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管理}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传质理论之一)超详细讲解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898908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75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传质理论之一)超详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传质理论之一)超详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传质理论之一)超详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传质理论之一)超详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传质理论之一)超详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传质理论之一)超详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化工管理}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传质理论之一)超详细讲解(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吸收(传质理论之一)1 概述 一、 传质:物质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的过程。 如:吸收、蒸馏、萃取、结晶、吸附、蒸发、干燥、冷冻、升华、凝华等。,二、吸收:用某种液体(吸收剂S)处理气体混合物,使其中某个目标组分(吸收质A)得到分离的过程,不能被吸收的组分统称为惰性组分B。 吸收 解吸 互为逆过程。,三、吸收的应用:制取产品,净化气体,回收有用组分。四、吸收分类:,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气体,物理吸收:,特点:弱结合、游离、可逆、易解吸 速率:g l扩散速率 极限:达g l相平衡,化学吸收:AS发生化学反应而分离气体,特点:强结合,不可逆 速率:反应或扩散速率 极限:化学平衡

2、,(本章只讨论物理吸收),五、吸收流程: 在连续操作的立式吸收塔中,气,液逆流接触进行传质。,3 要分离和回收A:则采用吸收解吸 联合流程。,1 要使气相中A被吸收完全-净化气体:则采用单程(单塔或多塔)吸收。 2 希望液相A的浓度高-制取产品:则采用液相循环吸收。,吸收 解吸 联合流程,喷淋塔: 气相连续 液膜塔(填料塔):气相连续 鼓泡塔: 液相连续,4 吸收塔,(1)喷淋塔,(2)填料塔,(3)鼓泡塔,六、吸收剂的选取原则:,高选择性、 低蒸气压、 低粘度、 低价格、 无毒无污染。,七、要解决的问题: 1. 吸收极限相平衡理论 2. 吸收速率双膜理论。 3. 填料塔吸收面积的计算。 4.

3、 强化吸收的途径。八、常见的吸收体系溶解度,易溶:NH3, SO3, NO2, HClH2O 中等: SO2 , Cl2 , H2S H2O 难溶:O2, H2, CO, CO2 H2O,2 吸收相平衡 当物理吸收达到两相平衡A(g) A(l)时,溶质A在气液两相中的浓度不变,且服从亨利定律关系。,NA(gl)=NA(lg) (NAmolA/molS),亨利定律:在温度一定、总压不太高(5 atm)时, 大多数中等或难溶体系吸收平衡时的液相浓度与其气相分压成正比。,气液两相浓度有多种表示法, 亨利定律有多种形式。,1、 以pA xA表示的亨利定律 pA*=E xA 或 xA*=pA/ E 即

4、xA*pA pA*A的气相平衡分压(与浓度为xA的液相平衡), xA液相A的摩尔分数 (实际浓度)。 xA*A的液相平衡浓度(与分压为pA的气相平衡), pA气相A的分压 (实际浓度) 。 E亨利系数Pa或atm, E, xA*, 即吸收体系的亨利系数越大, 气体越难溶。附表九可查E值。,2 、 以pA CA表示的亨利定律 p*A= CA/ H 或 C*A= H pA 即 C*A pA CA液相A的物质的量浓度(实际浓度)kmol/m3 ( CA = nA /V ). C*A液相A的平衡浓度(与分压为pA的气相平衡),H溶解度系数kmol/(m3*Pa) or kmol/(m3*atm), H

5、, CA*,即吸收体系的溶解度系数越大,气体越易溶。 对一定的吸收体系(质A,剂S确定),E和H为常数,都反映A在S中的溶解度大小。EH关系?先找CAxA关系:,即E1/ H ,E,H,气体在该吸收剂中越难溶。,xACA关系:,-,3 、 以yA xA表示的亨利定律A的气相摩尔分数 yA=pA/p总 = nA/ n总 y*A=p*A/P=(ExA)/P=mxA 或 x*A= yA/m 即 x*AyA m=E/P相平衡系数(无因次),E, m,气体越难溶。,例5-1 解:空气-水体系,已知p空气=P总和E,求液相平衡浓度(以x*A 和cm3/100g水溶液表示) x*A=pA/E=101325/

