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第7版配套光盘ppt课件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0828126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7版配套光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7版配套光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7版配套光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7版配套光盘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7版配套光盘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7版配套光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少年卫生学第7版配套光盘ppt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儿童少年慢性病预防控制,儿童少年卫生学,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王婷婷 副教授,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目的,1.掌握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定义、判定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 2.熟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影响因素、健康危害; 3.了解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流行趋势。,儿童少年卫生学,慢性病(chronic diseases),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

2、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以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儿童少年卫生学,慢性病(chronic diseases),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都市化加快、生活方式转变,慢性病新发病率快速上升、患病率迅猛增长,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研究显示,慢性病发生多始于儿童少年阶段,危险因素自幼形成,血压、肥胖、血脂水平存在轨迹现象。 儿童期开始进行血压、肥胖、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与干预,是慢性病早期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儿童少年卫生学,第一节 儿童肥胖症,肥胖(obesity)是在遗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从而危害健康

3、的一类慢性代谢性疾病。,一、肥胖分类,1. 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 儿童少年时期的肥胖绝大多数为原发性肥胖,主要原因是摄食量过多、“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 2. 继发性肥胖 儿童肥胖者少数属于此类,是因神经内分泌机能失调或代谢性疾病、单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等引起。,五 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 肥胖 继发性肥胖,因摄食量过多 “以静代动”的生活 方式、缺乏运动 等原因引起,因神经内分泌功能 失调或代谢性疾病引起。,体重指数,肥胖四个敏感阶段,遗传 因素,环境因素,能量摄入过多,能量消耗 不足,(二)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和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 肥胖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是多种基因的

4、关联、累加结果,属于多基因遗传。 基因决定个体的易感性,肥胖是否发生与环境作用及个体对该作用的敏感性有关。 肥胖功能性候选基因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能量摄入的基因、影响细胞储存脂肪的基因和影响能量消耗的基因。,(二)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和影响因素,1950年,美国的柯尔曼(Coleman)首次发现一种与鼠肥胖有关的隐性因子(obese),它将肥胖鼠和正常鼠的循环系统相连,结果肥胖鼠体重下降。这说明肥胖鼠体内可能缺乏某种调节体重的物质,当它与正常鼠相连后,从正常鼠那里补充了该物质,所以肥胖受到抑制。正常鼠携带OB因子,它存在于脂肪细胞中。 在对OB蛋白作疗效试验时,用OB蛋白处理的鼠比未作处理的鼠体重多

5、下降50%。 OB蛋白现被命名为leptin,源自希腊语leptos瘦,苗条。,二、肥胖流行及其危害,儿童肥胖在全世界范围流行且日趋严重。 美国是儿童肥胖流行最严重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19851995年进入第二增长高峰。 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儿童肥胖流行比美国晚,但流行趋势迅猛。,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城市男生和城市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在近20多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二、肥胖流行及其危害,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心理影响 影响自尊、自信、社会交往的发展 不利于个性、性格、气质、情绪发展 青春期对肥胖更感苦恼 少数甚至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

6、,二、肥胖流行及其危害,导致相关疾病的危险增加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脂肪肝、肿瘤等,五、肥胖的危害,三、肥胖筛查和诊断,1.肥胖筛查方法 目测法 身高标准体重法 指数法: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腹部脂肪测量法:腰围、臀围、腰臀比、 腰围/身高比,二、肥胖筛查和诊断,2.肥胖筛查标准 BMI筛查标准:最常用 腰围筛查标准:用于判定中心性肥胖或外周性肥胖 体脂率标准:评价肥胖的严重程度,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的BMI分类标准,(二)肥胖诊断和体成分测定,各国正在制定或试行的标准以体脂率为核心指标。 体脂率(body fat pe

7、rcentage,BF%)建立在体成分二分法 体脂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即为体脂率。 方法:生物电阻抗法、双能X线吸收法 皮质厚度法,四、肥胖预防与控制,儿童少年超重、肥胖防控采取“预防为主”、从小开始的策略;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主的防控网络; 发挥个人健康潜能,实施以自我保健意识为基础的防控措施,鼓励儿童少年提高肥胖防控知识、掌握防控技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将健康相关行为保持终身。 充分利用公共卫生普遍性特点,防控措施兼顾超重、肥胖者和体重正常者;,四、肥胖预防与控制,1. 预防控制原则 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在成年期治疗肥胖的方法(禁食、饥饿、药物、手术等)不能简

8、单地用于儿童。 儿童少年肥胖防控采取的原则包括以帮助儿童少年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为预防目标,保证供给生长发育必须的能量和营养素,纠正儿童少年和家长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开展经常、持久、适合年龄特点的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儿童肥胖饮食行为的形成-家长所致,食物奖励和诱导 过度喂养和控制 误解孩子对饥饿和饱足的表示 对肥胖的认识和态度,六、肥胖预防与控制,2. 普遍性预防 (针对一般人群) 制定政策、创建支持环境是普遍性预防的核心 培养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是普遍性预防的重要措施,六、肥胖预防与控制,2. 普遍性预防 (针对一般人群) (1)建立良好的膳食制度 (2)动员社区成员积极参与 (3)培养

