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浅谈县域经济发展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841022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87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浅谈县域经济发展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企业发展战略}浅谈县域经济发展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企业发展战略}浅谈县域经济发展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企业发展战略}浅谈县域经济发展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企业发展战略}浅谈县域经济发展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浅谈县域经济发展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浅谈县域经济发展讲义(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县域经济发展,李 安 平,古人云: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行政区划概念。“导扬风化、抚黎民、审察冤屈,躬亲狱讼,养鳏寡,恤孤穷,务知百姓之疾苦”,这是古代“县”的主要职责。到今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壮大地方经济,则是“县”级行政单位的最大主题。,下面,我和大家共同探讨三个问题: 一是县域经济的概念; 二是我国县域经济的现状; 三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一、什么是县域经济?,(一)县域经济的定义。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首先,从县域经济的空间存在讲,它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属

2、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第二,对比宏微观经济来讲,县域经济属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范畴,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微观经济单位,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宏观角度分析,,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是多种经济成分的结合体,具有综合性、层次性、网络性等特征,既包含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混合所有制经济

3、等各种经济形式,又包含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及金融、保险服务业等多种产业,还包括财政、计划、税务、物价、土地、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各种经济管理活动,几乎包括了主要的国民经济部门与经济活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旅)游则游”,注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产业。,第三,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区域界线明确。它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定的能动性,并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同时,县域经济以

4、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此外,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和调控。,第四,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二)县域经济的时代背景。,第一,县域经济首次被写入党的文献。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县域”和“县域经济”概念第一次被写进党的文献。自此,“县域经济”

5、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 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同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表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 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2008年10月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

6、”并提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2009年3月,全国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从2008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出:有23个省提到了有关县域经济的问题,共提出49处。提及县域经济最多的是广东省,达6处之多。,2008年部分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县域经济表述次数统计,第二,地方政府顺势而动。在实践中开始着眼“体制突破”进行发展县域经济的探索。广东、浙江、福建、安徽、湖北、辽宁等省进行了“强县扩权”等不同形式的“放权”改革,将一部

7、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县。“强县扩权”之举,直指上世纪80年代兴起继而约定俗成的“市管县”体制。2004年,中国经济周刊评出的中国十大经济关键词中,县域经济和执政能力建设、市场经济地位、中部崛起、民工荒等一起并列其中,县域经济进入了大发展新阶段。,第三,县域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第三阶段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遵循“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普遍性趋向”发展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这一“遵循”客观上也强化了中国经济的二元制结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割裂式并存”状态。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

8、与农村协调发展。,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中国的农村经济时代。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重点在乡村。农村经济获得了短暂的较快发展。但严格说,这是不完全的农村经济时代。因为农村改革重点在土地,将土地承包给农民。,第二阶段,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进入城市经济时代。1984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拉开序幕;1992年中国进行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的体制改革,真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1997年,国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大规模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启动内需,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00年,中国设市城市从1980年223个增加到663个,出现了东南沿海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

9、、京津环渤海城市群。,第三阶段,2002年后,特别是“十一五”后,中国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21世纪初,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割裂式发展掩饰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出口外需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的弊端显现,内需的经济发展拉动力不足的难题凸显,而拉动内需的重点在农村。城乡协调发展和复苏农村需求都要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后,更加认识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县域经济大发展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性特征。,第四,县域经济所处的时代特征已出现新的变化。发展县域经济将受新的时

10、代特征约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剧。进入新世纪,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参与多边贸易机制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主义的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十一五”期间首次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新的区域经济关系是在区域相互开放、市场一体、产业相联、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开放系统,而不再是“画地为牢”、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的行政区经济。,二是政府“服务型功能”强化。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模式。“服务”两字折射了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走向: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这意味着改革开放初期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政府替代市场”发

11、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结束。,三是经济“生态型特征”凸显。从实践看,人类经济长期处于“旧式现代性”阶段,即社会与自然不协调,经济与社会不和谐,自然和社会付出双重代价的阶段。为此,国家划分优先发展区、生态保护区、限制发展区等功能区。,(三)县域经济的主要竞争力。,一是自然优势力。自然优势是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县市,有自然优势的县市会在起跑线上有领先的机会。自然优势有两种: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二是政府能动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市政府及县市领导的能动作用非常大。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温家宝总理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

12、、县政府是关键”。,三是产业竞争力。县域经济要有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在这个产业群中,主导要产业明确,产业要结构合理,产业结构要朝优化和高级化演进。,四是企业竞争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一个县域拥有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企业数量是反映县域经济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方面。,五是人力竞争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县域内人口总量固然重要,但人口质量更重要。要加大县域内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基础人才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的培训,要留住高科技人才,提高人力的竞争力。,六是县域经济活力。县域经济活力是县域经济的市场机制力量的体现。非国有经济比重是一

13、个重要的经济活力指标,机关人数与就业总人数的比率反映出就业导向和就业活力;人均存贷额反映金融方面的活力;GDP与就业总人数的比率反映出经济产出的活力。,七是外界互动力。县域与外界的互动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入世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在县内、省内、国内定位,要在全球经济中定位。外界互动力可以用进出口总额与GDP比率、外资企业比重等指标来衡量。,(四)县域经济的指标体系。,根据现阶级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县域经济指标可分为10个大类。,、综合经济指标。用于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农林

14、牧渔业总产值指数,工业总产值指数,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财政金融指标。包括反映县级财政金融的发展和个私经济发展的指标。主要有:按总人口平均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各项税收总额增长率,非公有制企业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银行存款、贷款余额增长率。,、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邮电发展指标。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户均用电量,通公路自然村比重,有线电视覆盖率,百户有线、无线电话拥有量,万人国际互联网入网户数。,4、国内贸易和对外经贸指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实际利用县外资金增长率,外贸出口总额增长率。,5

15、、科技、文教事业发展指标。包括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农作物机械作业(含机播、机耕、机收)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万人拥有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6、人口增长和卫生健康状况指标。包括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千人拥有医生数。,7、人民生活水平指标。由于现阶段我国县级农村人口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一般人民生活指标的设置都分为城乡两块。指标包括:职工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城乡),基尼系数(分城乡),人均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分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分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

16、数。,8、社会保障指标。包括社会失业率,享受社会保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参加社会保险职工占职工人数的比重,参加医疗保险职工占职工人数的比重,残疾人就业率。,9、环保和社会安全指标。包括“三废”治理达标率,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森林覆盖率,万人刑事案件发案件数,重大事故发生件数。,10、主要农产品产量指标。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在大多数县级经济中仍居主导地位,因此,县域发展指标体系专门列出一块农产品产量指标,这类指标应用时可根据地域性经济的不同选择使用。评价时一般采用产量增长率或人均产量两种指标表现形式。,二、县域经济的现状,(一)全国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1、全国县域经济的总体规模。2009年,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10%;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15.0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0.05%。全国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9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3.01%。目前,全国共有2070个县域经济体,其中包括1643个县(旗)、377个县级市,还有50个财政收支和市政建设相对独立、并且能够提供完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区。据统计,全国2070个县域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