6、6.73*109=1.51*10-5 (mol空气/mol水) 即水中空气含量0.00151 mol空气/100 mol H2O 即100mol(1800g)水中含空气0.00151mol 0.0015*22.4*103cm3=33.6 cm3(标态) 故水中空气含量33.6 cm3/1800g=1.86(标态) cm3/100g水,例5-2解:SO2-水体系,20时溶液的浓度为2.5%(质量百分比),求气相SO2的平衡分压,查附表九知:E= 0.36107 Pa,将质量百分比xA 。,p*A=ExA=0.36*107*0.00716=25.78 kPa,例5-3:含NH320%(yA1)的N

7、H3-空气混合气体100m3, 用水恒温吸收至混合体中含氨5%(yA2),求NH3被吸收的体积。 解:由于吸收前后混合气体总体积变化,以吸收前混合气体总体积100m3为基准计算: VNH3吸收=VNH3前-VNH3后 吸收前:VNH3前=V总前*20 %(yA1)=100*20% = 20 m3 吸收后:VNH3后=V总后(无法求得)*5% (yA2) 而: VB =V空气=100-20 =80 m3 (吸收前后VB不变),VNH3后=VB*(VNH3后/VB),若能求出每份惰性组分空气含NH3的分数VNH3残/ V空气,则吸收后残存的VNH3残可求。 而 VNH3后/ V空气= (VNH3残

8、/V后总)/ (V空气/V后总)=yA2/ yB2 =yA2/(1-yA2)=5%/(1-5%)=5/95 (份NH3/份空气) VNH3后=5/95*80=4.2 m3 VNH3吸收=20-4.2=15.8m3,上例中利用惰性气体量在吸收前后不变的特点,求出吸收后惰性气体中吸收质A的含量分率,再乘以惰气的量(vB-m3B, or nB-molB),即可求吸收后气体中残存A的量,进而求A被吸收的量。,惰性气体B中吸收质A的含量分率:,吸收前1:nA1/nB=(nA1/n总1)/(nB/n总1)= yA1/yB1 =YA1 = yA1/(1-yA1) 吸收后2:nA2/nB=(nA2/n总2)/

9、(nB/n总2)= yA2 /yB2 =YA2 = yA2/(1-yA2) 由此提示我们:要求A被吸收的量,要用到A在惰性气体B中A的含量分率yA/yB,令为YA。 定义: YA 摩尔比/比摩尔分数(率),上例用比摩尔分率计算: VNH3VB(YA1-YA2) 吸收前: YA1= yA1/yB2=yA1/(1-yA1 )=0.2/0.8=0.25 吸收后:YA2=yA2/yB2=yA2/(1-yA2)=0.05/0.95=0.053 被吸收NH3的体积: VNH380*(0.25-0.053) =15.8 m3,YA:每mol惰气中所含A的mol数。起始时-YA1,终了时-YA2,4 、 以Y

10、AXA比摩尔分率表示的亨利定律,XA:每mol吸收剂中所含A的mol数。吸收从XA1XA2,即:,或:,YA*=mXA,XA*=YA/m,由y*A=mxA得:,注意:1 吸收达平衡时:YA*=mXA或 XA*= YA/m,但两方程的意 义不同,YA*与YA不同。2 yA=nA/nT YA=yA/yB=nA/nB xA=nA/nT XA=xA/xS=nA/nS 3 溶解度 mAg(A)/100g(S) xA、CA、XA与mA的关系: xA= nA/ nT= (mA/MA)/( mA/MA+100/MS) XA=nA / nS= (mA/MA)/(100/MS) CA= nA/VT= T(溶液)

11、mA/(100+mA)/MA kmol/m3,4 长期放置的吸收体系是平衡体系,在平衡体系中引入气 体或溶液, 平衡将被破坏, 可能再吸收(pAp*A或xAx*A)。,例5-4 已知总压P=101.325 kPa及 PAmA (mAg(A)/1000g(S)的关系,求YAXA关系: 解:先转变成 yAxA关系: yA=nA/n总= pA/ p xA=nA/n总=(mA/MA)/( mA/MA+1000/MS) 再转化成YAXA关系: YA= yA/(1- yA) XA= xA/ (1- xA) 亦可直接求: YA=pA/pB=pA/ (pT-pA ) XA=nA/nS=(mA/MA)/ (10