9、健康知识和技能 (4)提供健康服务 (5)防治肥胖提到婴幼儿阶段,六、肥胖预防与控制,3. 针对性预防 (针对暴露于肥胖易感环境人群) 科学合理膳食 纠正不健康饮食行为 减少看电视、玩游戏、使用电脑能时间 坚持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 防止盲目减重,六、肥胖预防与控制,4. 肥胖综合防控 (针对超重肥胖人群) 以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为基础,以行为矫正为关键; 目标是保障正常生长发育,体重适度增长,增进身心健康; 建立以学校为基础,儿童、家长共同参与的防控模式; 采取饮食调整、身体活动指导、行为矫正和心理疏导等综合防控措施。,儿童少年卫生学,第二节 成年期高血压预防,高血压(hypertension)是

10、以微细血管持续性痉挛为基础,伴随心脏、血管等系列性病理改变,以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异常升高为表现的一类疾病。,一、高血压概述,高血压分类: 1. 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患者总数的95以上 ) 2. 继发性高血压,近年研究证实,高血压的发生始于儿童期,主要依据是: (1)儿童期和成年期的血压水平存在一定相关,许多原发性高血压在儿童期即开始有表现; (2)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如膳食钠盐摄入过多、缺乏锻炼和精神紧张等,常自幼形成。,WHO早在1982年有关高血压预防的日内瓦会议上就提

11、出: 从儿童期开始进行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是最有效的预防途径之一。,一、高血压概述,二、高血压流行,二、高血压流行,WHO(2002)综合各国资料估计,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0.85.3。 我国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进行的儿童血压抽样调查则显示,高血压患病率群体差异很大,在0.59.36之间。,二、高血压流行,三、儿童血压影响因素,1.遗传 遗传在决定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 儿童高血压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子女血压与父母血压呈较高的正相关;父母中有患高血压病者,子女发生血压偏高的可能性明显增大。,三、儿童血压影响因素,2.生长发育 儿童自出生后,血压即伴随年龄而增长,成年后才基本稳定。

12、儿童血压的这一随年龄的增长趋势与其生长发育的速度相一致。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阶段,血压水平也出现突增。有些个体出现“青春期一过性高血压”。,三、儿童血压影响因素,2.生长发育 研究还发现血压与性发育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青少年血压随其性发育等级的上升而递增。 儿童青少年阶段血压随年龄而递增,实质是血压伴随体格发育和性成熟而增长。,三、儿童血压影响因素,儿童期血压既有随年龄的自然增长趋势,也有一定的“轨迹性”,换言之,儿童期血压与其成年期水平有较大关联。 某年龄组中血压处于上限的儿童,若干年后或进入成年期后,血压水平有较大可能仍处于同年龄组的上限。,3.体格发育 身高、体重、体重经身高校正的指标如体

13、重/身高(称“克托莱指数”)和体重指数(BMI)等,均与血压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体重是血压诸多影响因素中较肯定的一个。,三、儿童血压影响因素,4.膳食 膳食成分中既有降压物质也有升压物质。 钠、钾、钙等电解质的膳食含量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 其中,钠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的关系已较明确。WHO提出,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下。 膳食中的总脂肪、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也与血压呈正相关。,三、儿童血压影响因素,5.体育锻炼 经常参加锻炼的儿童,收缩压低于不锻炼和较少锻炼者。 锻炼对血压的影响可通过增强心血管功能的直接作用,也可通过控制体重、降低血脂水平等间接实现。,三、儿童血压影响因素

14、,6.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紧张、A型行为等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国外研究发现,911岁儿童的情绪因素与血压水平偏高呈显著相关,显示心理社会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A型行为者的行为特征是: (1)动作急促,具有时间紧迫感; (2)个性争强好胜,竞争意识强; (3)情绪易激动,易恼火,好发脾气,生气时易向外界发泄。,三、儿童血压影响因素,准确测量儿童血压,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是进行高血压病早期预防的重要前提。 技术关键: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袖带:袖带大小对血压测量结果影响很大,袖带过窄,测量值易偏高;袖带过宽,可使测量值偏低。 应统一要求按受测儿童上臂的长度和围度选择袖带,所选袖带气囊的宽度至

15、少是上臂周长的40%,长度应为上臂周长的80% 100%,气囊宽度与长度的比值大约是1:2。,四、儿童血压测量,(2)确定舒张压的测定点:舒张压先出现变音(K4),后出现消音(K5);NHLBI、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12岁以下以K5定为DBP测定点。 有些儿童少年在气囊完全放气后仍可听到声音,可减轻听诊器胸件与皮肤接触的压力,重测;如果Korotkoff音仍持续存在,则以K4作为DBP测定点。有些研究需要同时记录K4和K5 。 (3)儿童少年血压易受活动影响,故测试前应安静休息15分钟以上。,四、儿童血压测量,五、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关于儿童高血压的诊断,国内外至今尚无统一的、被广泛接受的定

16、义和诊断标准。 国内主要使用两类标准: 1.以固定值为诊断标准 WHO(1959)提出的儿童青少年血压正常值上限: 12岁以下为135/85mmHg, 13岁以上为140/90mmHg 实用儿科学(第7版)标准: 120/80mmHg,五、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2.以血压P95为诊断标准,Londe等建议按性别年龄血压,偶尔超过P95或持续超过P90,至少一年以上,可诊断为高血压。 美国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诊治指南:凡经3次以上测量的SBP和(或)DBP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段儿童血压的P95,可诊断为高血压。,六、儿童高血压早期预防策略,从儿童期开始进行高血压早期预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高血压早期预防包括群体预防和高危人群预防两个方面。 1.群体预防 也称一般性预防,主要针对普通儿童人群(“健康儿童人群”)。 目的是宣传高血压预防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内容: (1)进行高血压预防的健康教育。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