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管理}化工消防培训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898805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6.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消防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消防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消防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消防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消防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化工管理}化工消防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化工管理}化工消防培训(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培训,如东县公安消防大队,火灾事故,近年来,全国发生了多起类似“8.12”天津瑞海物流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1.7”福建省漳州古雷“4.6”, 中石油大连“7.16”等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与其他企业相比,化工企业产能规模大,易燃易爆物料生产储存种类多,火灾爆炸几率高,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大,民众媒体高度关注。,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官方公布火灾共造成165人死亡,8人失联,近千人受伤入院,财产损失不计其数。,“8.12”天津瑞海物流公司特别重

2、大火灾爆炸事故,火灾事故,火灾事故,2010年1月7日17时30分,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03厂316烃类罐区发生爆炸,随即起火,事故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火灾事故,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原油商业储备库发生火灾,造成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巨大。,火灾事故,2015年4月6日18时56分,福建省漳州古雷腾龙芳烃有限公司生产装置及罐区发生爆炸起火,并先后多次复燃,影响巨大。,火灾事故,2014年8月4日8时07分,兰州石化公司3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空冷器液化烃泄漏,8时39分,泄漏气体发生闪爆着火,兰州市公安、企业消防出动44台消防车,300余名消防指战员,经过5个多小时的连续奋

3、战于13时40分成功扑灭火灾。,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火灾发生的原因,思想麻痹大意,防火意识淡漠,缺乏消防常识,消防安全消防工作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消防法主要内容: 确定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新的消防工作原则。消防安全涉及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责任分工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规定了单位及个人的消防法律责任 消防法律责任主要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造成火灾事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单位或个人对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依据消防法规的有

4、关具体规定依法应当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责任;民事责任,单位或个人因为自身的消防违法行为或火灾事故造成对他人的影响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单位或个人发生火灾造成一定后果,构成失火罪或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犯罪要件,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这里主要讲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失火罪: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刑法规定,犯失火罪,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 下有期徒刑。 消防责任事故罪: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 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刑法

5、规定,犯消防责任事故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后果特别严 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误事故 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 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二)全员积极参与,提升整体素质。 (三)抓好制度落实,强化内部管理。 (四)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由于没有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而酿成火灾,甚至造 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单位应通过定期开展

6、防火检查、安保人员防火巡查、员工岗位自查等 形式,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火灾隐患的概念、特征、确认与整改的程序和要求,(一)火灾隐患的概念 火灾隐患,是指潜在的有直接引起火灾事故的可能,或者发生火灾时能增加对人员、财产的危害,或者是影响人员疏散、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 (二)火灾隐患的特征 1、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不容易被重视。 2、潜在的危害性:一旦引发火灾,可能危及财产和生命安全,可能导致损失扩大。 3、动态性:其危害程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逐渐恶化,最后量变引发质变,养患成灾; 旧的隐患消除了,新的隐患又产生了,整治隐患不会一劳永逸。 (三)火

7、灾隐患的确定 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规定,对于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情形以及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的情形,都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四)检查方式 (1) 防火巡查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

8、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2)员工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有无违反消防规章制度情况 b)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 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d) 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e)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火灾隐患的概念、特征、检查方式与整改的程序和要求,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特点,1.爆炸威胁大 化工车间、仓库、储罐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先爆炸,后燃烧,也有时先燃烧,后爆炸。爆炸时会在一瞬间造成建筑结构破坏、变形或倒塌,对岗位工人、灭火人员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胁。 2.燃烧速度快 化工企

9、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产品沸点低,挥发性强,绝大部分物质具有易燃烧、易爆炸的性能,起火后燃烧速度非常快,常常导致大量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尤其是轻质油品和可燃气体,燃烧时蔓延速度快,常常以爆炸形式出现,瞬间全部燃烧。有些可燃液体,除火势蔓延速度快以外,本身也有流动性,起火后失去控制,到处流散,使火灾迅速蔓延扩大。 3.毒害性较大 化工企业发生火灾时,有些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有些物质在化合、分解、重整时需要某些有毒气元素做添加剂。 4.火灾现场情况复杂 化工厂发生火灾后,往往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堵塞,行动不便,有时先后或反复出现燃烧、爆炸或伴有毒气等情况,给灭火行动带来很大困难。 5.易

