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871606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71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整理).pdf(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XXXX 备课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教案 总第 1 课时 授课教师: 单元章节单元章节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课课 题题 月之故乡 科目科目 音乐 年级年级 九年级 集体备课主备人集体备课主备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2. 了解变奏曲式的相关知识。 3. 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 4. 启发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体会歌曲内在的情感,表现 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2、 教教 具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设设 计计 集体备课通案集体备课通案 教师个性教案调整教师个性教案调整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一、导入 1. 教师朗诵著名诗人李白的古诗月下独酌。(月儿 高片段) 2. 教师提问:此首诗作者抒发了何种感受,背景音乐是由 哪种乐器演奏的? 学生回答:李白、月下独酌,诗人以明月、身影为伴,对月 高歌,抒发的是作者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琵琶独奏等。 3. 师:古往今来,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也是文人骚客 吟唱的对象。因为月亮倾注了无尽的情思,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 无限眷恋。提起月亮,胸中涌起无限期望。千百年来,多少人把 月亮的赞歌唱响!今

3、天让我们一起歌唱、赞美月亮,一起学习第 一单元月亮颂。(出示月亮图片)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二、欣赏琵琶独奏曲月儿高 师:月亮,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礼物,月中有美丽的 嫦娥,有古老的传说。(欣赏嫦娥奔月动画)让人感到月亮也有 了生机和活力,有了灵性和感悟。那份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我们 自然会联想到与她相关的优美音乐作品。 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 的音乐形式描写月亮的呢?刚才大家听到的背景音乐就是琵琶 独奏曲 月儿高 的片段, 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整地欣赏 月儿高 这首作品。 1. 聆听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问题: (1)在聆听中,想象乐曲表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月儿高的旋律有何特点?

4、音色是怎样的? (3)琵琶属于哪个乐器组? 2. 学生回答问题: a. (1)乐曲描绘了晴朗夜空、明月高挂的情景。 b. (2)用舒展的旋律,清亮的音色,典雅的风格把我们 带到了美丽的月夜之中。 师可提示:这首乐曲的旋律是(舒展、紧张)?音色是怎样 的(明亮、暗淡) (3)琵琶:是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组。 师补充:弹拨乐器琵琶常用的定弦法是 A、d、e、a 低音区 浑厚、低沉;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区清脆、坚实 。 三、学唱歌曲月之故乡 1. 最佳的赏月时间是哪一天?说一说这一天我们都要做什 么? (八月十五,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 2. 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小知识。每年农历八 月

5、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 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 一年分为四季, 每季又分为孟、 仲、 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 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 “八月节”。此夜, 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 中秋又称“团圆节”。 3.中秋节这天我们都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佳节, 但是往 往有很多人却一直漂流在他乡,不能和家人团聚。他们又发出了 怎样的感慨呢?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首思念故乡的歌曲 月之故 乡。 4.

6、欣赏歌曲月之故乡后,让学生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 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月夜思乡、心系中华的共同情愫。) 5. 发声练习:(解决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切分节奏型和临时 变化音的音准问题。) 1=C 4/4 #4 3 |2 3 #4 3 | Lu lu lu lu lu lu 6. 视唱乐谱。(月之故乡歌曲学习) 7. 填唱歌词。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哪些地方应做强弱处理? 感受乐曲的力度变化:当唱到“看月亮,思故乡”时,声音 和感情要有推进,而后的“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可以加 大力度,放慢速度,然后恢复原速,最后的结束渐慢、渐轻,把 人带入遐想的空间。 8. 今年的春节,两只熊猫团团、圆圆在台

7、北的动物园和宝 岛台湾的同胞们一起过年。它们带着我们的期盼和思念,更带去 了我们的祝福和挂牵。让我们用轻柔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作品。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大熊猫团 团、圆圆的生活照)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歌曲 月之故乡 , 深刻体会到了游子们借 “月” 思乡的真挚情感。只要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用“心”歌唱, 相信一定会字字带情、声声感人的。 教 学 后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XXXX 备课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教案 总第 2 课时 授课教师: 章节 第一单元 课 题 欣赏梅花三弄欣赏梅花三弄 科目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集体备课主备人 教学目标 1.

