界区。不同主体间的产权界定,是规定交易的必要性和有序性的前提。 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基本要求;流转顺畅、财产权利和利益对称是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的重要标志。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2)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

12、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 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二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二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到2012年,我国已有2494个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达23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3%,股票有效账户数14046万户。中国上市公司相当大部

13、分是由国有资本参股控股的,它们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材料,至2012年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953家,占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38.5%;市值13.71万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1.4%。根据历年中国税务年鉴材料,从1999年到2011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全国税收的贡献率是逐年提高的,1999年占11.68%,2005年占36.57%,2011年占48.52%。,3)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是明确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4、 二是明确了国企改革的重点: 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和规范待遇。,4)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肯定了非公经济四大作用(2012年,非公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60%,占固投比重超过60%,占全部税收73.1%,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 二是明确了政策待遇的平等; 三是鼓励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发展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

15、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提出以下五项基本任务:,1)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一是要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制定负面清单 工商注册便利化 二是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 清理和废除 违法优惠政策 反对地方保护 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 完善企业破产制度,2)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决定指出: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服务

16、、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P,O,E,S,D,Q0,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决定均衡价格的形成,Q,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决定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4)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构建更具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稳步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完善金融监管,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 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水平,决定指出:科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