12、00/MS),作业: P185 7,练习: P185 6,5-3 吸收速率 吸收速率决定吸收达到平衡的时间,决定吸收操作的生产强度,是吸收设备选型和设备设计的重要依据。,二、扩散 1、分子扩散:物质以分子热运动方式穿过静止或滞流流体的传递过程特点:传递速率慢。 2 、对流扩散:物质以相对运动方式穿过湍流流体的传递过程特点:传递速率快。,一、吸收速率定义:NA= dnA/d 对于稳定吸收过程:NA=nA/ mol(A)/s 吸收过程是物质的相转移过程,通过扩散方式进行。,三、费克分子扩散定律 如图:,单位时间内穿过面积为A,厚度为的扩散层的吸收质A的物质的量,D扩散系数 m2/s,分子扩散模型,

13、四、吸收机理双膜理论,实际吸收过程一般在喷淋塔、填料塔、鼓泡塔中进行。无论采用那种吸收塔,吸收过程都存在气液相界面,类比间壁传热提出了双膜理论以导出吸收速率。 如图:,1 气液两相主体因湍流使A以对流扩散方式传递,传递速率快, 浓度一致,忽略湍流主体中对流扩散的阻力。 2 相界面两侧存在滞流的气膜和液膜,双膜中A以分子扩散方式传递,传递速率慢,浓度下降很快,整个传质过程的阻力全部集中在双膜中。,3 到达相界面的A能无阻力地瞬时溶于液相,且界面上气液两相达平衡, 即:pi = ci / H 。,双膜理论要点:,将对流给热视为壁附近滞流层的热传导过程付立叶定律,将吸收视为A穿过相界面附近滞流双膜的

14、分子扩散过程费克定律,传热过程,吸收过程,理论实质,1-高温流体传热膜(分)系数2-低温流体传热膜(分)系数,kg-气膜吸收分系数 kl -液膜吸收分系数,五、费克分子扩散定律的应用当A分子通过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传递时,其传递速率:,g ,l 气膜、液膜厚度, 由于在膜层中有部分对流传质, 真正的分子扩散距离g, l。 对气膜:用pB/pT对g加以较正:,=kgA(p-pi),T,T,kg-气膜吸收分系数,对液膜:用CS /(CA+CS)=CS /CT 对l 加以较正:,=klA(Ci-C),所以,可用界面附近气膜中的扩散速率: NA=kgA(p-pi) 或液膜中的扩散速率: NA=klA(C

15、i-C) 计算吸收速率。,kl -液膜吸收分系数,作业: P185 12、13,kg、ky分别以分压pA、气相摩尔分率 yA 表示的气膜吸收分系数。,2 液膜吸收分速率方程,kl、kx分别以物质的量浓度cA 、摩尔分数xA表示的液膜吸收分系数。,六、吸收速率方程1 气膜吸收分速率方程,或表示为:,或表示为:,ky=kgpT,3 气相吸收总速率方程pi、Ci 、yi、xi 难求,设法消去,p-pi 气相主体与界面上A的分压差。 ci-c 界面上与液相主体中A的浓度差。,吸收过程中,气相浓度,用某处的实际分压与该气相能下降到的最低值之差表示推动力,而气相所能降到的最低分压是与该气相相接触的液相达平

16、衡的平衡分压pA*。,NA=kgA(p-pi)=klA(ci-c)=klAH(pi-p),H,H,H,H,p*是与液相主体浓度C平衡的分压,KG, Ky, KY -以分压,摩尔分率yA,比摩尔分率YA表示推动力的气相吸收总系数。,1/KG = 1/kg + 1/klH,T,T,T,T,T,4 液相吸收总速率方程,KL,Kx,KX以c, x, X表示推动力的液相吸总系数。,H,H,H,H,H,注意:以不同浓度表示推动力,其数值和单位各不相同,但NA总是相同的,单位molA/s,通过K、k (吸收总系数和分系数)来调节NA的数值和单位。,七、强化传质吸收的途径和措施 吸收速率 NA=KA,即:总阻力=气膜阻力+液膜阻力,1/KG=1/kg+1/klH,1/KL=H/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