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的意义(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898778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3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扶贫的意义(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扶贫的意义(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扶贫的意义(整理).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教育程度越高。扶贫先“扶智”,越重视教育的地 方越容易脱贫。”上海“组团式”教育工作队队长、日喀则市教育局副局 长、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傅欣说,“工作队以系统规范化教研提 升教师队伍业务素养,以灵活的一岗双任制度促进沪藏教师融合,并 将优秀理念与经验辐射到更多学校,增进日喀则教育内涵式发展。” 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 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 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 300%、初高中 108%、小学 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 GDP 的相关系数为

2、0.562。要想拔掉“穷 根”,就得下活教育扶贫一盘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 握一技之长。 过去,一提起教育帮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送资料、捐款捐学 习用品、派老师到贫困地区的学校去上课等,但是这些做法扶贫效果 并不理想。现在,精准教育帮扶已经不仅局限于课堂。在课堂之外, 更要建立起“造血”机制,像此次上海“组团式”教育援藏推出的“一岗双 任”的“双教研组组长制”,就是由当地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援藏教师 担任兼职组长,让当地教师和援藏教师一起负责教研教学,以共同管 理的方式实现互相学习、融合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随着中央和各地不 断加大教育投入,一些贫困地区教育硬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因而“软 件”上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精准帮扶,可以让贫困地区在教学 人才无法有效引进落地的情况下,提升“存量”老师的素质,助推培养 学生的“增量”人才,真正从“输血”到“造血”,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 队伍,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通过教育扶智点 亮扶贫之路,让贫困地区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实现梦想的机会。通过对 贫困区孩子提供良好教育的机会,孩子成才之后,不只是经济上反哺 家庭,也会带动一个个家庭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帮助整个家庭树立 脱贫的信心、坚定致富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