10、造成环境污染,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归纳起来可以表述为“十查十禁”: 一查设施器材,禁损坏挪用;二查通道出口,禁锁闭堵塞; 三查照明指示,禁遮挡损坏;四查装饰装修,禁易燃可燃; 五查电气线路,禁私拉乱接;六查用电设备,禁违章使用; 七查吸烟用火,禁擅用明火;八查场所人员,禁超员脱岗; 九查物品存放,禁违规储存;十查人员住宿,禁三合一体。,查改火灾隐患的基本要领,经验告诉我们,火灾初期是扑救火灾的最佳阶段。如果现场人员能够充分把握这个关键阶段,及时利用现场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正确处置,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然而,往往事与愿违,以往的重特大火灾多数是由于现场人员对初期火灾处置不当甚至根

11、本没有采取处置措施而最终造成重大损失。 如2005年12月15日某中心医院特大火灾,从发现起火到报警有长达27分钟的初期火灾扑救过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最终导致贻误最佳救援时机,酿成37人死亡、95人受伤的惨痛后果。所以,加强单位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单位员工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是当前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单位应建立两支队伍 发现火灾后,起火部位员工1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 火灾确认后,单位3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逃生是单位和员工的重要消防安全职责,能否有效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对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人员伤亡起着十分

12、重要的作用。因此,单位员工必须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及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逃生的技能,即具备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包括: 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确定逃生方法;被困火场时,能够利用现场物品设施逃生自救;会采取必要防护措施通过浓烟、着火区域逃生。,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1)要保持火场镇静,忌惊慌失措; (2)优先引导疏散,忌不顾公众; (3)要及时通报火情,忌延误通报; (4)要指引疏散路线,忌人员拥堵; (5)要提示逃生方法,忌方法不当; (6)劝说快速撤离,忌重返火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提高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是提高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

13、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组织引导人员疏散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必需的途径和必要的手段。只有具备了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组织引导人员疏散能力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得以巩固、发展和提高。 所以,要搞好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必须要抓好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的建设,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召开会议,设置消防宣传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设备,张贴标语口号,举行消防运动会,举办文艺节目,以及对员工进行专门的消防安全培训等形式。 通过消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懂三会:,懂基本消防常识; 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 懂逃生自

14、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 会扑救初起火灾; 会组织人员疏散。,消防标志标识的管理,消防安全标志化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设置醒目的消防安全标志提醒人们什么场所应当注意什么告诉人们哪里有灭火器材、如何使用,什么地方可以疏散逃生等信息。进行消防安全标志化管理是培育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教育能力、提高单位自我宣传教育培训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 所以,各单位应当高度重视消防安全标志化管理工作。,火灾基本常识,(一)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燃烧。,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 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必要

15、条件:又称燃烧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火灾基本常识,(二)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 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 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常见的为A/B/C三类火灾,火灾基本常识,(三)室内火灾的

16、发展过程,1、火灾初起阶段 产物:水汽、二氧化碳、少量一氧化碳 温度:火焰温度500,室温略有上升 2、火灾发展阶段 产物:烟、毒性气体 温度:环境温度可达到500以上,上层气温达到400-600 -轰燃 3、火灾下降阶段 产物:氢气、甲烷 温度:室内温度下降到500左右,突然引入较多新鲜空气-爆燃 4、熄灭阶段,火灾基本常识,(四)火灾的一般原因 1、人的因素(如放火、乱扔烟头、违章用火用电等) 2、设备的原因(如超负荷用电、线路缺乏维护检修等) 3、物料的原因(如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品等) 4、环境的原因(如雷击、自燃等) 5、管理的原因,火灾基本常识,(五)火灾的预防原则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控制消除火灾危险性因素 加强火源的管理; 加强危险品的管理; 做好防爆泄压措施; 做好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组织训练员工救火技能; 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灭火的方法,灭火的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 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就可以使燃烧熄灭,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危害。根据燃烧原理和灭火作战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