8、对比欣赏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的二泉映 月,并在音色、风格上进行比较,细心体会乐曲的内涵。 2. 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对月当歌、 抒怀寄情 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3. 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及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提高音乐表现 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对月当歌、 抒怀寄情的激情。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对比分析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不同之 处。 教 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集体备课通案 教师个性教案 调整 教 学 过 程 一、欣赏二胡独奏的二泉映月 1、

9、引入 唐代诗人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中提到: “江 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 年年只相似。”月亮见证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人类对月亮 也倾诉了无数的人生梦想。下面请欣赏一位饱尝人间辛酸 和痛苦的盲艺人对月的感情流露。 2. 播放二泉映月音乐主题,结合阿炳的身世,你 从音乐中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能说出痛苦、辛酸的心情。能力强的学生还说出音乐 优美、朴实、时而也激动。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5 3. 介绍民间音乐家阿炳。(二泉映月电影片段) 4. 边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音乐边哼唱、记忆主题, 注意主题有几个乐句?每句之间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反 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10、 听赏后,请学生稍加议论,共同归纳有三个乐句。 各句之间以什么为划分标志?如何正确判别?各句之间主 要是音区逐渐向高发展,表现作者不安于现状,要斗争的 激动心情。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 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 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 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 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 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 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 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 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

11、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 5. 初听二泉映月。 在主题 A 的基础上变奏五次。高潮部分在第四次变奏。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 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地抒发。 6. 复听乐曲:主题每次变奏的主要音乐要素是什么? 如何帮助学生聆听到每次变奏的音响变化? 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 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 进,深化主题。 乐曲第一变奏变化大, 它是将 a 句缩减, b 句保持不变, 而将 c 句伸展变奏发展而成。而碎弓的演奏,隐含着凄楚 之情。 乐曲第二变奏系用 a 句微变,b 句不变,c 句变化发展 而成。旋律中出现新的

12、高点音。变宫音“7”的出现使旋律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6 具有离调的性质,音乐情绪有所转折,表现出对新生活的 向往。 乐曲第三变奏的 a 句变化不大。但 b 句中出现了长音 “2”,这和前面乐段仅属一音之差,但乐思却迥异,可谓 妙笔,它使音乐产生了疑问的语气。清角音“4”的出现, 使音乐具有新的情调。这一乐段音乐色彩较为暗淡,或许 是作者回忆起了过去的不幸。 乐曲第四变奏,旋律挺拔高昂,起伏动荡较大,随着 速度的自然加快,情绪一步紧似一步。而用强力度小抖 弓和顶点音奏出的旋律,推出了全曲的高潮,音乐似冲天 的巨浪,感情的潮水掀开了压抑的闸门奔泻而出。这是盲 艺人积压多年的愤怒情绪的爆发

13、。 第五变奏是以全曲最低音开始做为尾声,给人以意犹 未尽之感。旋律最后几拍,听来果敢雄健,这是作者性 格和意志的表现。 二.音乐知识: 变奏曲式。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讲解。比如:把主题材料称 为传统月饼、变奏分别在传统月饼的基础上变化重复发展 成五仁月饼、豆沙月饼、枣泥月饼等,学生会有很好的理 解。 三. 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视频片段,思考二胡独奏 与弦乐合奏。 教师提示学生从音色、风格、表现手法上分析。总结二胡 演奏音色质朴,有民族风味。弦乐合奏音色丰满,音响敦 厚。 四、小结 二泉映月被作为民族器乐曲中珍贵的遗产,它是作者生活 的真实写照。 著名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完乐曲后泪流满面地

14、说: “此乐曲应跪下来听。”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真正优秀的民间音乐 才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了解自己的音乐,喜欢自己的音乐并 向世界宣传我们的音乐。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7 XXXX 备课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教案 总第 3 课时 授课教师: 教 学 后 记 单元章节单元章节 第第一一单元单元 课课 题题 弯弯的月亮 科目科目 音乐 年级年级 九年级 集体备课主备人集体备课主备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体会歌曲中幽幽的思乡之情, 培养歌唱能力。 2. 初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选用不同的伴奏方法为歌 曲配伴奏,发现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

15、点 用轻柔深情的音色演唱弯弯的月亮,较好表达歌曲意境。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月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教 具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设设 计计 集体备课通案集体备课通案 教师个性教案调教师个性教案调 整整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8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一、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 1. 引入: 月有阴晴圆缺,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的月亮? (白玉盘般的圆月、弯弯像小船的弯月。) 有这样一首歌,歌里有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桥和童 年的阿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弯弯的月亮。 2. 欣赏弯弯的月亮动画。 3. 请学生回答歌曲的音乐情绪及所表达的思想情 感。(表达了幽幽的思乡情和对童年的追忆。) 4. 欣赏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视频片段,学生 小声哼唱。 (1)学生对作品很熟悉,引导学生注意切分节奏在 歌曲中的作用及反复记号的运用。 (2)讨论演唱方法。 (教师提示:圆润优美的嗓音,训练有素的气息控制, 清晰含情的咬字吐字, 良好内在的音高节奏感以及婉转自 如的运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